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163章 先下手为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恩在会议上并没有立刻做出决策,要如何对付那家山寨厂商。

    他只是先了解了基本情况,比如对方的成本控制、零件供货渠道等。

    最后大家分析下来发现,他们很可能也从新加坡那里,进口了电机等关键核心。

    因为用所谓的国产替代的话,价格根本压不下来。

    印度政府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执行“进口替代”政策,目的是为了扶持国内的工业化发展。

    大到机器设备,小到电子手表,甚至某些零件,全部被赋予了两到三倍的高额关税。

    普通工厂主,根本买不起进口货,只能用落后的国内设备。

    偏偏它们还价格奇高,最后只能把成本嫁接给产品。

    一台普通的桌扇,价格往往高于500卢比。

    苏尔电器走了捷径,打通海关后,有源源不断物美价廉的原材料来进来。

    这也是为什么苏尔电器的产品,明显低于市价的原因。

    现在政策开放,关税逐步降低,其他工厂也开始找类似的门路。

    竞争似乎越来越激烈了。

    “老板”阿希什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

    “我让你收集苏尼尔电器的资料,好了吗?”

    “都在这儿。”阿希什屁颠屁颠的递上一个档案袋。

    “最近工厂怎么样?”罗恩随手打开。

    “工厂没问题,但工人们很激动!”

    “嗯?”罗恩抬头。

    “他们都说那家苏尼尔电器的老板是恶棍,他想抢走大家的饭碗。”

    阿希什悄摸摸的观察罗恩的脸色,然后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大抵就是工人得知这件事,叫嚣着要去砸掉对方的工厂。

    他们不允许有威胁苏尔电器的存在,更不允许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有消失的风险。

    他们在孟买找不到比这儿薪资更高的工作,也找不到像罗恩这样,把他们当人对待的工厂主。

    “贫民窟里的人,准备组织人手去对方的工厂门口抗议。”

    “是不是你在背后煽动他们?”罗恩看着他。

    “呃老板,这一切都发自大家的内心。”阿希什有些心虚。

    “让工人们安心生产,其他事情我会搞定。苏尔电器这里积压了很多订单,雨季还没结束,鬼知道什么时候又停电。”

    罗恩不想让工人们参与这件事,除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外,手里的订单也是问题。

    印度虽然地广物博,但能源奇缺。

    就说供电吧,农村不提,就连孟买这样的大城市也隔三岔五的停电。

    尤其是雨季的时候,线路被烧毁是常有的事。

    维修工磨磨蹭蹭,即使塞小费,也要三五天时间才能搞定。

    因为停电,苏尔电器七月份的产量,预计会比上个月低三成。

    产能急缺的情况下,哪有功夫搞示威游行,抓紧时间生产才是正理。

    那可都是利润,都是卢比!

    至于那家苏尼尔电器,罗恩正在琢磨其他办法。

    “阿希什,你去打听一下,那个苏尼尔有什么背景。”

    “是,老板。”阿希什最近也结交了一些报社朋友。

    苏尔电器在孟买已经不是无名之辈,马邦的本地报社经常会过来做报道。

    一来二去之下,当然就熟了。

    示意拉珠去泡杯茶,罗恩随即拿起桌上的档案看了起来。

    苏尼尔电器,或者说风神电风扇,大概在五年前成立。

    这个时间段有点意思,正好处于80年代末,是印度经济逐渐陷入危机的酝酿阶段。

    只从这里就可以推断出,苏尼尔电器应该是有些背景的。

    91年对印度商界来说是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成立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政治裙带关系。

    那时候许可证制度还没废除,私企可以涉足的领域被如迷宫般的条条框框牢牢拴住。

    公司能生产什么,可以使用什么技术,可以雇佣什么人,都有严格规定。

    塔塔这些巨型企业,把控了石油、能源、钢铁、港口等基础工业。

    他们财力雄厚,可以通过贿赂拿到相关行业的许可证,然后在这套死板的体制内有限度的腾挪发展。

    但这些大公司没有国外劲敌的挑战,效率也十分地下。

    因为这些家族的掌舵人想的,并非要如何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而是如何得到政要的照顾,他们只要将关系疏通到位,就有机会扩张商业版图。

    除开这些重工业,剩下的如腌菜、火柴、挂锁、木制家具等数百种商品,都被留给规模较小、生产力一般的小公司。

    这种甘地主义的遗留,让印度制造成为了质量低劣的代名词。

    他们没有外敌,不参与全球竞争,许可证又限制了后来者进入。

    巨大又封闭的印度市场,随意折腾。

    然后他们发现,哪怕产品做的再烂都有人买,根本不缺市场。

    高额的进口关税让近乎所有海外商品都变成了奢侈品,不少国家的商品无法进口。

    商品匮乏是当时的常态,有人想买小摩托,从预约到入手需要小十年时间。

    最后硬生生逼出了手工摩托店,印度小贩到处收罗零件,或是二手、或是从波斯湾偷运。

    然后把这些来路五花八门、成色不一的零件,组装成一辆新摩托车贩卖。

    就连衣服也只能买到基础款,大多是当地裁缝做的。

    电话是奢侈品,不送礼、不耐心等待,就根本买不到。

    甚至有的人家把电话列进遗嘱里,充当家产的一部分,分给几个儿子。

    这种畸形扭曲的市场,成了大企业撒欢的乐土。

    他们不满足于许可证限定的行业,开始漫无目的的四处扩张。

    塔塔进军服装、酒店餐饮业,信实进军珠宝、运输业,你就是看到他们在街头卖披萨、软饮也不奇怪。

    总之那时候大家做生意都不讲章法,有能力拿许可证的私企,都想方设法扩张。

    不过这家新改名的苏尼尔电器,却始终专注电风扇市场,名下并没有跨类别的其他产品。

    也就是最近才开始悄摸摸的,把手伸向水空调市场。

    这说明对方有点关系,但不多,拿不到更多领域的许可证。

    啧,这就好办很多了。

    罗恩就怕遇到那种根深蒂固的大企业,找湿婆军都没用。

    因为对方的关系在新德里,远不是瘦胳膊瘦腿的他,现在能碰瓷的。

    好在那些大家族都把事业重心放在了重工业和能源领域,电器行业除了塔塔略有涉足外,暂时并没有出现霸主级的品牌。

    这也是印度特殊的市场环境所造就,毕竟电器产品的潜在用户是中产阶级。

    但印度太穷了,现在的中产阶级规模,不足以吸引那些巨头入场。

    他们做的是国家生意,项目成交额动辄数以亿计,哪瞧的上电风扇这种几百卢比的生意。

    唯一入场的塔塔,现在也只做空调这种高端产品,后者售价大多在2万卢比以上,中产阶级都买不起。

    不过,这正好,此时正是苏尔电器扩张的最佳时机。

    随着经济放开,再过几年印度的中产越来越多,那些大企业没道理坐壁上观。

    当务之急,就是扩张、扩张、再扩张。

    这家苏尼尔电器必须干掉,罗恩需要为自己的公司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想到这里,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卡维娅,帮我个忙。”

    “办公室不行!你这个坏蛋上次把我新买的裙子都撕破了。”

    罗恩一愣,差点笑出声,“改天我陪你去买新的,不过这次不是办公室,你帮我写一篇报道。”

    “报道?”

    “对,你不是说你在很多家报社都有约稿吗?”

    “你想写什么?”她问。

    “很多,挑你擅长的,比如太阳神转世、劣质商品以次充好、印度民族企业的困境”

    罗恩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直听的卡维娅目瞪口呆。

    “老弟,到底是谁得罪你了?”

    “一个拙劣的模仿者,稍后我发一封传真给你。”

    “这么多内容,我得找些帮手。”

    “没问题,规矩我都懂。你跟你的那些记者朋友说,车马费管够。”

    “我真替那个家伙感到可怜。”卡维娅挂断了电话。

    罗恩轻笑一声,然后开始琢磨接下来的计划。

    他不打算动用政治力量,那当然只能从舆论下手了。

    恰巧他有这样的资源,再花点钱,几乎就可以买通孟买绝大部分的报社。

    谁让他苏尔医生有个好名声呢,给钱又痛快,大家都愿意卖几分面子。

    说来,其实单纯只靠商业竞争,那家山寨厂也不是苏尔电器的对手。

    他们的电风扇产品,罗恩看了,对得起印度制造这个名头。

    那可疑的扇叶,形状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螺丝都没拧紧。

    最搞的是阿希什他们拆了一台后,竟然装不回去了。

    因为零件尺寸超差,拆掉就很难还原。

    罗恩十分怀疑,他们当初组装时,是硬敲进去的。

    就连苏尔电器这种新涉足电风扇的工厂产品,都比对方五年的制造经验靠谱。

    三哥们造出的产品,或许上限不高,但下限绝对够低。

    罗恩有信心把对方挤出市场,但他等不及了。

    他没功夫和对方耗,顺便也给其他蠢蠢欲动的厂商一个警示,苏尔电器没那么好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