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女钳工[六零] > 8 高标准严要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没有退路。

    也不想给自己留退路。

    而且,林巧枝考虑过了。

    与其等到半年、一年后,再突然提出她要提前毕业入厂,石破天惊遭到反对和推诿。

    不如早早就说。

    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这样努力,是为了提前毕业进厂。

    让所有人都看到,她不断进步的技术,而且是比别人快许多的进步,她就是有资格、有实力。

    她要这个工作来得堂堂正正,无可指摘。

    早点知道,该议论的议论过了,该惊讶的惊讶过了。

    真等到那时候。

    她提前毕业入厂这事,或许就变得“理所应当”了,而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哪一浪会猝不及防把人冲倒。

    林巧枝是认真想的,也是这么说的。

    “什么?”王柏强一脸不可思议,简直像是在脑门上写着“我耳朵出问题了”这几个大字。

    林巧枝认真,再次道:“我说,我想找您了解一下,咱们厂技术学校提前毕业入厂的细则,具体有哪些要求?前些年留下的那一版还算数吗? ”

    这是有先例的。

    不过是早些年的事了,路工从北方带来了拖拉机技术,亲手打造了一套模具,带出了一批学徒,至此填补了南方农业无“铁牛”的空白。

    那时疯狂到什么程度?

    南方各地的村干部和大队公社,全都托关系、找熟人要买红旗铁牛55拖拉机,江城的招待所挤满了各地蜂拥而来的人。

    国家的生产任务来得急、来得重,各地都在催。厂里急需要技术人才,厂长和路工亲自定下了这条规定,以激励学生加紧提升技术,早日投入生产。

    只是近些年。

    倒没有人再提前毕业了。

    王柏强盯着眼前的女孩看了一会儿,好半晌,才缓缓地说,语气很是不解:“你怎么会突然想要提前毕业?”

    发现林巧枝可能真这么想,他眉头就皱起来:“这可是打基础最重要的三年,学习机械原理,一点点打磨技术,学校里还有老师指点。进了厂工作,可就没有这么这么好的环境了。”

    王柏强不是很认同,这行是糊弄不来的,你技术没学扎实,装配出来的东西就差,到农民兄弟手上就容易出问题,出故障!

    既耽误农业生产,又败坏红旗厂的名誉。

    林巧枝不憷他皱眉冷脸。王柏强脾气不好,对技术较真,最讨厌人糊弄对待工件。

    这都是出了名的。

    要不路工也不会点名让他来监督厂技术学校钳工这块的工作。

    林巧枝理由也是现成的。

    她神采奕奕道:“当然是为了早日投身于新中国伟大的工业复兴!”这是当年写在规定前的原话。

    王柏强笑了一下。

    林巧枝看他笑,也笑:“您可别笑我,王工您有听过咱们厂办的宣讲吗?”

    “我听那做什么?”王柏强可不想听别人讲他自己经历过的厂史,不过他的表情倒是缓和了一些。

    “我对其中一段印象非常深刻。”

    林巧枝回忆道:

    “厂办的高干事说,咱们新中国建国初期,重工业几乎为零。美国的保时捷已经在路上飞奔,同一时间,我们却连自己的一台拖拉机都造不出来。”

    王柏强笑意敛了敛。

    “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我们不仅自主独立生产了好几种型号的拖拉机,还有第一台发动机,卡车,汽油机、坦克履带……一五计划时期提出的工业目标我们超额完成!”

    “为什么我们能行?”

    林巧枝即使是在为自己挣活路,语气都不免透着自豪,“高干事说,因为我们工人前赴后继的投入工业建设,不断追求过硬的技术,因为工业是民族的脊梁,我们得挺起来,否则还要挨打。”

    而中国人,谁也不想再挨打了。

    王柏强赶紧抬手:“行了行了。”搓了搓胳膊,听得他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了。

    他跟这知识青年较什么劲儿?

    还是才中考完的知识青年,这小词儿,一套一套的。

    “前些年那一版肯定是不能用了。”王柏强先说结论。

    厂里技术标准,这两年都提升了不少。

    哪里还能用前头那些年定制的标准,“当年那是没办法,实在缺人。”

    林巧枝并不灰心,她本就没想为了早早进厂,糊弄技术,基础没打好、甚至一塌糊涂只求表面光,那是自绝前路。

    她追问:“那现在要求要达到什么标准?您尽管提,这学校基础打得好不好,技术打磨得如何,不都可以通过这些体现出来?”

    她一脸“您操心的都不是问题”“尽管划下道来”的表情。

    王柏强:“……”

    这家属院传言还真没错,是个胆子大、性子强的野丫头。

    “行,我给你说说。”王柏强想通了,与其费那口舌去劝正热血的知识青年,不如干脆摆点技术出来,晓得难了,自然就知难而退了。

    林巧枝飞快的从包里拿出笔记本,把钢笔帽拔开,亮着眼睛看王柏强:“您说!”

    王柏强斜睨着她那小本,“前头那版的要求肯定是要的吧?得在规定时间内,把一台指定型号的车床全部拆卸,然后组装好,要求功能正常,运行不能有异响。”

    林巧枝:“ 什么型号呢?”

    “就学校里那台,咱厂也没那么富裕到闲置几个型号车床给你们学生练手。”王柏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再一个。”

    “咱们厂技术学校毕业后入厂定级就是二级工,提前毕业得优秀吧?模具制作达到厂三级技术的标准,保管谁都没话说,就那个55铁牛发动机侧盖板模具加工。”

    他手伸了伸:“来,我给你画一个。”

    “哎!”林巧枝欣喜,赶紧把笔记本递过去,“麻烦王工您了。”

    王柏强好笑,他这人性子直,直说:“傻乐啥,等你开始学了、动手做了,就知道要做这个模具合格品有多难。”

    “您尽管画,我不怕难。”林巧枝给他调整了一下本子,暗暗催促。

    她不怕难,反而就喜欢这种明确的东西,有具体的细节更好。

    是1就是1,是2就是2。

    模棱两可才是最讨厌的!

    王柏强都没去拿铅笔,直接用林巧枝的钢笔,熟练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略的机械模具图,“就这个模具。”

    他指着图纸侧边的一处半圆形,“这种半圆形,厂里干了不少年的老师傅都觉得这活难干,你要是做这个,精度要求是7丝。”

    林巧枝在梦里机械厂里混了那么久。

    虽然像是老鼠进了粮仓迷宫,很多看不懂,但总归混了个眼熟。

    什么是模具呢?

    简单来说,要批量生产“凸”形的零件,就要先做出“凹”形的模具。

    模具就像是一个“印章”,可以帮助工人快速大量的生产出固定形状的零件。

    照书上说的,模具是工业之母,任何产品的工业化生产,都离不开模具。

    林巧枝探头去看,“7丝吗?听说咱们厂用的那套拖拉机模具,百分之八十都是路工带着徒弟亲手做出来的,误差比一丝还小呢。”

    工业之母她还感触不到那么深。

    但路工那套模具,绝对是红旗农械厂的命根子。

    没震住人的王柏强:“……”

    他把本子塞回来,用笔指了指林巧枝,没好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你知道一丝是多大吗?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六分之一。”

    “没有钳工天赋的人,或者基础稍微差一点,一锉下去,误差就不是以丝为单位了,一锉下去就塌一毫米。”

    王柏强说着就心里嘀咕,等学校开了学,他倒要看看这丫头到底能做成啥样,能不能对得起今天说的这些豪言壮语。

    林巧枝把笔记本转过来:“这不是想着以路工为榜样吗?肯定是向着他的标准努力,王工,还有吗?比如成绩这方面?比如学校要教的《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拖拉机设计手册》那些课程?”

    王柏强摆摆手,随口道:“都优秀吧。”

    林巧枝一副好学生的诚恳模样,刨根问底:“具体是多少分呢?”

    “……85分吧。”王柏强怀疑自己是不是年龄上来了,面相变和善了,他不是一向被学校里的学生叫什么“黑面阎王”,各个都怕遇到他拿着标尺在操作课转悠,躲着他走?

    “行!”居然还真能得到具体分数线,林巧枝可太高兴了。

    这就没有任何主观变动的余地了。

    王柏强看着林巧枝兴奋的表情,摸摸后脖颈,现在的小年轻都这样?

    林巧枝把三点要求写好,“还有吗?这个您能做主吗?要不要给路工看看?”

    “你还想有啥?”王柏强睨她一眼,心想他当然能做主,正常学三年,到最后除了极个别的优秀学生能摸到这个水平,大部分还不如这呢。

    但他是个尊师重道的板正性子,不会在学生面前驳了师父的地位,“你抄一份留着,这个拿给我,我去给路工看看。”

    “好嘞!”林巧枝当即答应,抄写了一遍。把王柏强画图的那张收入口袋,还保险的拍了拍口袋。

    然后把自己抄写的那份递给王柏强。

    王柏强:?

    “你这图,我可不好意思拿给路工看。”

    林巧枝笑笑:“您就说是我画的,不跌您的面儿。”

    王柏强亲手绘制的简单图纸,怎么说也是份证据不是?

    她得留着!

    当天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王柏强就顺手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这张纸。

    “师父,有个事儿要跟您说一下。”

    很快。

    林巧枝就得了信儿。

    王柏强还真没骗人,他能做主,最后用红字张贴在学校外墙上的新规定,一个字都没改动!

    这一届即将从厂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看到校门口的公告,头皮都要炸了。

    这是怎么回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