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 第225章 神来了也没有办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采用传统“师徒制”模式,以老带新培养技术工人。

    钳工技术工人的级别,从入门到顶尖分为八个。

    刚入门学一段时间后,就是一级。

    八级钳工则代表机械行业顶尖技能水平,要至少10 年以上经验积累并通过严格考核才能达到。掌握全工艺链技术,包括机械加工、装配、维修、精密测量等。是机械加工领域神一般的存在。

    科长这句话直接将了程时一军,意思是“就算是机械行业的手工之神来了也没有办法”。

    程永进就是八级钳工,如果要达到精度的话,加工速度就远远赶不上人家用了几十年的二手数控机床。

    程时摇头无奈地笑:“果然,一个人是想象不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霓虹的手工刮研的精度可以达到0.001mm/m。”

    有人冷笑:“又是这些道听途说的鸡汤文。那是资本主义为了打击我们自信心说的谎话。你连着都信。”

    程时说:“不。是我的朋友亲眼见过,霓虹老师傅手工修整高低点,在导轨平面上形成均匀分布的接触点,还预留油槽以保持润滑,确保动态稳定性,温度升高一度,精度都没有任何变化。”

    他不能说,那个人就是他。

    更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震撼。

    那时年轻的他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直到亲眼见到霓虹人用一把刮研刀把原本平整的导轨平面刮得如鱼鳞一般,却能就让机床的精度实现跃升,且十年保持精度稳定性时。

    他整晚都无法入睡,琢磨这件事。

    他用机密机床磨出表面如镜子一样的导轨,可是磨损依旧很高,总觉得是精度还不够,材料还不够耐磨。

    他到那时才知道,光滑的导轨,不管倒多少润滑油上去都挂不住,所以导轨与接触面是固体接触磨损,不但温度提高快,还磨损严重。

    而霓虹老师傅通过多年的经验手工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高深的机械问题,也未必是手艺有多高超,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经验积累。

    他回来后,也想过按照霓虹的模式,结合师徒制、企业内部培养来培养自己的工匠,做“耐心资本”。

    却失望的发现,这个世界有耐心的人太少了。

    稍微有点技术的人,为了那一点点工资差异,就不停跳槽。

    出去碰了壁,空耗多年,才幡然醒悟,自己应该趁着年轻沉下心钻研技术。

    毕竟这个世界不缺平庸和中等人才,不缺万金油,缺的是顶尖人才。

    哪怕是八级钳工,其实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尖端技术要求。

    此刻他被这一群本应该成为企业技术栋梁,却沦为混日子的人“围剿”,心里的感触越发深。

    这些人不反省自己为什么技不如人,却总想着把比自己强的人拉下来。

    那个来砸他家窗户的人,难保没有受这些人的“洗脑”。

    他用淡定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他曾经觉得高攀不起,如今却觉得可悲的人,说:“霓虹人能三十年都只做机床的手工刮研这一个工序。请问在座的诸位,有谁曾在车间里花几年琢磨或者练习一个工艺或者一个技术?”

    这几个技术人员不论老少,每年待在车间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

    所有技术都仅限于图纸和口头。

    别说是他们,就算整个机械厂的几千职工里,像他这样愿意日夜泡在车间琢磨设备的人也找不出第二个。

    所以,后来他才能成为那个机械专业的大拿,企业家。

    而他们却被时间淘汰。

    那些人脸上发热,不敢看程时。

    毕竟程时再不济,也至少把个德意志的小型数控机床研究透了。

    他们呢?

    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

    程时说:“所以我们跟他们缺的不仅仅是经验,材料,软件和芯片,更是沉下心来十几年做一件事的态度。”

    有人被他数落了,有些恼羞成怒,说:“你说那么多,你又能做到用一把刮研刀就解决导轨精度问题吗?”

    程时挑眉,似笑非笑望着他们:“不然你觉得,我拿到德意志机床之后,怎么在那么短时间内提高了精度?我虽然达不到霓虹老师傅的水平,但是比起在座的各位绰绰有余。”

    那些人都不敢再跟程时对视。

    蒋郁东有些好笑:呵呵,这下彻底老实了吧。总有人不信邪,要把脸凑上来让程时打。

    程时说:“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灰心。虽然霓虹机械的精度高,但是娇气得很。我们中国的机械虽然精度不高,但是抗造。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只要舍得花功夫,迟早会赶上的。”

    “各位都是老技术人员,我就不详细说刮研的操作要领,浪费大家时间了。导轨修复完成后,如果把握不好精度,可以拿到我这里来,用检测设备测一下。:”

    “精度达不到就回去再修复,修复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技术是可以练的。就算短时间内达不到霓虹的水平,也至少能解决眼前机床精度问题。”

    技术人员一边记录,一边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听懂了程时的潜台词:你们修复好了要拿来给我看看。谁都别想蒙混过关。

    程时:“接着我要讲的是主轴系统优化。现有的轴承因为使用时间太长,相比出厂时精度肯定是大幅下降。所以轴承只能换。你们把尺寸和图纸给我,我可以帮你们加工,按照正常计件收费。我能保证按图纸加工的准确度和精度,但是不保证图纸的准确度。如果图纸错了,要返工,我就要双倍收费。”

    这种事情,他之前在机械厂的时候经常遇见。

    任务分配下来,他都按照图纸加工完了,结果生产科来一句轻飘飘的“图纸给错了”,前面的功夫就都白费了。

    以前他只能骂几句娘,然后重做,现在可不会惯着他们了。

    他其实主要是为了提醒周新生关注这个事,不要被不负责任的属下给坑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