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55章 压力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的几天,苏泽都领着沈一贯和罗万化,在京师的各大衙门化缘。

    高拱主管的吏部,给了苏泽一千两银子的订报钱,张居正执掌的户部工作人员最多,一下子给了一千五百两。

    六部排名亦有先后。

    掌管官员晋升的吏部排名当之无愧的第一,不过工作人员最少。

    户部官员人数第一,执掌第二重要的财权,名义上却排名第三,因为礼部在名义上更重要。

    这三部,是大明的上三部。

    刑部、工部、兵部,自然就是下三部了。

    刑部人少,苏泽化缘了五百两,工部兵部人多,最后也都给了八百两。

    除了六部之外,大明还有大九卿小九卿之说。

    大九卿,就是六部长官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的长官。

    小九卿,则是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这些衙门苏泽也没有放过,除了都察院和六科态度一样强硬,其余部门也都纷纷掏钱。

    苏泽奉旨化缘,竟然就这样从大小九卿衙门讨来了近八千两银子!

    这笔银子让家境富庶的沈一贯罗万化都惊呆了!

    这一份报纸没卖出去,竟然就直接要来了八千两银子!

    如今朝野都说苏泽是“杀星下凡”,现在看明明是财神下凡啊!

    不过苏泽知道,这些银子是一年的办报经费,其实算上排版出版成本,再加上人员薪水,最后也剩不下多少,但是好歹将启动资金给凑齐了。

    紧接着,苏泽命人将国子监那些愿意担任采风使的贡监生们喊到了报馆,给他们布置了采风的任务,又带着报馆的沈一贯等人,总算是将《乐府新报》的创刊号给搞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雕版印刷了!

    是的,雕版印刷。

    其实活字印刷早就有了,但是在万历朝末期,才开始用活字印刷刊印邸报。

    如今的邸报和大部分书籍,也还是用的雕版印刷。

    特别是雕版印刷书籍,刻印出雕版后就可以直接印书,其实要比每次印完还要活字排版的活字印刷还要方便一些。

    手脚麻利的雕版匠,一天的时间就能完成一页的雕版,如今的邸报和朝廷公文,都是这些雕版印刷工匠完成的。

    苏泽暂时也没有改进活字印刷的想法,泥塑活字的磨损太严重,铅合金活字才有大规模利用的价值。

    但是苏泽现在也不懂如何制造铅合金,为了赶快将报纸印刷出来,还是采用了雕版印刷的方法。

    等日后经费足了,再想办法让匠人研究活字印刷。

    -----------------

    苏泽忙着办报,赵贞吉这些日子可就是焦头烂额了。

    因为左顺门叩阙消停了几天的科道,突然又开始发难,这次攻击的目标就是赵贞吉兼任的礼部,攻击的就是在京官员子弟在顺天府参加乡试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举是关系读书人最根本的利益,是大明最重要的根本制度。

    大家都是科举起家的,自己考上了科举,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要考的。

    国初南北榜案,老朱可是杀了不少人的。

    如今皇帝倒不至于为了乡试杀人,但是在京官员子弟参加顺天府乡试,确实是影响科场公平的事情。

    而且科道这次调查还十分仔细,上一届冒籍参加顺天府乡试的人员中,还有一些都不是官员子弟,而是在京师经商的商贾子弟。

    如果官员子弟还可以说是恩荫,那这些冒籍参考的就是赤裸裸的渎职了。

    首先是顺天府学政,被科道官员疯狂的攻击,紧接着主管科举的礼部,也受到了猛烈的攻击!

    似乎六科十三道,将之前攻击苏泽失败的怒火,全部宣泄到了顺天府学政和礼部头上。

    很显然,这一次六科十三道是占了理了,他们为了科举公平帮着天下人出头,在道义上和道理上都占了上风。

    赵贞吉很是头疼,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谁在搞鬼。

    苏泽在六科挑唆的话,自然瞒不住赵贞吉这个内阁辅臣。

    此时的赵阁老,内心都有一丝后悔,早知道当时就应下苏泽的请求,让那几个国子监的贡监生参加顺天府的乡试好了。

    平白惹出这么多的麻烦!

    赵贞吉坐在内阁,顺天府学政已经被这些言官弹劾辞官了,如今已经有言官开始弹劾他这个礼部尚书了。

    而赵贞吉也明显感受到了,在京官员对自己不友善的目光。

    他看了一眼隔壁的张居正,赵贞吉他几个儿子读书不成器,人家张居正的儿子听说有乃父之风,读书很争气,日后说不定也要走顺天府乡试这条路子的!

    人家是真的有人要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啊!

    现在事情闹这么大,若是真的断了这条路子,他这个礼部尚书肯定要被人诟病。

    这个苏泽,当真是恶心人!

    可再怎么痛骂苏泽,也是无济于事,事情已经闹大了,赵贞吉在思考怎么收场。

    看着上首座位上的内阁首辅李春芳,赵贞吉又摇头。

    上次短暂发力,这位李首辅再次进入到了清静无为的状态,也不参加内阁票拟,在这件事上也沉默不语。

    李春芳家和赵贞吉家差不多,三个儿子都不成器,都已经恩荫做官了,大概是不会走科举这条路了。

    再看一看高拱。

    这位就更绝了,高拱的儿子高务观,年少就有神童之名,十几岁通过了县试。

    可高拱为了自己不被政敌攻击徇私,压着儿子不参加科举,早早给儿子恩荫了官职。

    高拱不帮着这帮言官打击自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赵贞吉只觉得身心俱疲,他干脆摊开题本,准备写养病请假的奏疏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居正突然说道:

    “通政司刚刚送来苏子霖的奏疏,言顺天府乡试之事,本官觉得他的条陈切实可行,诸位阁老也请看一下吧。”

    苏泽又上疏了?

    这下子李春芳放下手里的笔,将苏泽的奏疏要了过去。

    看完之后,李春芳罕见的说道:

    “取揭纸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