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奇闻诡异 > 第一章 逐雾之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桑榆的竹杖点在青石板上,一声声脆响像是敲在云泽镇的心口。她数着步子转过第七个巷角时,镇东染坊的霉味混着铁锈气钻进鼻腔——这是容婆婆教她的法子,闭着眼时,味道比人声更诚实。

    “滚出镇子!妖女!“烂菜叶擦着耳畔飞过,桑榆握紧肩上包袱,里头老绣娘临终塞给她的檀木匣子硌得锁骨生疼。她忽然想起七岁那年,父亲把她架在肩头看雾祭大典,那时满街飘的是艾草香,如今却只嗅得见镇民袖口散出的陈年汗酸。

    染坊的破木门被山风吹得吱呀作响,桑榆摸到门框上三道刀痕。这是父亲带她认过的标记,那年他握着她的手划过木纹:“阿榆记住,这世上最利的刀刻不出绣针的纹路。“现在她的指尖抚过豁口,木刺扎进指腹,血珠滚下来,正落进门槛内。

    “滴答。“

    血落地的声响在空荡的染坊里炸开一串回音。桑榆忽地僵住,这声音不对。容婆婆说过,染缸区的回声该是闷钝的,可方才那声脆得像银针坠地。她攥着竹杖往声源处探,杖头撞上一截朽木,霉烂的碎屑簌簌落下。

    有风从东南角漏进来,裹着丝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桑榆贴着墙根挪步,后腰忽然撞上硬物——是半倾的绣架,缠在上头的破绸缎早结了蛛网。她摸索着解开包袱,檀木匣子咔嗒弹开的瞬间,某种尖锐的寒意刺进指尖。是绣针。

    三百六十五根银针在匣中列成北斗状,最末一根的针眼穿着半截血线。桑榆的指腹擦过针尖,旧记忆翻涌上来:父亲总在寅时磨针,砂石蹭过银器的声响,比镇西铁匠铺打更清脆。“叮——“

    头顶横梁突然传来金属震颤声,桑榆下意识扬手掷针。银光闪过,梁上扑棱棱惊起一团黑影,接着是陶罐碎裂的脆响。她蹲身摸索,在潮湿的砖地上触到几粒圆滚滚的东西。

    是樟木籽,浸过蓖麻油的。

    桑榆把木籽攥在手心,后槽牙咬得发酸。当年绣庄大火前夜,库房梁上也落过这样的木籽。容婆婆说这是引火物,遇潮则胀,遇热则燃。“阿榆。“

    飘渺的呼唤惊得她汗毛倒竖。那声音从西北角的染池传来,分明是父亲惯常唤她的调子。桑榆踉跄着扑过去,竹杖戳进池底淤泥,腐臭的浆水溅上衣襟。她突然摸到池壁某处凹陷——是个“云“字,和父亲那枚从不离身的玉佩纹路一模一样。“轰隆!“

    惊雷劈开浓雾,电光透过破窗的瞬间,桑榆“看“见了染坊。不是用眼,而是雷电在银针上折射出的光痕。三百六十五根针在檀木匣中嗡鸣,投在墙上的影子里,有无数蝶翼在翕动。

    瓦片突然哗啦啦响成一片,桑榆仰起头,听见七步外有衣袂破风声。那人呼吸又急又轻,像被掐住脖子的猫。

    “谁?“她朝虚空发问,指间已扣住三根银针。

    回答她的是梁上飘落的灰絮,带着焦苦味落在唇上。桑榆用舌尖轻舔,喉头猛地发紧——这是烧过半截的桑皮纸,她六岁开蒙时,父亲就用这种纸教她描绣样。

    雷声再起时,染坊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桑家丫头,莫要重蹈你爹的覆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