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简陋的木屋,用草帘子隔成两间,虽破,倒是不杂乱。
秦远三人站在狭小的客厅,耳畔传来呼呼风声。
不用想,这屋下雨天,肯定透风又漏雨。
瞧见秦远、老郭的穿着,王家大女儿既自卑,又羡慕。
她在里屋,从破被子里探出脑袋,脸色蜡黄,不好意思问道:
“顺叔,你们来找我爸的吧,他昨天带着我妈和哥哥弟弟们,去林场赚工分。
忙的晚了,一般在那过夜。
这会儿,估计也快回来啦。”
闻言,想着三个大男人跟三大姑娘待一屋,影响不好,秦远温声说道:
“那咱们去外面等。”
三人来到屋外,找到个木墩,坐下等。
麻顺小声解释道:
“王三麻子还是林场的临时工,一有空,便拖家带口,去林场伐木,挣工分,换口粮。
不然,光靠打猎,可养不活家里7个小孩。
林场那边瞧他家困难,也多有照顾。”
“那林场离这边远吗?”秦远好奇问道。
麻顺连忙回道:“不远,也就10里地...这不,他们回来啦。”
他眼尖,当即顺着门前小路的方向指去。
秦远转头看去,见俩大人带着四个小的,朝这边一路小跑,瞧着还挺急。
不多时,一伙儿来到近前。
王三麻子、跟大儿子脚蹬草鞋,身穿脏兮兮的皮袄子。
其他人则穿着麻布编织,跟个破麻袋套在身上似的,磨皮肤。
通过麻顺简单一番介绍,王三麻子跟秦远三人,匆匆打个招呼,然后焦急说道:
“媳妇,大雷,快把家里镰刀拿来,赶紧把咱自留地里的菜收了。”
自留地是大集体分给社员长期自用的土地,一般都是社员家里门前、屋后的闲置空地,量很少。
王三麻子家,屋前自己开垦了个小菜园,大约仅有半分地,种了菜。
这边冬天较为暖和,菜不会冻死,只是长的有点蔫巴。
看着风风火火的一家子,麻顺瞪着眼睛,训斥道:
“三麻子,这菜还能长呢,你这狗日的作什么妖?”
王三麻子苦笑道:
“我也不想啊,今早,张狗子在林场说公社要收自留地。
现在不收菜,到时都让公社充公了。
这消息是张二狗他三姑夫在县城看到报纸,报纸上说的,那还能有假。”
秦远狠狠翻了个白眼。
这边消息闭塞,很多公社无报纸,无收音机。
政策传达,全赖县里干部步行传达。
谣言恐慌很容易扩散。
呃...秦远不由想到前世,家里老人屯的大量盐、口罩、药。
回过神,他朗声说道:
“假的,我在沪城听过相关广播,中央明确出台文件,确认自留地长期不变。”
麻顺当即有了底气,当即骂道:
“听到没有,人家大城市来的领导都发话了,这菜你安心种。”
王三麻子一家不由愣神,脸上游移不定。
秦远又道:“你要不信,可以去县城问领导,还有,张二狗他三姑夫识字吗?”
“就一老汉,识个屁的字。”麻顺在一旁附和。
王三麻子一阵赧然,反应过来,暗骂道:
“狗日的,张二狗瞎特么造谣,害死人呐,听说他们公社,村民连夜抢收自留地蔬菜。”
五分钟后。
一群人坐在屋外空地上。
麻顺讨好说道:
“两位领导见笑了,咱这消息不灵通,最是容易听风就是雨。
就说去年吧,隔壁县竟然有个王八蛋,妄言称帝。
搁那封侯拜相满口胡言、许诺,还真就让他拉到个10来队伍,得亏让民兵队同志按了,不然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都是草台班子呀...秦远心里暗叹。
这边人容易被骗,他脑海不由浮现那三个越猴子...
回过神,但见老郭拿出两双布鞋,直截了当说:
“听麻顺同志说,你家有副豹子骨,两双布鞋跟你换,换吗?”
王三麻子脸色露出迟疑之色,虽然渴望,但为难道:
“这位领导,家里不够吃,那豹骨,我想拿去县城小黑市,换口粮。”
明显两双布鞋在这边更紧俏。
麻顺暗骂王三麻子脑袋不灵光,沉吟片刻,说道:
“你要是信得过我,那副豹骨,算我向你赊的。
这两双鞋,我非常喜欢,你先帮我换了,回头我把口粮补给你。”
“麻顺兄弟帮过我好多忙,我当然信你。”王三麻子当即拍板道,“那就换吧,大雷,去把屋里那副豹骨拿来。”
他那大儿子大雷,手脚麻利。
不多时,便把一副豹骨放到老郭身前,喜的老郭目光一阵热切。
接着,麻顺挥手指着秦远,目光更加火热道:
“还有这位大领导,他想要一张豹子皮,听说你打豹子有一手,便想拜托你一起进山,现打一只云豹。
酬劳好商量。”
他的话音落下,秦远从身旁小麻袋里,拿出一卷布,放地上。
几张3尺见方的布,卷成一卷,看着众人两眼火热,连老郭也不例外。
大雷更是呼吸急促,迫不及待道:
“爸,赶紧答应吧!有这些布,给三个妹妹做裤子,她们就不用再待被窝里,不敢见人啦。
快过年,你说要搞个大行动,前几天进山回来,还说发现了豹子的踪迹,这不正好。”
王三麻子瞥了好大儿一眼,暗骂臭小子沉不住气。
秦远想了想,又从小麻袋里掏出一包稻谷,微笑道:
“如果要口粮的话,这包稻谷有20多斤,满意吗?”
这包稻谷是那天选稻种剩下的。
沉甸甸的稻谷,一看就是好稻,晃花了王三麻子的眼睛。
20多斤稻谷,碾了,兑着野菜,煮成糊糊,够家里吃不短时间的。
王三麻子当即大声说道:
“两位领导,咱们这就进山,瞧好吧,我肯定能打到豹子。”
。
休整一番,众人跟随王三麻子进了山。
冬日,山里气温没到零下,并不萧条。
枯黄与绿色交织,阳光正暖,慢慢晒去山林湿气。
高大的树木,绿叶依旧挂在枝头,山路上落着枯黄的树叶,像条黄龙,蜿蜒至群山尽头。
王三麻子父子带着条老黄狗,在前面开路。
秦远三人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此时,秦远身上背着杆五六式步枪,还带着瞄准镜。
这枪托马卫平从军区借的,而之前的押运任务,秦远只带了把手枪,在山里不好发挥。
脚步踩在地上的枯叶上,咔咔作响,王三麻子目标明确。
走了一会儿,他突然停下脚步,谈性十足道:
“两位领导,前几天进山,收获不小,就在这附近,我找到个白蚁窝,那可是好东西,你们跟我来。”
说罢,他叉开山路,朝右走。
有“两位领导”在,王三麻子到底有些讲究,和儿子大雷一起,双双拿着柴刀,劈开枯枝、藤蔓,开出一条路来。
方便“两位领导”走。
约莫10分,众人停下脚步。
王三麻子指着一簇半人多高的枯草,笑道:
“到了,就这儿。”
说完,咔咔几下,砍掉枯草,露出里面一个半米高的褐色土堆,状如火山。
麻顺也认识白蚁窝,当即笑道:
“三麻子,好运气,这么大的白蚁窝,能抓到不少白蚁,这东西白白嫩嫩,能补充油水的。”
王三麻子脸上带着笑意,立马跟儿子,拿起锹和镐,开挖起来。
白蚁窝地下巢穴并不深,即使是大窝,也就二、三米这样。
白蚁冬眠,冬天并不活跃。
王三麻子父子俩齐心协力,不多时,便挖到白蚁。
白白嫩嫩的白蚁拥簇在窝里,密密麻麻。
大雷忙取出一个陶罐,把白蚁往陶罐里搂。
秦远前世学农,对白蚁窝有过了解,好奇问道:
“我听说,白蚁窝里有可能挖到乌灵参,还有穿山甲冬眠时,为了方便觅食,也会把窝筑在白蚁窝边上。
这俩,是真的吗?”
王三麻子眼里露出惊异之色,很快竖起大拇指,佩服道:
“是真的,秦领导见识广博,我正要和您说这些呢,像这种大的白蚁窝,一般有好多个副巢,有的会被废弃。
而废弃的巢穴中,往往就会长乌灵参,这不...这就是乌灵参。”
说话间,王三麻子刨开个废巢,露出里面漆黑似地雷的乌灵参。
有7、8个之多,小的像鸡蛋那么大,大的跟洋葱差不多。
王三麻子小心翼翼地挖出一颗颗乌灵参,递给秦远,并说道:
“这乌灵参是好药材,能和您换些粮食吗?”
“可以。”秦远点头说道,“这些估摸有一斤重,换5斤稻谷?”
“换,换!”王三麻子忙不迭点头,一阵兴奋。
秦远也挺高兴。
刚刚挖到的这些乌灵参,品相看着还不错,后世品相好的乌灵参,一斤能卖好几万。
粤省人喜欢拿它煲汤,很靓,佷补。
而秦远这身子,也刚好需要补补,乌灵参来得正及时。
用了大约一刻钟,两米深的白蚁窝给扫荡个干净。
接着,王三麻子又在旁边一顿刨,还真让他找到个洞。
一顿霍霍,抓到个冬眠的穿山甲。
王三麻子提着穿山甲一掂量,冲秦远脸上堆笑道:
“足有10斤的穿山甲,甲片能当药材,肉还好吃,拿到黑市能卖好几块钱,就换您剩下的稻谷,您看成吗?”
他的目光中带着忐忑,这边口粮,没有粮票,很难搞到。
纹山地贫,像玉米这种高产作物,前年干旱,一亩地才收120斤。
今年有所好转,听麻顺兄弟说,他们村玉米亩产300斤,不够吃。
秦远思索片刻,点头答应:“换了!”
“诶,谢谢秦领导。”王三麻子神情一喜,很有干劲道,“刚刚只是小打小闹,两位领导继续跟我来...”
队伍继续向前。
老黄狗在前面探路,秦远三人跟着王三麻子,大约又走了一个小时。
一路上,七拐八拐,绕了好多路。
“哗啦啦...”
忽地,一阵若有若无的流水声,从前方传来。
王三麻子示意众人放轻脚步,并压低声音道:
“前面有个隐秘的小水潭,我前几天无意间发现,咱这冬天缺水,猎物想喝水不容易。
前面小水潭是个宝地,不时会有猎物去那喝水。
上次,便是在小水潭附近,发现豹子的身影。
云豹有固定的巢穴,白天少有活动。
可惜,上次发现小水潭时,已经快要天黑,豹子晚上太危险,我没敢动手。
两位,悄悄跟我来。”
众人悄摸向小水潭边进发...
水流深愈发变大,不多时,秦远看到一条小溪,向前面流淌,不出所料,应该流进小水潭。
突然,王三麻子示意众人停下。
接着,指着百米外的一棵大榕树,轻声对秦远说道:
“秦领导,我上次便是在那大榕树上,发现的云豹。”
闻言,秦远掏出望远镜,看向大榕树。
大榕树五人合抱那么粗,枝丫丰茂,挂着枯黄的树叶,倒是很好的保护色。
但秦远搜索了好一圈,都没发现云豹的影子。
放下望远镜,他轻轻摇头,表示没有。
王三麻子顿时眉头皱起,嘟囔道:
“我不会看错的,大榕树适合搭窝,上次那云豹明明刚从大榕树上醒来,窝就在上面,怎么会没有呢?”
“呜呜呜——”
突然,老黄狗冲前面草丛发出一阵呜咽,声音挺小。
秦远忙拨开草丛,拿望远镜朝前面望去,刚好看见大约300米处,有个清澈的小水潭。
此刻,一只麂子正在水潭边悠闲喝水。
而在它身后,一只花豹子,正匍低身子,借着枯草、枯木的掩护,悄悄向它摸去。
难怪没在大榕树上休息,原来是外卖送上门了。
收回目光,秦远把望远镜递给老郭,让他看一下。
老郭接过,看了一眼,便冲秦远轻轻点头,表示明白情况。
秦远当即低声说道:“那待会,我打豹子,你打麂子,有把握吗?”
老郭自信点头,他的五六式步枪同样装了瞄准镜。
接着,两人架起枪,各自瞄向自己的猎物。
秦远轻声数数:“3,2,1...开枪!”
“砰——”
两声枪响几乎合一,一瞬间,豹子、麂子齐齐倒下。
“漂亮!”放下枪,秦远赞道。
老郭也一阵自得,笑着回说:“平时经常练习,总算没掉链子。”
不一会儿,众人来到水潭边。
王三麻子带着儿子扛回猎物,他扛的是豹子,冲秦远佩服说道:
“秦领导,枪法太准了,子弹从豹子的眼里打进去,没有损坏一点皮子,牛的。”
秦远笑了笑,又看看天色,很有兴致道:
“这快中午,大家伙儿肯定饿坏了吧,听说麂子肉非常美味,老王,你打当一下,弄块麂子肉出来。
我带了菌子和调料,还有小饼,待会咱们好好吃一顿。”
“交给我吧,秦领导!”
。
小水潭不远处,一处小坡上。
掏了个土灶,上面架着一个陶罐,咕咕冒着热气,里面麂子肉块伴着菌子翻腾,香气诱人。
众人一手抱碗,一手拿着山药小甜饼,畅快地边吃,边喝。
秦远喝了口汤,吃了口饼,见王三麻子那没出息的,正悄悄从盘子里拿小甜饼,往怀里装。
瞧见秦远的目光,王三麻子一脸局促,尴尬说道:
“小甜饼太好吃了,想给家里的幺儿带点。”
秦远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目光闪烁一下,似聊天似的问道:
“老王,你在山里待得久,我听人说这群山里藏了宝藏,正好无聊,你给讲讲,真的假的?”
王三麻子朝怀里悄悄塞俩小甜饼,似是为了缓解尴尬,卖力说道:
“宝藏这事,您问我算问对人了,可能还真有!
咱这跟越猴子接壤,以前鬼子打过来时,我家兄弟三个,加入过远东军,进过越猴那边,跟鬼子打仗。
我哥大麻子当过侦察兵,亲眼所见,鬼子头头,在越猴子那边,挖出个深埋地下的和尚庙。
乖乖,那里面的宝物,晃眼!
光佛像,就挖出好多座,黄灿灿,不是金子,就是铜。
鬼子的大车足足运了两辆。
嗯...我哥给我说,那堆佛像里,有个白玉为底,黄金为像的一尺多高佛像,可漂亮,看着都值钱,全便宜了小鬼子。
唉,鬼子的自行车军队厉害呀,家里三兄弟,就我一人回来。
最后倒是听说,那鬼子头头,跑到我们这的边境,来挖什么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