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六章 朴素的经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斯的脸上没有笑容,他站在月光下,沉声道:“公子想要祭拜荀子。”

    冯去疾笑着道:“那很好。”

    “可是公子不知道该用哪一国的习俗来祭拜。”

    冯去疾若有所思。

    李斯关上身后书房的门,老旧的木门又发出吱呀声,直到门完全合上,还会因门框碰撞落下一些灰尘。

    “明天你向陛下进谏。”

    冯去疾放低声音,道:“向陛下进谏什么?”

    “如今楚地叛乱已平定,该重新划分郡县了。”

    冯去疾颔首。

    在陛下与公子面前,李斯常常是面容和善的,而在冯去疾或者别人面前,这位丞相多数时候都是绷着一张脸,并且说一不二。

    李斯与冯去疾在宅邸门前分别。

    正走回家中,李斯一手还拿着一卷竹简,身后跟着几个秦军的护卫。

    他忽然停下脚步,后方的护卫也停下脚步。

    经夜风一吹,李斯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今天他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险些引起公子的误会。

    那就是在给公子土地时,向陛下要少了,应该多要一些。

    公子好学且老成,一个想要更多且能够商量的公子,那么往后就不能将他当寻常孩子看。

    夜色逐渐深了,寂静的咸阳城内,偶尔还能听到一队队秦军巡夜时的脚步声。

    咸阳城内东城,这里的绝大多数宅邸都比寻常人家的大,因住在这里的也多数都是能够参加始皇帝廷议的大臣。

    以前住在这里的人没这么多,但随着这两年秦国不断吸纳六国旧贵族的官吏,这里的许多空置宅邸都有了主人。

    过了子时之后,多数宅邸都已灭了灯火,只有一处宅邸还灯火通明。

    宅邸内,一个身形消瘦,看面容有五十余岁的男子正从门内的缝隙往外面的主街道看去。

    他刚一见到巡夜的秦军路过,便脚步匆匆又走回了屋内,对正在吃着饭食的淳于越道:“你发现没有,巡夜的秦军比以往更多了。”

    闻言,淳于越只是抬眼看了看这个说话的人,端给对方一碗豆饭,示意先用饭。

    眼前这个客人名叫周青臣,此人原也是齐国人,只是这两年秦国广纳六国能臣,他才会来到咸阳。

    淳于越心中有些不快,大家都是被嬴政的人“请”到咸阳的,说是为大秦效力,可放眼当年六国旧人,有多少是真心为大秦的。

    淳于越不想为大秦叫屈,只不过对眼前这个客人颇为反感,尤其是周青臣一见风吹草动就吓得茶不思饭不想。

    正如现在,周青臣一边吃着豆饭,一边还时不时回头看,生怕秦军会破门而入,将他们这些六国博士全部车裂或者腰斩。

    历代秦王也不是没做过这种事。

    将碗中的豆饭一口气吃完,周青臣这才擦了擦手和嘴,也没见有秦军破门而入,夜色依旧是一片寂静。

    他神色放松了些许,长叹一口气,道:“你可知,为何这里的巡夜秦军比以往更多了?”

    淳于越一手拿着竹简正看着,没有搭理对方的话语。

    周青臣着急地一拍大腿,道:“还不是你!你怎能在廷议时与李斯作对。”

    淳于越并不觉得外面的秦军多了,更怀疑这个周青臣是多想了,再者说就算是多了几个秦军那又如何?

    周青臣低声道:“你一人得罪了李斯,恐怕我们六国博士都会被刁难,你可知那王绾?”

    淳于越的目光依旧看着竹简,回道:“他不是走了吗?”

    周青臣压低了嗓音,言道:“呵呵,他王绾离开咸阳城之后,三天赶了五百里路,你可知为何?”

    淳于越又沉默了。

    “那是王绾得罪了李斯,他逃出了咸阳城就怕再有人去刺杀他。”周青臣的语调又高了几分,道:“你以为你三两句话就能让嬴政重视你?你还提公子扶苏,你可知他是李斯呀,他李斯是什么人。”

    淳于越神色很镇定,并没有周青臣这般慌张。

    “他李斯成了扶苏公子的老师有什么不好?难道你要和他李斯争吗……”

    听着对方越说越激动,越发焦躁,越发慌张。

    淳于越依旧没有搭理,也不想劝说对方冷静下来,自从来到咸阳城之后,不只是周青臣,还有其余六国的诸多博士,他们都惧怕秦国官吏,也惧怕嬴政。

    而如今,六国博士们更惧怕现在已是大秦丞相的李斯。

    周青臣被带入秦国,甚至被带入咸阳城,尽管始皇帝与李斯给了许多礼遇与厚待。

    可就如眼前这个慌乱的人一样,他们都谨小慎微,现在他们又害怕李斯会报复。

    且不说李斯当初如何,就说眼下。

    他们觉得王绾贵为秦国的丞相,就因其人与李斯作对,就被嬴政夺了丞相位置,还会被李斯报复。

    其实,李斯根本没有想过报复王绾,在他眼里王绾根本不是威胁。

    淳于越心中感慨,荀子他老人家是儒家的大贤,却教出了韩非与李斯这两个法家弟子,且这两位弟子,都是法家学术了得的人物。

    前些天,王绾还来了书信,说他已平安到了家中,种种迹象表明李斯根本没有派人报复,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他们这些人害怕呀。

    咸阳城以东,函谷关外,一支数万人的秦军队伍来到了关外。

    领这支大军回来的正是秦国的大将军蒙武。

    大秦攻楚的第一批将士们回来了,在后方还有源源不断地秦人将士正在往函谷关而来,他们都是战后要归家的秦人,此刻已有人开始慌张地收拾自己的行装,还有将士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函谷关后方的家人,她们正在注目观望,见到至亲之人回家早已是流泪满面。

    有两个穿着秦人甲胄的赵国士兵也在队伍中,其实这支队伍中还有很多赵国人,燕人,或者是以前六国的人,他们多数都会跟着秦军打仗。

    一人问道:“你说我们杀敌这么多,秦王会给我们土地吗?”

    “会的吧,以前记得许多齐人投效了秦国之后,秦王也会给他们土地。”

    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笑着面朝函谷关西面的方向,那是关内的方向,也是家的方向,他笑时咧嘴道:“我家里还有一个娘,一个大哥,还有一个婆娘等着我回去。”

    几人不相识,只能尴尬笑着。

    蒙武大将军回来的消息从函谷关一路送去,只要得到始皇帝准许,大军便可以入函谷关回家了。

    大军归来的消息被快马加鞭,星夜兼程送去了咸阳城。

    三天后,一道始皇帝的诏命送到了函谷关,命蒙武大将军,领着全军回家。

    “回家!见娘亲,见婆娘,抱孩子!”

    大军中传来了欢呼声,那两赵国人见到了那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已跟着大军入了函谷关,原来这个年轻人还有一个兄弟,他们是兄弟俩一起出征的。

    当一支支队伍从函谷关进入关中,正值春耕时节的关中好似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将士们都回家了,田地就有人耕种了,原本萧条的关中稍稍恢复了一些元气。

    咸阳城外,扶苏手中还拿着地契图,耳边是田安正在唠叨,说的都是使用田地要慎之又慎,种不出粮食或随意更换要种的粮食,轻则被陛下责罚,重则所有家仆都要饿肚子。

    虽说公子不会饿肚子,可饿死了家仆,也会被始皇帝责罚的。

    扶苏见到了远处有一家数口人走在一起,笑着道:“那就是归家的将士们吧。”

    田安回道:“陛下给了诏命,让蒙武大将军回来了。”

    “难怪今天蒙恬将军没来护送。”扶苏端着手中的地契,又对田安道:“让他们种一些麦子吧,我喜欢吃麦子。”

    田安稍稍点头。

    扶苏又吩咐道:“浐水边西面的那一万多顷要开荒,挖一条沟渠。”

    田安不解道:“公子,那不是陛下所赐的。”

    “虽说不是赐给我的田地,但丞相也没说我不能使用那些田地,不是吗?”

    田安又是一阵沉默。

    前些天,丞相交代的话语大抵上就是这个意思,陛下赐予的终究是有限的,但公子能使用的田地,就是两回事了。

    只要不影响田地的所有权,丞相有的是办法将一件事变得名正言顺。

    现如今攻打楚国的第一批将士回来了,也跟着迁入了不少人口,至少在人力方面就不用担忧了。

    身为大秦的公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为自己的家产担忧。

    只要一句话,田安就会将公子的私产安排得妥妥当当。

    当年的六国,谁家公子没点私产了?

    蒙恬没在身边护卫,眼前在护卫的是一个陌生的年轻将领,扶苏看着这个比自己稍年长的将军,询问道:“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在秦国年轻的将领有不少,年迈的老将军也有这么几位,而这些人扶苏绝大多数都不认识。

    对方恭敬回道:“末将章邯。”

    说话间,他躬身行礼,大抵是显得有些慌乱了,他的手还有些颤抖,腰间的佩剑因刚松手还有些摆动。

    扶苏收回目光,道:“章邯?以前没见过你。”

    “末将……”章邯神色有些慌乱的道:“末将先前一直在咸阳城内任职,是蒙恬将军让末将来护卫公子。”

    人的安全感来自武器与自身的力量,身边的近卫很重要,往往这种在掌权者身边提着刀的人,能够改变局势。

    如果这样的人忠心,那么即便是身陷重围,他也能护着你杀出一条血路。

    如果这样的人不忠心,则寝食难安。

    扶苏递给他一张饼,道:“与我一起吃点。”

    章邯高举双手接过公子递来的这张饼,依旧是一副拘谨的模样。

    田安神色带有深意地看着这一幕。

    扶苏接着道:“章邯将军能否代我,请几个人用顿饭食?”

    “不知公子要请谁?”

    章邯依旧双手举着公子所赐的饼,低着头回着话。

    扶苏望着远处道:“浐水以西的五个村子的亭长,两个县丞,地点就是吕不韦的旧宅,此事田安去主持,麻烦章邯大将军明天将人带到。”

    “末将领命。”

    给公子扶苏做护卫,那就要听公子扶苏的安排,他不敢耽误,当即就离开带着人手去办事。

    秦人办事向来直截了当,第二天田安就回报说章邯将人悉数带到了,并且县丞与亭长们都同意帮助公子修建水渠,灌溉田地。

    蒙武大将军回来了,这些天父皇一直都在与大将军饮宴。

    咸阳的气氛也比以往好了许多,回来的人口多了,原本有些萧条的咸阳城才渐渐恢复了繁荣。

    王翦大将军带着六十万大军打仗,这几乎是掏空了秦国的家底,咸阳城能不萧条吗?

    今天,扶苏得到父皇召见,要与众将士共同饮宴。

    章台宫内,扶苏闻着四周的酒气,这是第一次以大秦公子的身份,与众多大将军见面,而且是奉皇帝诏命,显得极为正式。

    皇帝的意思相当明了,那就是自家的长子已经到了合适的年纪,让诸位秦国的大将军照顾一番。

    没人敢不给面子,皇帝既然将公子请了过来,将来只要公子一句话,他们都甘心赴汤蹈火。

    看着坐在上座,神态带着笑意的面容的父皇,扶苏起身再面向数位大将军,拿着酒樽朗声道:“扶苏谢过大将军们,为我大秦出战。”

    言罢,诸位大将军纷纷行礼。

    酒水下肚,殿内气氛就好了许多,陛下有些醉了,便起身离开,默许众人可以随意些。

    始皇帝不在殿内,众人皆放松了许多,扶苏坐在老师身边,听着周围将军们的议论。

    借着酒意众人也打开了话匣子,都有些醉了就会说起一些趣事,或者说是楚地的女人如何美,燕赵的女人如何彪悍……

    又或者会说哪里的酒水好喝,齐地某些地方的水土更好,楚国哪个地方路难走,野兽最多。

    众人的话语朴素且真实,都是宝贵的处世经验,扶苏耐心地听着,说不定将来能用到。

    “浐水县的事臣听人说了,公子做得很好。”

    身边传来了老师的话语,扶苏拿过一旁陶罐中热着的酒壶,亲自往老师的碗中倒上热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