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 第39章 一条蓝色情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山坡上,王三麻子侃侃而谈,说了一大通。

    秦远听的认真,心里暗道:

    越猴的宝藏,估计就是从寺庙挖出来的那些吧。

    古代越猴受这边影响,佛教应该挺盛行。

    那会儿寺庙干着银行的活儿,还会放高利贷,大和尚们富得流油。

    鬼子挖到的那个古寺遗址,起初里面的财物,价值估计的确惊人。

    回过神,见王三麻子正说的兴起,秦远似是想到什么,有意无意提了一嘴:

    “说起这越猴子,我住的招待所就有仨,成天早出晚归,怪怪的。”

    王三麻子当即笑着说道:

    “秦领导说的那仨,我还真见到过,正宗的越猴子,扁平脸,褐皮肤,口音也正。

    我在越猴那边,呆了那么多年,不会认错的。

    咱这药材种植厉害,越猴子来取经,好多次了,碰着他们,不稀奇的。”

    闻言,秦远眼里闪过一抹遗憾之色。

    之前,见这边消息闭塞,他还大胆推测,那仨越猴子可能跟特务扯上关系,里面藏了特务。

    现在看来,并不是。

    接下来,秦远又不着痕迹地朝王三麻子打听下,山里最近有无异常。

    王三麻子连连摇头。

    秦远露出意料之中的表情,实在是纹山这片山区太大,有五、六个沪城那么大,即便真有什么异常,外人也难发现。

    不知不觉,陶罐里的肉汤见底。

    肉汤里加了好调料,众人吃的一脸畅快,尤其是王三麻子父子跟麻顺,恨不能把舌头吞进去。

    。

    傍晚,橘红的太阳挂在西边,像个咸蛋黄。

    王三麻子家,家里刚好有秤,称猎获,换口粮,用的到的。

    此时,刚回来的众人,正在用一杆秤称麂子和云豹。

    秤钩上挂着豹子,老郭和麻顺用扁担抬起秤,王三麻子摆弄秤砣...

    “秦领导,这是只公豹子,个大,足有58斤。”王三麻子兴奋报喜。

    秦远脸上露出笑容,温声说道:

    “这趟没白跑,算是满载而归,再称称麂子看看。”

    片刻之后,王三麻子激动报出重量:

    “39斤!”

    顿时,众人目光一片热切。

    听王三麻子说,豹子肉也可以吃,虽说不如麂子好吃,但滋味也还成。

    俩大猎物加起来,至少能杀出50斤肉。

    迎着众人火热的目光,秦远先冲老郭笑道:

    “等这肉杀好了,老郭你拿些回去。”

    “诶!谢谢秦队。”

    随后,秦远又瞧了眼满脸期待之色的王三麻子,继续说道:

    “也辛苦老王,这两头猎物就先交给你处理了,尤其是皮子,一定要弄好。

    按之前说好的,这是给你的稻谷和布料。”

    说完,他从小麻袋里拿出一包稻谷和一卷布,递了过去。

    王三麻子的家人,正在美美吃着他揣回来的山药小甜饼,见此情形,乐的跟过大年似的。

    那三个闺女,在屋里伸长脖子看着,又是高兴,又是委屈,眼泪不自觉地流出来,想着自己终于有裤子穿了。

    “秦领导,您放心,我硝皮子的手艺,跟个老猎人学的,好着呢,硝出的皮子又软和,又结实。”王三麻子拍着胸脯保证道。

    秦远点点头,也没忘一旁的目露讨好之色的麻顺,拿了2块布给他。

    麻顺顿时脸上堆起笑容,心想自己一番串联、讨好,没白费,秦领导阔气的。

    接着,他积极说道:

    “您之后,还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全力以付。”

    秦远没藏着掖着,轻声说道:

    “我这布还有,想要的话,还可以拿东西来换。”

    麻顺挠了挠脑袋,尴尬说道:

    “好的茶饼、岩蜂蜜,都挺难得,类似的紧俏货,我短时间,估计找不着。其他一些寻常货,估计入不了您的眼。”

    秦远舔了舔嘴唇,微笑说道:

    “这儿的菌子好吃,你可以用这个换。”

    麻顺神情一喜,当即信心满满道:

    “这个简单,我们这别的不多,就菌子多,像松茸、鸡枞菌、见手青...这些有新鲜的,也有干货,我都能找来,您就瞧好吧。”

    呃...见手青,这东西好像有毒的吧...秦远听到暗暗皱眉,连忙回拒,表示不要这玩意儿。

    。

    夜,一轮半月挂在夜空。

    西坡招待所,客房。

    这会儿,客人少,秦远单独分了个小房间。

    沾了军区的光,西坡公社这片,早早便同上通上了电。

    昏黄的灯光下,夜里寂寞,秦远闲得无聊,索性拿出纸笔,统计了下身上的物资。

    钱190块,鸡蛋3斤,獾子油8斤,香油2两多,碎布、次布1匹多,饭票若干,肉票2斤,布票5尺,棉花一麻袋,三等野山参大半支,特供烟酒若干,冰糖3斤...

    此外,还有今天收获的乌灵参1斤,穿山甲1只,老茶饼3斤多,岩蜂蜜3斤,1只豹子+1只麂子。

    反而口粮有点少,身上各种粮票加起来,不到20斤。

    别说,进城不到两周,收获还真不小,快把1立方的储物空间塞满了。

    秦远又把目光投向情报面板。

    【白色情报剩余:10】

    不知不觉,又累积10条白色情报未刷。

    秦远还没见识过金色情报,他打算边刷新,边积累,每10天,刷个蓝色情报。

    想到此处,他先用5白兑换1蓝,并选择刷新。

    【蓝色情报:边境,距离此处30公里的西山崖底,水涧旁,有具尸体。

    他的身上揣有8根小黄鱼,以及一沓粮票,路线图如下...】

    许是,这次距离有点远,面板还贴心的附上路线图,倒是便利。

    这次蓝色情报的价值真不小。

    小黄鱼一根一两,约31.3g,8根近250g.

    当下国内黄金管控严格,市面不能买卖黄金,秦远记得倒是黑市有卖的,大约三、四块一克。

    这就1000块钱了,一笔巨款。

    而且这年头,能拿出黄金的人真不多。

    这让秦远不由想到,之前吴三宝去市农科院偷窃时,特务给了2根小黄鱼作为报酬。

    话说,这具尸体刚好在边境那儿,身上又有金条,不会就是特务吧?

    秦远决定先不声张,打算自己先过去,探查一番。

    按照情报面板给的路线,路途虽远,但其中有段山路,可以骑自行车,一个来回,一天的时间怎么也够了。

    。

    翌日早上,阳光明媚,山里难得没有上雾。

    秦远起床洗漱一番,来到招待所食堂。

    刚坐下没多久,方师傅便热情地给他端来一大碗面。

    菌汤面,还卧了俩鸡蛋,秦远提供了部分食材。

    接过面,他笑道:“方师傅精神饱满,昨晚肯定睡的好。”

    “可不是嘛。”方师傅笑着点头回说,“昨晚那三个越猴子在山里过夜,没回来,我今天不用起早伺候他们。”

    秦远眼中再度掠过疑惑之色,心说这仨越猴子真能折腾。

    思绪乱飘间,却见冯舒雅脚步轻快地踏入食堂。

    见到秦远,她双眼一亮,温润笑道:

    “正准备找你呢,刚好你在。”

    瞧她风尘仆仆的样子,菌汤面做的量多,秦远让她坐下,又拿过小碗,分了一碗面给她,加个卧鸡蛋。

    接着,朗声邀请道:

    “还没吃早饭吧,方师傅做的菌汤面一绝,尝尝?”

    冯舒雅没矫情,摸了摸发瘪的小肚子,澄澈的眼眸闪过期待之色。

    “那我就不客气啦,这面闻着好香,谢谢!”

    说完,她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鸡枞菌放嘴里,鲜美的滋味,让她暗暗点头。

    一旁,秦远一边不紧不慢地吃面,一边好奇问道:

    “你找我什么事?是三庄种植基地那边有任务,需要我安保吗?”

    “三庄那边有子弟兵帮忙,安全着呢。”

    冯舒雅喝了口玉色的菌汤,柔声说道:“我来找你,是因为听说这有个医术高明的苗医,想带你一起去登门拜访、请教。

    顺便让他帮你看看。”

    “医术高明,有多高明?”

    秦远眉头目露疑惑,今天他还打算去探查蓝色情报呢。

    “90多岁那么高。”

    冯舒雅回了个俏皮的答案,接着继续解释道:

    “听说这位老医生家学渊源,祖上传承苗医、苗药好多代,是真正的中医泰斗。”

    中医这行业,越老越妖。

    当下国内居民的平均寿命,甚至不到50岁,90多岁的老中医,这么能活,听的秦远肃然起敬。

    这时,方师傅在一旁骄傲说道:

    “冯所说的是住在西山祝老吧,他可是咱纹山的一宝啊,活人无数,甚至给好多领导瞧过病。

    今年已是93岁的高龄,身子骨依旧硬朗,可不得了。”

    住在西山,够巧的...秦远目光一亮,同时对这位90多岁的老中医颇为好奇。

    当即笑着说道:“大隐隐于市,即便在沪城,我都没听说过有谁活到了90多。

    那等吃完饭,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位老人家。”

    “嗯!”冯舒雅微微一笑,点头应是。

    在西坡公社,自行车绝对算是稀罕物。

    吃了早饭,随后秦远、冯舒雅两人找了好半天,才借到一辆全身到处响的拼凑自行车。

    明媚的朝阳挂在东边。

    秦远嘎吱嘎吱地蹬着自行车,冯舒雅侧坐下后面,大大方方揪着他军大衣。

    两人一辆车子,沿着崎岖山路,慢吞吞向着西山骑去。

    。

    祝老住在西山苗寨中。

    近60里地,秦远两人快到10点,才赶到这。

    苗寨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依旧是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避蛇虫。

    寨子边还有一块块梯田,密密麻麻,瞧着生机勃勃。

    秦远两人在寨子口停下车子。

    此时,寨里挺忙碌,男男女女在梯田里劳作,给梯田里的冬马铃薯追肥,用的天然肥。

    不远处,一个老头坐在地头,抽着旱烟,望着忙碌的梯田,脸上满是笑意。

    秦远走过去,递过去一支烟,又拿出刚在西坡公社开的介绍信,礼貌问道:

    “大爷,我们来这拜访苗医祝老先生,请问他住哪?”

    老头上下打量秦远、冯舒雅一眼,瞥了眼介绍信,又接过烟闻了一下,随后轻笑道:

    “两位年轻人,外省来的吧,既然来拜访我阿爹,那跟我来吧。”

    秦远不由一阵意外,眼前老头比村里国槐爷都老,居然是那位儿子。

    祝老头是村里的寨老,颇受尊敬,一路人许多人问好,连带着秦远两人也引起一阵好奇。

    寨里瞧着挺穷困,男男女女大都穿着麻布衣裳,也有不少孩子光着屁股。

    祝老头很有谈兴,一路上跟秦远两个说了不少。

    秦远这才知道,这位打过鬼子,还是个D员,难怪对自己和冯舒雅挺热情。

    不多时,三人来到一栋简约的吊脚楼下,屋顶覆着青瓦,檐角悬挂牛角。

    楼前,一个脸上满是皱纹、包着头巾的老人正一边晒太阳,一边仔细炮制三七。

    祝老头当即轻声说道:

    “阿爹,有两个后生来上门拜访,一个向你请教医术,一个找你看病。

    俩人都是好同志,你帮看看。”

    祝老抬起头,目光清明,性子直截了当,只一眼,便瞧出秦远的症状,并说道:

    “气血大亏,伤及本源,伏邪内陷,难治!”

    冯舒雅同样也是干净利落的性子,两眼两亮晶晶的,惊喜说道:

    “难治,也就是还能治,您能给说说吗?”

    祝老放下手头活计,示意秦远把手伸过去,让他把脉。

    不多时,又让儿子祝老头,去屋里拿来一本笔记。

    接着,一边给秦远把脉,一边朝笔记上记录着什么。

    看中医,不怕他翻书、翻笔记,就怕拿笔往上添,怪吓人的。

    等把完脉,祝老合上笔记,不紧不慢说道:

    “滇省云豹多,豹子肉主安五脏,补绝伤,益气。

    以它为药引,按照苗方辅以本地特有苗药,时时煎服,有望两年之内痊愈。”

    秦远目露意外,昨天才刚打了只云豹,倒是没想到,豹子肉如此的补。

    不过,又是苗方,又是苗药的,听着就麻烦,反倒道长师父给开的药方,说是一年就能痊愈,才叫厉害。

    思绪飘飞间,却见冯舒雅拿出秦远那药方,递过去,虚心求教道:

    “祝老,这副药方,对秦远同志的病症也有奇效,您给看看。”

    祝老接过药方,露出饶有兴致之色,到底是医术了得,很快得出结论,说道:

    “这药方开的独到,对他那症状,有更好的效果,除了非常贵。

    野山参珍贵异常,以它为主药,花费奢靡。

    而且我能看出,这药方还是改良、简略过的,它的原版药方,耗费更多。

    主药用的野山参,估计起码得是六品叶,这种品质的野山参,想来都绝迹了。

    当然,原版药方的效果更加不凡,不仅对治疗这小子的病有奇效。

    甚至还能做到养生、延寿、延缓衰老。

    很可惜,光有药方,没药材,也白瞎。”

    六品叶的野山参,得是百年参,确实价值连城。

    不知金色情报,能否涉及到...秦远顿时一阵心痒。

    接下来的时间,冯舒雅跟祝老请教医术,一老一少,相谈甚欢。

    秦远闲着无聊,看了眼情报面板,见西山崖底离这不远。

    于是,他废了好大劲,摆脱众人,接着独自一人,按情报给的路线,在崖底水涧旁,一处幽深荒草丛中找到那具尸体。

    情报面板给的路线,既抄近,又好走,还隐蔽,普通人,没路线指引,不会找到这。

    崖底寒冷,尸体应该死去没几天,没有腐烂迹象,还能明显看出胸口的枪伤。

    水涧湍急,幽深,上游应该在越猴境内。

    秦远猜测,这尸体应该从上游冲下来的。

    他一通翻找,顺利找到8跟金条,还有用牛皮纸包着的粮票,以及一本笔记。

    厚厚的一沓粮票,估计得有100多斤,而且还是沪城和全国粮票。

    秦远心里一阵推测:

    ‘特么这人不会是个倒卖粮票的吧?’

    呃...好像还真是,看着尸体那辨识度很高的疤脸,秦远一下想起来了。

    这人他见过,不就是上次买他獾子油、鸡蛋的粮票贩子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