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入侵美利坚 > 第三十一章 避难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迪亚斯抓着手电,沿着昏暗的地下通道前行,脚步在水泥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霉味,夹杂着金属锈味和绝缘橡胶的气息。

    头顶偶尔可见裸露的管线和悬挂的电缆束,如同粗壮的血管般延伸至黑暗深处。通风管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地下巨兽的呼吸。

    这是国会山迷宫般的地下工程中最不起眼的一条支线。

    安全员每月都会例行巡检此地,防止线缆老化、接头松动,或是令人头疼的鼠咬短路等意外情况发生,以确保整个地下设施的可靠运行。

    在通道尽头的防火门前,突兀地停放着一辆被遗弃的手推车。

    迪亚斯掀开推车上皱巴巴的防水布,像是发现了一名拾荒者留下的‘宝藏’。

    吃剩下的奶油面包,闻着味就是高糖高热。三瓶没喝完的电解质水,仔细看是自制的盐开水。

    还有散落的复合维生素片,治疗头疼脑热的日常用药,包扎伤口的绷带敷贴——标准的生存物资。

    除了吃喝,还有照明灯具,带指南针的野战匕首,最底下还藏着一台改装过的车载电台,八木天线是用易拉罐自制的,简单却实用。

    “那小子准备得真够周全。”迪亚斯轻哼一声。

    推车侧袋里甚至还塞着简易净水器和压缩睡袋,允许使用者长期野外生存,维持士气和体力。

    “可他却在此地轻易抛弃了这些玩意。说明什么?说明他找到了更好的隐蔽处。”

    迪亚斯推开常闭防火门,门后就是吵杂的临时地下医院。

    他站在医院病床前,扫视奄奄一息的病患,忙忙碌碌的医护,心里忽而感到某种难以言语的怪异。

    和其他饱受疫情困扰和折磨的收容所相比,这医院内的气氛过于欢乐了。

    ——

    几名国土安全部的探员阴沉着脸,围着女护士夏妮,语气急切地询问着嫌犯‘维克多’的下落。

    面对探员们步步紧逼的提问,夏妮并不配合,反而异常愤怒和抗拒。她的肢体语言过于激烈,明显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迪亚斯皱紧眉头,走到夏妮面前,语气冰冷地打破了僵局:“女士,我很确定一名极其危险的恐怖分子曾出现在这间地下医院。

    我们必须尽快将其抓捕归案,这需要你的全力配合。”他的目光锐利的紧紧盯着夏妮的脸,捕捉她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正常情况下,你应该先听我们的陈述,而后思索,最后才否认。但你完全不配合,直接进入‘否认’阶段。

    难道你是想包庇联邦重犯吗?”

    迪亚斯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强势威压,逼迫道:“现在是‘紧急事态’,有些流程被简化了。

    联盟政府已经授权国土安全部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以保卫国家安全。

    听着,女士,我并不想逮捕你,但这取决于你的态度。现在,告诉我答案。”

    被迪亚斯如此强硬地质问,夏妮的脸色变得不自然的僵硬,神情中难免有些慌乱和恐惧。

    迪亚斯知道自己的心理战术有作用,接下来可以稍稍怀柔几句,定然能有所收获。

    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的时候,一声如同炸雷般的怒吼从夏妮身后响起,震得周围空气都仿佛颤抖了一下。

    体型彪悍的威廉姆斯护士长不知何时醒了过来,她怒目圆睁,手中不知何时抄起了一根油污斑驳的拖把,像头母狮般冲向了过来。

    “蚝歹油!”护士长粗犷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威胁,“谁允许你们这些外人来我的地盘撒野?!”

    她挥舞着手中的拖把,拖把头的布条螺旋展开,直指迪亚斯,眼神轻蔑地扫过其腰间的手枪:

    “就凭你裤裆里那把小玩意儿吗?我敢打赌,你枪里两颗臭子还没响,老娘的拖把就先招呼到你脸上了!”

    那根拖把看起来肮脏不堪,深色的污渍凝结在拖把头上,散发着作呕的气味。

    拖把布条上还残留着患者的血迹、粪便,甚至呕吐物,叫人无法直视。这显然是从一名护工手中夺过来的,还未来得及清洗。

    迪亚斯见状,瞳孔猛地收缩,脸色骤然大变,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腰间的手枪。

    就在同一时间,病床周边围上来不少人。

    几名穿着皱巴巴制服的地下医院警卫和一些身穿白大褂的护工也纷纷掏出了各自的武器。

    黑洞洞的枪口阴沉沉地指向迪亚斯和他的几名显得势单力薄的国土安全部探员。

    此刻,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如同拉满的弓弦,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一场冲突。

    对于这些身处地下、长期面对死亡的医院人员来说,心理压力早已达到临界点。

    连续多日的忙碌和煎熬,医院的人很明白谁才是自己身边最可靠的同伴。他们选择团结起来,跟威廉姆斯护士长站在一起。

    一旦被惹恼,护工和警卫会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大不了将这几个探员塞进裹尸袋里——反正现在死人太多了,上午咽气的,下午就能推进火葬场。

    尤其是在医院这种地方,无名尸体根本不算什么稀罕事。

    一旦枪火响起,那根沾满污秽的拖把就能轻易地将地上的血迹拖干净,掩盖一切。

    没有任何人能追查。

    迪亚斯看着周围那些充满敌意的目光和黑洞洞的枪口,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明白自己一贯的强势引发了众怒。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和惊惧,缓缓举起双手,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冷静,冷静,别紧张。我们只是例行询问,如果你们不知道就算了,我们这就走。”

    主管医院的哈特教授对此冷眼旁观,但他知道不想事情闹大,自己得给引发事件的‘维克多’换个地方。

    把他弄哪儿去呢?

    随便赶走似乎也不太好,应该发挥他的长处,给他更好的平台——给他升职!——

    一天前,汉默老头取代意外死亡的飞行员,驾驶的DC-3成功逃离华盛顿特区。

    老飞机带着十几号妇孺飞行五十公里,降落在弗吉尼亚州的95号高速公路上。

    降落时,轮胎直接爆了,机身侧滑,差点撞上路边隔离带。幸好DC-3轻载,连燃油都没多少,滑行几百米后还是平稳停下来。

    机舱内,十几个惊魂未定的妇孺抱成一团。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丈夫、父亲都永远留在了华盛顿那座被血洗的博物馆。

    唯一幸存的周青峰则没上飞机。

    此刻,这些幸存者相互搀扶着走下舷梯,在高速公路边瘫坐成一圈,压抑的啜泣声在晨雾中飘散。

    只有汉默老头还保持乐观,他完成驾驶后还得意的嚷嚷,“露西,爷爷我很厉害吧!

    我已经十多年没开过飞机了,依旧没忘记这门手艺。当年,我就开着飞机在南美的丛林活动,可刺激了。”

    确实刺激,降落过程中,坐副驾驶的露西脸都白了。直到飞机停稳,她才瘫软的松口气。

    “爷爷,下飞机,我们得马上离开。”

    喘平了气息,露西松开安全带,打开机舱门。她掏出手机看看信号,打给陈瑞通报情况。

    半小时后,陈瑞开着一架小型‘塞斯纳’飞机过来,接走了爷孙俩。

    至于其他逃亡妇孺,只能给些食物和水,让她们到附近城镇求援。

    依托遍布米国的几万个小机场,‘塞斯纳’这种小飞机在米国的乡间比‘疣猪’还好用。

    “我们现在要去哪里?”汉默老头一脸困惑。

    “去维克多准备的避难所。”露西颇为感叹。周青峰搞的大量避难所,现在真派上用场了。

    ‘塞斯纳’飞了足足三百多公里,降落在一条土质跑道上。跑道旁是一座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森林游乐场,主题是‘绿野仙踪’。

    在经济繁华时期,这座游乐场肯定接待过成千上万的游客。但随着米国人口老龄化,它被遗弃在一片山野中。

    曾经热闹的游乐场如今只剩下褪色的卡通招牌在风中摇晃,旋转木马的顶棚破了个大洞,露出里面锈蚀的钢架。

    周青峰把这地方当避难所,他自己没享受到,却也没白费。

    就在陈瑞降落的前后,又有几架小飞机降落,还有外来车辆驶入此地。

    陈瑞自己没下飞机,他只跟临时塔台联系一番,等地勤过来加油,他又再次起飞,不知前往何处。

    ——

    就当汉默老头和露西爷孙俩站在荒凉的跑道旁,忐忑不安,游乐园内缓缓驶出一辆老旧的电动游览车,吱吱嘎嘎的碾过碎石路面。

    萧金浪坐在驾驶座上,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朝着他们招了招手。

    “二位,上来吧。你们现在安全了,但为了所有人的安全,请务必配合接受必要的隔离和消杀程序,确保不会将病毒带入游乐园。”

    这是爷孙俩第一次见到萧金浪。

    露西顾不上打量周围的环境,急忙向他说明周青峰未能一同前来的情况,很是担心和忧虑。

    “我知道。”萧金浪平静地点点头,“维克多的电台一直与我们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他已经将那边的情况都说明白了。”

    电动游览车缓缓驶入破败的游乐园内部,穿过一条铺满枯黄落叶的小径,路过一座早已干涸的喷泉。

    喷泉中央,原本色彩鲜艳的童话人物雕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枯萎的藤蔓如同垂暮老人的白发,无力地缠绕其上,显得格外萧瑟。

    这个废弃的游乐园占地足有百来亩,除了锈迹斑斑、停止运转的娱乐设施,还散落着几栋破旧的住宿酒店和废弃的生活配套建筑。

    幸运的是,游乐园拥有独立的供水和供电系统,虽然已经荒废多年,但稍加检修应该还能重新投入使用。

    场地内有不少人正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力求在石化燃料彻底耗尽之前,为这个临时的避难所构建一套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系统。

    甚至有几台农耕机械在开垦荒地,似乎要播种些什么。

    “你们难道想搞种植?”露西讶然问道。

    萧金浪苦笑道:“最近几天,物流有中断的危险,我们不得不做些预备。

    比如种些生菜、菠菜、萝卜之类的,最快的半个月就能收获一波。慢的也只要两三个月就行。”

    “你们这里现在有多少人?难道打算在这里长待?”露西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忍不住问道。

    萧金浪明白露西惊讶的原因,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目前只有一百多人,但估计过几天,人数恐怕就要增加到五六百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一直在尽力与弗吉尼亚州乃至更远地区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商务人员以及游客保持联系。

    如果他们有需要,都可以就近找到我们预先设立的避难所。

    此外,我们对其他族群中拥有医疗专业知识的人员也持开放态度。已经有几名附近小城镇的医生和护士带着药品和医疗器械赶来入住。”

    萧金浪想起当初在‘电力飞行’的测试农场第一次见到周青峰时,那里就在进行各种“备战备荒”的工作,仿佛要应对什么天灾一般。

    而现在,所有‘电力飞行’在米国的员工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的年轻总裁会如此重视枪械使用和末日生存技能的培训。

    在老萧此刻看来,周青峰所有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清晰而令人震惊的目的。

    那小子早已预见到了这场病毒的爆发,并且清楚地知道其危害将是多么的惨烈。

    尽管华盛顿特区的网络仍然处于瘫痪状态,但米国其他地区的信息流通并未完全中断。

    短短几天之内,全米国乃至全球的舆论场可谓是风起云涌,各种观点和信息如同汹涌的潮水般相互冲击。

    ‘东大’反应迅速,在察觉到事态不妙的第一时间就采取了严厉的封锁措施,已经下定决心大不了‘关起门来’,自我发展。

    反正国家地大物博,产业齐全,自给自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病毒再厉害,只要传播不起来,迟早会停下。

    但放眼全球,各国的反应却不尽相同。

    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不愿轻易采取封锁措施,担心经济遭受重创;

    自身生产力不足,严重依赖金融和消费的国家则是不敢封锁,害怕引发系统性风险;

    而更多的国家则是想封锁却无力执行,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躺平”。

    更有不少官僚体系为了自身的利益,还在顽固地宣称病毒只是一种小感冒,吃点退烧药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随着感染人数的急剧增加,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呼吁采取强力封锁措施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某个临界点到来,舆论的风向必然会发生压倒性的逆转。

    只是,舆论的逆转或许相对容易,但疫情的控制却绝非易事。

    游览车缓缓行驶在破败的游乐园中,夕阳的余晖洒在那些废弃的设施上,投下长长的阴影,也为这个临时的避难所增添了末世的寂寥。

    萧金浪心头真的很忧虑,前次全球疫情持续三年,不知道这次要持续多久?

    之前在国内,被封禁后已经感受到生活的种种不便。现在到了米国,一旦病毒真的全面爆发,那绝对是不可抵挡。

    春夏秋还好,一旦到了冬天.印第安人在这块土地上折腾几千年都发展不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不知周青峰那小子有没有更深的预见,一旦全球末世爆发,要怎么办才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