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浮世问心 > 5 慧极神女宓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世代458年夏,番泽王宫“栖凰阁”。

    另一王后,陆颖王后临镜而坐,身姿优雅宛如画卷。她手持眉笔,正精心描眉,每一笔都精准而细腻。发间那支玲珑金簪,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随着她轻柔的动作微微晃动,似有若无地散发着贵气,簪上镶嵌的宝石流光溢彩,更添几分华丽。

    镜中清晰映出她那堪称绝美的面容,恰似春日初绽的繁花,夺目而动人。一双柳叶眉,如翠柳扶风,纤细且柔美,恰到好处地弯在双眼之上,为她的面容勾勒出温婉的轮廓;丹凤眼微微上挑,眼眸犹如藏着一泓秋水,波光流转间,妩媚与英气并蓄,只需轻轻一瞥,便能勾人心魄。唇上轻点的那一抹朱砂色,鲜艳欲滴,宛如雪中红梅,在白皙肌肤的映衬下,明艳得摄人心魂,为她整个人添了几分热烈与娇俏。

    一旁的侍女正全神贯注地为她梳理如瀑长发,手中动作轻缓且谨慎,每一下都生怕有丝毫差池扯痛了尊贵的主子。王后静静地坐着,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雍容气质,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风范,美得令人屏息,仿佛时间都在她面前放缓了脚步,只为细细雕琢这倾世容颜与优雅姿态。

    “听说西梁国使者昨日又来了?“陆颖突然开口。

    侍女手一抖,梳子卡在了发结上:“回娘娘,是为两国联姻之事...”

    陆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她抬手示意侍女停住,从妆盒中取出一枚鎏金凤钗把玩着:“宓姐姐那个会弹琴的小丫头,叫什么来着?”

    “欧婕。”

    侍女低声回答,“据说是宓娘娘从乐坊亲自挑选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陆颖轻笑一声,凤钗尖头在掌心轻轻划过:

    “精通好啊...西梁王就喜欢多才多艺的。”

    陆颖虽是新晋王后,却因王上更偏爱才情出众的宓蔓而心怀嫉恨。宓蔓不仅深得圣宠,连她的贴身侍女欧婕也因主子得势而目中无人,对陆颖毫无敬畏之心。这让陆颖怒火中烧,决定先拿欧婕开刀,以削弱宓蔓的势力。

    她突然转身,“去请王上,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当夜,番泽王在“栖凰阁”留宿。陆颖倚在君王怀中,指尖在他胸口画着圈:

    “...西梁虽小,山人却善战。若能联姻结盟,青周再不敢轻易来犯。”

    番泽王闭目养神:

    “爱妃可有合适人选?宗室女子中...”

    “何须动用宗室?”

    陆颖声音柔得像蜜,“宓姐姐身边那个欧婕,模样周正,又通音律。给她一个身份,让她去更显我番泽诚意。”

    番泽王睁开眼:“欧婕?宓蔓会舍得?”

    陆颖坐起身,纱衣滑落肩头:

    “王上,国事为重啊。”她俯身在君王耳边轻语,“再说...宓姐姐向来识大体。”

    三日后,御花园赏荷宴上,番泽王当众宣布联姻决定。宓蔓正在抚琴,闻言指尖一顿,琴弦发出刺耳的嗡鸣。坐在她身后的欧婕猛地抬头,圆脸上血色尽褪。

    “爱妃以为如何?”

    番泽王看向宓蔓。

    宓蔓缓缓起身,裙裾纹丝不动:“王上圣明。”

    她声音平静得可怕,“只是欧婕跟了臣妾七年,还请允臣妾亲自为她备嫁。”

    陆颖笑吟吟地插话:

    “这是自然。本宫也会命尚宫局好好操办。”

    她意有所指地补充,“毕竟...代表番泽体面。”

    宴席散后,宓蔓径直回到“静梧宫”,紧闭殿门。欧婕跪在殿中,肩膀微微发抖。月光透过窗棂,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起来。”

    宓蔓声音很轻,“让我再看看你。”

    欧婕抬头,惊见宓蔓眼中噙着泪。七年来,她从未见主子如此失态。

    “娘娘...”

    宓蔓突然取下自己发间的白玉簪,示意欧婕转身。当梳齿穿过欧婕浓密的黑发时,宓蔓轻声道:“记得你刚来时,连《阳关三叠》都弹不全。”

    欧婕咬住嘴唇:“是娘娘手把手教奴婢《凤求凰》。”

    “那时候你总说...”

    宓蔓声音微微发颤,“琴弦太硬,割得手指疼。”

    一滴温热落在欧婕后颈。她不敢回头,怕看见主子落泪的模样。

    出嫁那日,天刚蒙蒙亮。送亲队伍候在宫门外,欧婕穿着大红嫁衣,怀中抱着宓蔓赐的焦尾琴。临上轿前,她突然回望宫墙——

    最高处的观星台上,宓蔓一袭素衣,正在抚琴。晨风送来断断续续的《凤求凰》,正是七年前她们初遇时的那首。欧婕死死攥住嫁衣下摆,直到掌心传来刺痛。

    “欧姑娘,该启程了。“礼官催促道。

    队伍缓缓驶出王城时,陆颖正在“栖凰阁“梳妆。侍女匆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什么?宓蔓亲自去送?“陆颖手中金簪一顿,随即冷笑,“也罢,反正人已经送走了。”

    ————————————

    世代458年秋,番泽王宫“栖凰阁“。

    陆颖王后猛地打翻药碗,瓷片在地毯上迸裂四溅。她剧烈咳嗽着,脖颈泛起不正常的红疹,手指死死攥住床幔:“快...快请王上...“

    半刻钟后,番泽王疾步踏入内室,太医正为陆颖施针。美人云鬓散乱,眼角挂着泪珠,见到君王便挣扎着要起身:

    “王上...臣妾怕是...遭人暗算了...“

    番泽王按住她肩膀:“爱妃别动。“

    转头厉声问太医,“怎么回事?“

    老太医跪伏于地:

    “回王上,娘娘中的是'朱颜散',此毒微量可美容养颜,过量则...“

    他偷瞄了一眼陆颖,“会令人容颜尽毁。“

    陆颖闻言,突然从枕下摸出一支珠钗:“今早宓姐姐遣人送来的...说是西梁国进贡的珍宝...“

    她声音哽咽,“臣妾欢喜戴上,不到两个时辰就...“

    珠钗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色。番泽王眼神一沉,转身时袍角带起一阵冷风:

    “传宓蔓。“

    当宓蔓踏进“栖凰阁“时,满室寂静。番泽王背对着门站在窗前,陆颖半倚在榻上抽泣,地上散落的瓷片还没收拾。她目光扫过那支被搁在案几上的珠钗,唇角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

    “臣妾参见王上。“

    宓蔓行礼的姿势如常优雅,雪青色的裙裾纹丝不动。

    番泽王缓缓转身:

    “宓王后可知陆王后中毒一事?“

    “刚听闻。

    “宓蔓抬眼,目光清澈如水,“愿陆妹妹早日康复。“

    “康复?“

    陆颖突然尖声道,“姐姐送来的珠钗浸了毒,现在装什么慈悲!“

    她转向番泽王,“王上,臣妾命太医验过了,珠钗上的毒与宓姐姐宫中那盒'朱颜粉'成分一致!“

    宓蔓闻言,反而轻轻笑了:

    “陆妹妹既然查得这么清楚,可曾问过尚宫局?西梁贡品入库都有记录,这支珠钗...“

    她顿了顿,“本宫从未见过。“

    番泽王眼神微动:“去查尚宫局记录。“

    等候期间,陆颖的贴身侍女春桃突然跪地:

    “王上明鉴!奴婢亲眼看见静梧宫的夏嬷嬷前日鬼鬼祟祟去了太医院!“

    宓蔓不慌不忙地理了理袖口:

    “夏嬷嬷去太医院,是为本宫取安神香。“

    她看向番泽王,“王上若不信,可召太医院院正对质。“

    气氛剑拔弩张之际,宓蔓忽然走到窗前,望着院中一株将谢的菊花:

    “臣妾幼时读《庄子》,有句话印象颇深——'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她转身,目光平静地扫过陆颖,“做好事尚且不一定得福,做坏事又想求什么呢?“

    这番话如清泉泻玉,番泽王眉头微蹙。恰在此时,内侍捧着尚宫局记录回来

    ——近三个月并无西梁珠钗入库。

    陆颖脸色霎时惨白:“不可能!明明是...“

    “陆妹妹。“

    宓蔓轻声打断,“你宫里这位春桃姑娘,眼神不太好啊。“

    她向番泽王盈盈一拜,“若无其他事,臣妾告退。“

    番泽王深深看了宓蔓一眼,摆手示意她退下。待宓蔓离开后,他突然问陆颖:“爱妃今日用的什么香?“

    陆颖一愣:

    “就...寻常的苏合香...“

    “是吗?“

    番泽王从案几上拈起一点香灰,“朕闻着像'梦甜香'。“这种香料能令人产生幻觉,是番泽王最厌恶的禁品。

    陆颖浑身发抖,春桃更是瘫软在地。番泽王冷哼一声甩袖而去,既未追究宓蔓,也未严惩陆颖

    ——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他驾驭后宫的手段。

    世代460年冬,番泽国南境“北麓关“。

    年峰站在箭楼之上,铁甲凝霜。关外十里,青周国的黑旗在风雪中若隐若现。三天前,青周军周栾进攻北麓关,严朔轻敌不敌大败,败军像潮水般溃退过城门。此次年峰受王命加急赶往支援,来不及有任何准备,即刻带着五百年家军前往北麓关。一到关马上就投入战斗。好在支援及时,反击青周周栾军,周栾大败,退十余里驻防。随后的一段时间,青周军不停的、反复的进攻。似乎有高人指点,年峰猜出应该是为了修民和姜旻西征西梁国争取时间。

    年峰突然有了想法,如若这样,可尝试突袭青周北境。

    “将军,王命到了!“亲兵捧着鎏金漆盒奔上城楼。

    年峰展开帛书,熟悉的朱砂印玺映入眼帘

    ——即日起复任南境都督,总领边防。他冷笑一声,帛书在掌心攥出褶皱。两年前交还兵权时,也是同样的印玺。

    “备马,我要巡视第三烽燧。“

    年峰将王命随手丢给副将,“另外...给夫人去封信。“

    回到营帐,年峰提笔蘸墨,却迟迟未落。温玉送行时的话犹在耳边:

    “夫君此去,当心南境的'倒春寒'。“

    她说着为他系上那枚绣着奇异符文的香囊——据说能防南疆瘴气。

    笔锋终于落下:

    「玉娘如晤:关外雪深三尺,青周军冻死哨兵已见三起。此间将士闻我复任,士气颇振...」

    写到此处,年峰笔尖一顿。他想起离都那日,温玉站在长亭外,发间只簪着他去年赠的白玉兰钗。

    「...昨夜梦回都城,见夫人灯下笑颜。醒时帐外刁斗声寒,恨不能立时策马回都。待春冰解冻,必破青周,与夫人共赏...」

    突然,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年峰迅速将未写完的信折好塞入怀中,亲兵已掀帘而入:

    “将军!青周军先锋偷袭外围粮仓!“

    ——————————————

    番泽都城

    雪下得比南境更安静。

    陆颖王后在宫中新晋,一直想除掉宓蔓王后让自己独宠。某日她安插在静梧宫的眼线来报,说宓蔓近来常与年峰夫人温玉一起。陆颖闻言冷笑:

    “难怪那贱人近来行事滴水不漏,原是得了'铁算娘子'指点。“

    她想起前次陷害宓蔓之事,自己精心设计的局被宓蔓轻易化解,如今想来必是温玉在背后出谋划策。更令她忌惮的是,温玉不仅精通谋略,有掌管大半军权的夫君年峰,若任由与宓蔓联手,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岌岌可危。陆颖把玩着一块良玉,眼中闪过一丝狠毒:

    “既然宓蔓的靠山是温玉,那本宫就先断了她的臂膀。“

    某日温玉倚在暖阁窗边,指尖轻叩着算筹。案几上摊开的南疆地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记号。

    “夫人,陆颖王后派人送来请帖。“

    侍女小心翼翼呈上烫金帖子。

    温玉头也不抬:“说我染了风寒。“

    侍女欲言又止:“可来人说...王上今晚也会出席。“

    算筹碰撞声戛然而止。温玉抬头,窗外一缕雪光映在她骤然苍白的脸上。

    “备轿吧。“

    当夜,王宫“栖凰阁“灯火通明。

    陆颖王后一袭绯红宫装,金步摇在鬓边晃出炫目的光。她亲自为番泽王斟酒,目光不时瞟向末座的温玉——那个女人依然穿着素净的藕色襦裙,发间毫无珠翠,却自有一种令人不安的从容。

    “王上。“

    陆颖突然开口,“臣妾听闻南境捷报频传,年将军真是国之栋梁啊。“

    番泽王眯起眼睛:

    “年峰确是用兵如神。“

    “只是...“

    陆颖话锋一转,“臣妾有个远房表兄在兵部任职,说年将军私自扩编亲兵三营,还截留了送往北境的军械。“

    她故作忧心,“若武人拥兵自重...“

    温玉手中的茶盏轻轻落在案上。声音很轻,却让满殿倏然一静。

    “陆娘娘。“

    温玉声音如常清润,“您表兄可曾提及,那三营新兵是用来看守青周俘虏的?至于军械...“

    她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这是兵部批文副本,请王上过目。“

    陆颖脸色一变。她没想到温玉连兵部内部文书都能弄到。

    番泽王接过竹简,目光在温玉与陆颖之间游移。最终他放下竹简,淡淡道:

    “国难当前,此事容后再议。“

    宴会不欢而散。温玉走出宫门时,雪已停了,月光照得青石板路泛着冷光。她拢了拢斗篷,对轿夫道:

    “去静梧宫偏门。“

    然而轿子刚拐过御街,突然被一队禁军拦住。为首的将领亮出金牌:

    “奉王命,请年夫人入宫问话。“

    温玉静静看着对方腰间的镣铐,忽然笑了:

    “王上刚在宴会上说'容后再议',这'后'来得真快。“

    将领面露尴尬:“夫人见谅,我们只是...“

    “走吧,别让王上久等。“

    她最后望了一眼静梧宫的方向。月光下,宫墙上积着雪的琉璃瓦像一排排冰冷的牙齿。

    五日后,北麓关外铃鹿坡大捷。

    年峰率南境军反袭火烧青周粮仓,周栾被迫退兵三十里。庆功宴上,番泽王特使带来嘉奖令,却无温玉回信。

    “夫人近来可好?“

    年峰拦住特使。

    特使眼神闪烁:

    “王后娘娘召温夫人入宫讲学,想必...“

    话音未落,传令兵狂奔入帐:

    “报!青周奇袭北麓关残部!“

    年峰只得整甲出战。临行前,他将写好的家书交给特使:“务必亲手交予夫人。“

    他不知道,这封信与其他七封一样,根本无法到达温玉手上。

    番泽国都地牢

    地牢铁门吱呀开启,陆颖的裙裾扫过潮湿的石阶。她站在栅栏外,金线绣的凤鸟在烛光下栩栩如生。

    “温夫人别来无恙?“

    陆颖声音甜得像蜜,“年将军在南疆又打胜仗了呢。“

    温玉抬眼看她,喉间血腥气翻涌。她早知道陆颖要对付宓蔓,却未料这把火会烧到自己头上。

    “王上收到密报,说年将军在边境私铸兵器...而夫人每月送往南疆的家书里...“

    她突然俯身,“藏着谋反密文。“

    温玉轻笑出声,血丝顺着嘴角滑落:

    “陆娘娘...,没有的事情,你都能无中生有,你可知物极必反。“

    陆颖脸色骤变。她最恨温玉这种眼神

    ——仿佛在看一个愚钝的学徒。

    “年峰的信使已经被收买了。你的夫君可不知道你在这里受苦。“

    陆颖甩袖转身,“对了,您那位忠仆夏嬷嬷...今早在井里捞上来了。“

    铁链哗啦一响。

    温玉猛地站起,又因体力不支跌跪在地。她盯着陆颖疯笑远去的背影,尽是悲戚和对命运捉弄的不甘。

    当夜子时,狱卒发现温玉靠在墙边睡去

    ——————————再也没醒来。

    她的左手紧握成拳,掰开后掌心是年峰送她的白玉兰钗。

    而都城中,宓蔓正对着烛火看着白玉兰钗,她在想,下一个必是自己。若想活下去,就只有年峰。

    宫墙外,秋风卷起枯叶。

    ————————————————

    世代461年春,南境军营。

    年峰正在沙盘前推演坡青周北城的进攻路线,忽然闻到帐外飘来一阵熟悉的梅香。他猛地抬头,看见亲兵领着个佝偻老妇站在帐外。

    “将军,这农妇说...说有夫人消息。“

    老妇抬头瞬间,年峰认出这是宓蔓身边的于嬷嬷。她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递来一枚白玉兰钗

    ——温玉从不离身的贴身之物。

    “夫人她...三日前已...“

    老妇声音哽咽,“王后娘娘命老奴务必亲手交给将军。“

    年峰觉得整个世界突然失声。他看见于嬷嬷的嘴在动,却听不见任何声音。指尖触碰白玉兰钗的刹那,温玉最后一次为他整理盔甲的画面无比清晰地浮现

    ——那天她笑着说“愿君凯旋“。

    “怎么死的?“年峰听见自己嘶哑的声音。

    于嬷嬷遗憾道:“陆颖王后…“

    年峰突然拔出佩剑。帐内亲兵还未来得及反应,剑锋已抵住他自己咽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于嬷嬷突然叫住:

    “将军且慢!宓王后还有第二封信!“

    于嬷嬷从发髻中取出一封染着梅香的信笺。年峰机械地展开,映入眼帘的是宓蔓清秀却力透纸背的字迹:

    「年将军:玉娘临终托付,望君如雪中青松。今附上她未及寄出的家书,望君明鉴。」

    信纸里夹着一片干枯的梅瓣,年峰指尖发颤

    ——这是温玉的习惯,总爱在信里夹些花叶。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温玉坐在灯下写信的模样,她微微蹙眉时,左颊会现出一个小小的梨涡。

    年峰缓缓放下剑,温玉关心他的字迹跃然纸上。

    「寒夜孤灯,提笔念君。南境风霜凛冽,不知君衣可添暖?妾身日日观星,见紫微星明,料想夫君必能克敌制胜。只是夜深人静时,总忧君饮食可还按时?旧伤可曾再犯?

    前日梦见君策马归来,铠甲染血,惊醒后久久难眠。君素来刚毅,可妾仍盼君多珍重——胜败乃兵家常事,唯愿君平安归来。待春冰消融,妾必备好君最爱的青梅酒,与君共赏庭前新柳。

    纸短情长,不尽相思。盼君凯旋,莫负归期。

    ——玉娘手书」

    “告诉宓王后,“年峰将信笺按在胸前,“年某此生不忘。“

    年峰猛地睁眼,眼底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绝取代。他唤来亲信,声音沙哑如刀刮铁锈:

    “去告诉周栾……我年峰,愿降。”

    当夜,南境防线最薄弱的烽燧台突然燃起诡异绿火。青周大军压境时,年峰带着三千亲兵打开关门。他单骑立在血色月光下,身后是燃烧的番泽军旗。

    千里之外,姜旻与修民正立于西梁国都城外的军帐中,手中捏着女帝密信,眉梢微挑。

    “年峰竟愿降?”他低笑一声。

    “将军,此人能用?”修民迟疑。

    姜旻抬眸,眼底闪过锐光:“一个能为亡妻焚尽理智的男人,也能为恨意焚尽山河。”

    姜旻掷信入火,“传信女帝——破番泽国,用此人,当为北将军!”

    三日后,度罗城的烽火已燃透半壁苍穹。

    七日后,番泽王都外汉兰关被破,年峰直插番泽王都南门。

    速度之快,让番泽王防不胜防。

    “将军,降卒如何处置?”

    亲兵问。

    年峰望向番泽王都的方向,缓缓拔出佩剑:

    “一个不留。”

    ——温玉,你看好了。

    这山河,我替你烧。

    ————————————

    番泽国王都天牢。

    宓蔓的玉簪子被粗暴地拽下,青丝散落在囚衣上。她安静地坐在霉湿的草堆里,听着远处传来的攻城锤撞击城门的声音——年峰的年家军已经打到王城了。

    “王后娘娘还是老实交代的好。“刑官转动着烙铁,“您是怎么给年峰通风报信的?“

    宓蔓望向高处的小窗,那里透进一缕雪光。三天前,陆颖安插在年峰的探子发现了于嬷嬷密见年峰。随后陆颖王后将这件事告诉了番泽王,番泽王盛怒之下没给宓蔓辩解的机会,直接打入大牢。

    “本宫渴了。“宓蔓突然说。

    刑官愣住,随即狞笑:“娘娘还以为自己在静梧宫呢?“

    他举起烧红的烙铁,“等会在您这漂亮脸蛋上...“

    牢门突然被撞开,陆颖的贴身侍卫冲进来:“住手!陆王后想自审问宓氏。“

    当铁链铐住手腕时,宓蔓注意到押送她的侍卫中,有个年轻守卫始终低着头。

    “走快点!“

    陆颖的尖嗓门从走廊尽头传来。她今天特意穿了正红色宫装,金线绣的凤凰在火把下振翅欲飞。“

    宓姐姐别怕,“陆颖甜腻地笑着,“妹妹亲自送您上路。“

    队伍行至螺旋楼梯时,那个年轻的守卫突然拔刀:

    “有刺客!“

    他故意撞翻火盆,燃烧的油脂瞬间阻断通道。宓蔓被猛地推进旁边暗道,听见守卫在火光中大喊:

    “娘娘快走!报您当年救命之恩!“

    陆颖的尖叫与刀剑碰撞声混作一团。宓蔓在黑暗的密道中狂奔,散乱的发丝粘在冷汗涔涔的脖颈上。这个守卫她认得

    ——去年上元节,年轻的禁军守卫不小心撞到陆王后,陆王后要番泽王杀了守卫。好在宓蔓求聪明机制,求王上不杀这年轻的禁军守卫。

    密道尽头是废弃的浣衣局。宓蔓刚推开门,就被四把钢刀架住脖子。陆颖坐在井沿上把玩着染血的匕首:

    “姐姐的狗真忠心,可惜不够聪明。“

    她踢了踢脚边守卫的尸体,“本宫倒要看看,还有多少条命能替你挡刀?“

    匕首寒光刺来的刹那,浣衣局的木门轰然碎裂。一支玄铁箭穿透持刀侍卫的咽喉,第二支箭钉入陆颖肩头。宓蔓在烟尘中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年峰手持铁胎弓,玄甲上沾满血迹,像从地狱归来的修罗。

    “年...年峰?!“

    陆颖瘫软在地,“不可能!年家军明明还在城外...“

    年峰大步走来,战靴碾过陆颖散落的金步摇。他看都没看惨叫的陆颖,径直解开宓蔓的镣铐。当他的手指碰到宓蔓腕上淤青时,这个杀神般的将军竟然在发抖。

    “我来迟了。“

    宓蔓摇头。

    年峰眼神一暗,转身抽刀。陆颖拖着伤往后爬:

    “王上!王上救我!“

    年峰的刀尖挑起她掉落的凤钗,正是当初陷害温玉时用的那支。

    当凤钗刺入陆颖咽喉时,王城最后的钟楼轰然倒塌。年峰抱起虚脱的宓蔓走向殿外,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青周大军已攻破王宫,番泽王仓皇北逃。

    王宫一战后,年峰率军北上追击番泽王残部,却在苍岭关遭遇伏击。番泽旧将依托险峻山势设下十面埋伏,年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军帐内,年峰眉头紧锁,盯着沙盘沉思。宓蔓执笔在舆图上勾画几处,朱砂点染如梅落雪原。

    “明日寅时,东侧崖壁有雾,可遣轻兵攀藤而上。”她指尖划过山脉走势,“守将赵焕贪功,若佯败诱其出关……”

    年峰抬眼:“你怎知守将是赵焕?”

    宓蔓浅笑,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三日前他夫人产子,我让人送了长命锁去。”

    ————————

    世代462年春,青周军大营。

    庆功宴的火光映红半边夜空。宓蔓执银壶为诸将斟酒,琥珀色的酒液在月色下流转如融化的黄金。年峰独坐主位,指尖摩挲着从不离身的白玉兰钗

    ——今日攻破番泽国北城宁丹城,正是温玉的忌日。

    忽然,远处飘来一缕笛声。《招魂曲》的调子穿过喧嚣宴席,像把冰冷的匕首刺进年峰心脏。他正要怒斥何人敢奏此哀乐,却见宓蔓手中银壶突然倾斜。

    酒液洒落的刹那,宓蔓广袖翻飞,竟随着笛声起舞。这不是寻常的庆贺之舞,而是番泽王族祭祀用的“引魂步“。她赤足踏在染血的土地上,每一步都精准踩在招魂曲的节点,发间银饰叮咚如泪滴落玉盘。

    满帐将士屏息。年峰看见宓蔓旋转时,腰间露出温玉的算筹。他突然明白,这舞是跳给他看的

    ——她在用最隆重的方式,替他说出那些无处安放的思念。

    舞毕,宓蔓气息未平便指向沙盘:

    “番泽王退守旧都,看似死守,实则...“

    她纤指划过三条水道,“他在等雨季水涨,想重演他曾经水淹三军的旧事。“

    年峰瞳孔微缩。这个判断比斥候情报还早两日,宓蔓竟通过粮草调度与星象变化就推演出全盘计划。他想起温玉生前总说宓蔓“慧极近神“,此刻方知不虚。

    “报!“

    探子冲进大帐,“番泽王调集所有战船往抚江集结!“

    众将哗然。年峰与宓蔓目光相接,在她沉静的眸子里看到一片成竹在胸的星光。他挥手撤下宴席:

    “全军听令,改走鹰愁峡。“

    三更时分,年峰巡营归来,发现宓蔓正在他的帅帐中整理战报。烛光为她侧脸镀上金边,那专注的神态像极了当年灯下演算军粮的温玉。但当她指出地图上某处隘口时,年峰惊觉她的战略眼光比温玉更强大

    ——能同时算计天时、地利与人心。

    “王后不休息?“年峰取下佩剑。

    宓蔓抬头,目光落在他染血的护腕上:“将军不也是?“

    她取来药箱,“脱甲。“

    年峰僵住。自温玉去世,再无人敢这样命令他。但宓蔓的手指已搭上他肩甲系带,动作熟练得仿佛做过千百次。当铠甲卸下,她沾了药膏的指尖抚过年峰背上那道旧伤。

    “明日...“年峰嗓音沙哑,“王后可愿与我并出征?“

    “好。“

    宓蔓系好他衣带的手顿了顿:

    “我如今已不再是王后,将军往后,能否唤我宓蔓?“

    年峰点了下头……

    黎明时分,年军如黑潮涌向鹰愁峡。宓蔓身着银丝软甲与年峰并马立于阵前,士兵们惊异地发现,当前王后的素手所指之处,年将军的令旗必随之而动。他们像一对配合多年的棋手,在生死棋盘上落子如飞。

    番泽军没等到雨季。宓蔓策反的水师将领临阵倒戈,战船还没驶出港口就燃起大火。当青周军攻入王城时,年峰在人群中寻找宓蔓,却见她独自立在王陵前的白梅树下

    ——那是番泽王最后的身影所在。

    “留他一具全尸。“

    宓蔓对赶来的年峰说,“温妹妹喜欢白梅树。“

    番泽王的白玉冠滚落在地,剑锋上的血滴在树根处。一阵风吹来,雪白的花瓣纷纷扬扬,覆盖了这位末代君王惊恐的面容。年峰突然单膝跪地,捧起一抔混着梅瓣的泥土装入锦囊

    ——这是他能带给温玉的最后礼物。

    当夜,番泽国最后的北城废墟上飘起青周旗帜。宓蔓在帐中正对着铜镜取下耳环,镜中映出身后年峰疲惫的面容。

    “结束了。“年峰说。

    宓蔓摇头,从妆奁取出一封密信:“番泽世子北逃东部大陆。“

    她转身将信递来,“温妹妹的仇,还剩最后一笔。“

    年峰接过信笺,发现宓蔓的指尖冰凉得不似活人。他下意识握住那双手,却在掌心触到厚厚的茧

    ——这是长年抚琴与执笔的痕迹,也是运筹帷幄的证明。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女子为他谋划的不只是复仇,更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宓蔓。“生平第一次,他直呼其名,“待天下平定...“

    宓蔓却以指尖轻点他的唇,止住他的话。她摇头,眼中笑意更深:“不必等。”

    她倾身向前,发间银饰轻响,如夜风拂过檐铃。年峰未及反应,便觉唇上一凉

    ——她吻了他,极轻,极快,如蜻蜓点水,却比任何誓言更重。

    待她退开时,年峰眸色已深,掌心扣住她的后颈,将她重新拉近。这一次,吻得深而重,所有的遗憾的、隐忍的、痛苦的情愫,尽数消散。

    宓蔓在他怀中轻笑,气息微乱:“将军这是要反客为主?”

    年峰抵着她的额,低声道:“既已入局,何分主客?”

    窗外,残月西沉,王城废墟之上,新的星辰正悄然升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