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164章 骗术之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尼尔最近搬到了马拉巴尔山附近的新家,他终于实现了无数印度人的终极梦想,住进南孟买的富人区。

    那栋公寓虽然有些老旧,正前方还有幢丑陋的粉色建筑不假。

    可除此以外,自左手边起是一望无垠的大海。

    属于他的大海,他可以放心打开窗户,再也不会有垃圾飘飞进来,头顶是辽阔的蓝天。

    他的新居干净整洁,实木家具大气优雅,更紧要的是室内光线充足。

    整个下午,光影不断变化着,怎么变都怡人,明亮而不刺眼,即便是雨季也有温柔的光照。

    厨房里弥漫着咖喱鱼的香气,他新娶的妻子正在搅动勺柄,等着热腾腾的美食出锅。

    周日的时光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苏尼尔不,巴尼亚半躺在沙发上不禁想起了从前。

    苏尼尔是他的中间名,周围的朋友,以及生意上的伙伴,更习惯叫他巴尼亚。

    但最近巴尼亚执拗的要求他们改口,这事关他的发财大计。

    是的,发财,这是他多年来苦苦追寻的梦想。

    巴尼亚刚来孟买时,身无分文,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小子。

    他踏实肯干,靠卖苦力、跑腿攒了一点钱。

    他原本以为靠自己的双手,就能融入这座城市,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听到的最多回答就是“不”。

    “能帮我开通一下液化气吗?”

    “不行。”

    “订张火车票可以吗?”

    “不行。”

    巴尼亚发现,印度是一个喜欢说“不”的国家。

    这一个个“不行”是对你的考验,它们就是印度的万里长城,把外来入侵者统统拒之门外。

    如果你要在这里立足,那就绝不能气馁,要愈挫愈勇、斗志昂扬地冲向它、征服它。

    巴尼亚真正被这座城市启蒙,是因为某次办理液化气的遭遇。

    印度能源紧缺,政府对液化石油气供应采取绝对垄断,民用燃气装在笨重的红色钢瓶里,分送到每家每户。

    他去片区指定的液化气供应站,工作人员却告知他“没有配额了”。

    孟买政府口口声声的“五年规划”,竟无法为居民提供足够的燃气。

    “什么时候才会放出配额呢?”

    “或许要到8月份吧。”

    那时才5月,难道他们一家四口要啃三个月的冷面包吗?

    于是有人建议他,不妨到黑市碰碰运气。

    他不知道黑市在哪儿,只能在供应站附近转悠,试图拦住送液化气的伙计。

    他果然看到一个搬运工正骑着车沿哈克尼斯路走,巴尼亚上前截住伙计,问他买一罐液化气要多少钱。

    对方说液化气不是问题,接通才是关键。伙计向他保证:如果能在黑市找到肯来安装的人,马上打电话给他。

    还是黑市,巴尼亚悄然记住了这个词。

    可他家没有电话,最后只能去另一处供应站。

    他走进供应站的办公室,对工作人员说,“我要一罐液化气。”

    然后解释了上一个供应站没有配额的问题。

    “你在联邦院有关系吗?”工作人员问他,对方指的是印度国会的上议院。

    “没有啊,怎么了?”巴尼亚傻乎乎的回答。

    “如果你认识里面的什么人,事情就好办多了。每个议员手上都有可以自主分配的液化气名额。”

    这时,边上一个大婶插话了,“他有两个孩子!”

    她看着那名女性工作人员,情真意切地说,“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没有液化气热牛奶,孩子们一直哭,你让他这个做爸爸的怎么办?自己的孩子连口热牛奶都喝不到!”

    工作人员心软,最终同意第二天会送一罐液化气到巴尼亚家。

    走出办公室,巴尼亚对那位好心的大婶千恩万谢。

    结果对方却说了一句,让巴尼亚铭记于今的话。

    “孟买这座城市毫无诚信可言,有时候你必须说谎。”

    巴尼亚最终拿到了那罐液化气,他没有规规矩矩走流程、填表格,而是充分利用了那名女员工的恻隐之心,谁家没有小孩子呢。

    一旦突破了这道关口,工作人员也就不再为难,还主动告诉了他这样一个漏洞:如果他买的是商用液化气罐,而不是供应站里的民用品,那么他立即就能拿到配额。

    商用液化气罐当然比民用的更大也更昂贵,但却不会遇到“配额”问题。

    说白了,当你去供应站买价格便宜的民用品时,会遭到故意刁难。

    他们逼着你去黑市买商用液化气,为此不惜编造各种理由。

    即使你历尽万难,最后拿到了带有福利性质的民用液化气。

    却发现理应能维持三个月的用量,实际最多只能撑三周。

    巴尼亚就遇到了这种尴尬境地,那罐从供应站送来的液化气,只用了不到二十天就没了。

    当时他正宴请老家来的亲朋好友,做了一半的宴席草草收场,这让他倍感丢脸。

    事后巴尼亚通过打听才知道,供应站的某个环节出了纰漏,导致绝大多数液化气罐都被打开抽过气。

    而这部分被抽出的液化气,会拿到黑市以高价出售,这就是所谓商用液化气的由来。

    这结结实实给巴尼亚上了一课,在孟买这座城市,靠卖力气永远没有出路。

    他开始拥抱黑市,想方设法钻营其中的门道,最先尝试的就是液化气黑市。

    他发现普通人家唯一能保证家中液化气不断的办法,是同时订两罐。

    这自然要通过暗箱操作,要么把其中一罐液化气登记在别的住址下,要么向官员行贿好达成目的。

    巴尼亚先充当掮客,以替黑市介绍客户赚取佣金。后来干脆贿赂官员,自己搞了个供应站。

    他一次次说谎,一次次不择手段,也一次次成功。

    巴尼亚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

    孟买是骗术之城,城里的每个人都是同谋。

    辛勤劳作赚取报酬之人,远没有坑蒙拐骗获取利益之人受尊重。

    因为在孟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坑蒙拐骗正是向上爬的捷径,这样的人头脑灵活,是做生意的好手。

    老实赚钱谁不会呢,又有什么了不起?

    但一个精心设计的善意骗局,那是一种艺术!

    终于在五年前,巴尼亚攒够资本,开始当起了工厂主。

    黑市终究只能赚些蝇头小利,想要真正成为大人物,让那些官员把你奉为座上宾,你得有自己的事业。

    事实证明,他想的没错。

    这几年虽然经营中有诸多不易,风神电风扇的质量,也乏善可陈。

    但印度人不挑剔,也没资格挑剔,他的产品卖的不错。

    如今不仅搬进了多数人梦寐以求的马拉巴尔山公寓,还换了更漂亮、更年轻的老婆。

    嗯,看起来比之前的黄脸婆顺眼多了。

    以后迟早有一天,他要搬到马拉巴尔山上去,在那里买一栋别墅。

    然后再换个嫩模,这样人生就完美了。

    也凭借那些赚来的利润,巴尼亚搭上的关系越来越深。

    最近那个经常和他合作的官员,答应巴尼亚,会把他介绍给“老虎”萨克雷。

    巴尼亚为此手舞足蹈,兴奋了很久。

    那可是萨克雷,站在孟买最顶端的人。

    巴尼亚深知自己工厂最近的动作,会引来哪些人的敌意。

    苏尔医生的名头他听过,当然也知道对方和“老虎”萨克雷之间的传闻。

    不过巴尼亚并没有被吓到,只要他也搭上萨克雷的线,那一切就好办了。

    水空调的生意他也眼红,毕竟全印电视台的广告天天放。

    据说对方还去北方邦开了分工厂,这才多久?

    从水空调出现到现在广告天天放,也不过半年时间。

    对方半年的扩张速度,就远远超过巴尼亚五年的积累,他能不眼红吗?

    恰巧苏尔电器最近又开始涉足传统电风扇市场,这让巴尼亚更加有下场的底气。

    你能来抢我的生意,没道理我不能去夺你的利润。

    水空调这玩意儿,并不复杂。他工厂的人拆了几台,就大概搞清楚了原理。

    他不需要做的像苏尔电器那么精美,能用就行,多了纯属浪费。

    最重要的是便宜,巴尼亚太清楚印度人的消费习惯了。

    大多数人连吃饭都挑最便宜的饭馆,更何况是买昂贵的家用电器。

    依靠价格优势,想分一杯羹不难。

    他还摸清了苏尔电器的供货渠道,于是有样学样,也找了新加坡的路子。

    这种事情根本瞒不住,毕竟海关那里天天有船来,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

    最让巴尼亚自得的一招,当然是改名了。

    他的中间名和苏尔发音很近,这下连广告宣传都免了。

    全印电视台天天放,你指望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能分得清谁是谁?

    整个产品,从造型、颜色、logo、名字.全部雷同。

    他甚至拿着样机去问了自己的邻居,五个人里面没有一个发现,那是假冒的赝货。

    妙哉,这下稳了!

    巴尼亚看了窗外,他无比期待雨季快点过去。

    潮湿的空气,无法让他的水空调发挥优势,他在等一个最佳时机。

    叮咚门铃响了。

    巴尼亚挥手让自己十二岁的儿子去开门,这个点,必定是报童无疑。

    果然,儿子很快就抱了几份报纸进来。

    巴尼亚早就养成了看报的习惯,那里面往往藏着商机。

    他惬意的翻开一份,然后就愣住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