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 第112章 没有署名的来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领导们这才放心了,点头:“程时同志的心胸和眼界都比大多数人要开阔。”

    蒋郁东似笑非笑看着程时:你小子,挺明智的。

    程时对上他的目光,笑了笑,对其他人说:“各位领导日理万机,我就不耽误各位领导的时间了。”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何必坐在这里耗着,大家都尴尬。

    直属领导看了一眼蒋郁东。

    蒋郁东微微点头。

    领导忙对程时说:“好的,辛苦程时同志了,我叫人送你回去。”

    -----

    程时走了以后,张自强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门店里走来走去。

    他很害怕。

    程时要真的去机械厂当厂长。

    那这个小厂还开不开?

    要是不开,他岂不是要失业了?

    难道又要回去受他爸爸的气?

    程永进说:“哎呀,强子,你别转了,转得我头晕。程时不是叫你去送货吗?”

    张自强勉强笑了笑:“不着急,等一下。”

    门外有汽车停下的声音,张自强一看是程时回来了,忙迎了上去,问:“怎么样?”

    程时:“我拒绝了。”

    张自强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程时说:“我都叫你放心了,你担心个毛啊。赶紧送货去,别偷懒。”

    外面有人叫了一声:“程时,挂号信。”

    挂号信比平信邮费贵一点,但是是邮递员送上门,而且要本人凭证件签收,所以比较稳当。

    程时接过信。

    没有署名和寄信人,信封上盖的却是晋城的邮戳。

    “是谁呢......”

    他满心疑惑,总觉得这封信太古怪,所以进办公室关上门,才拆开信封。

    里面只有一张纸。

    上面的字,大多笔锋尖锐突出,刚劲有力,却又奇怪的夹杂一些或圆润流畅,或含蓄内敛的笔划。

    可见写信的人心情复杂,有很多话想说,最后却又只写了短短一句:“不要分心,不要回头,做世界一流的机械工程师。”

    程时猛然明白这是谁寄来的了。

    本着人道主义原则,死囚犯被判决后等待执行期间的时间,是可以写信给家人和朋友交代后事,忏悔罪过的。

    只是这些信在寄出来之前,会被人详细审查,以免被利用来向同伙传递消息。

    他找了个打火机,把那封信和信封点燃,看着它在烟灰缸里化成灰烬。

    火光跳跃。映衬着他晦涩不明的表情。

    没想到最理解他的人,是那个万恶不赦的人。

    每个人都有遗憾。

    就让这个遗憾沉寂在时间里吧......

    其实一直都有很多人质疑他。

    有人说他,还说什么要追赶欧美,大大提高中国机械水平,结果费尽心机,到处买机床,只是为了抢机械厂的生意,搞代加工。

    还有人说,他一心钻到钱眼里。跟资本家没有区别。

    他不会辩解也不会理会。

    技术革新是要本钱的。

    哪怕是手搓所有零件,也要买原料。

    越是先进的机械越需要先进的材料。

    这些都要钱。

    他现在是孤军奋战,不靠自己的技术积攒启动资金,靠谁?

    从古至今,无数企业家的第一桶金都最难,有的带着血腥味,有的沾满汗水,有些人的甚至很肮脏。

    他一不偷,二不骗,三不抢,靠自己的技术积攒本钱,理直气壮,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

    他会坚定不移的照着自己规划的线路前进,谁也不能阻止和改变。

    打电话来程时这里咨询紧密零件的加工港城和外资厂家忽然多了很多。

    毕竟程时的东西跟进口的零件质量一样好,精度一样高,价格却低好多,而且从下订单到取货的周期也要短得多。

    程时的厂子越来越忙。

    程时几天前给他们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

    就连程永进,蔡爱萍和程娟都有。

    张自强和于大东他们都笑得嘴都合不拢。

    特别是刘光荣,程时说他良品率高,给他额外发了一笔奖金。

    另外两个工人小赵和小杜,拿到工资也很惊讶。

    他们其实一开始是抱着“反正也没有更好出路”的心态,来这里的。

    加上他们还没跟程时签正式的劳动合同,所以不是那么卖力。

    结果程时给的比之前许诺还要多。

    两个人领工资的时候,问程时:“程总,我们能不能跟刘工一样签正式的用工合同。”

    程时淡淡地说:“可以的,三个月试用期过了,表现好,可以转正式的。”

    言下之意,就是:刘光荣之所以一个月就赚了,是因为他肯下苦力。

    你们要是不用功,三个月试用期一到,能不能继续留下都未必。

    小赵和小杜面面相觑,脸上发热。

    小赵:“之前是我有点懒了,从今天开始,一定努力提高技术,多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小杜也表态:“我也是。”

    程时点头:“好的,好的,两位加油。”

    他从来不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只看别人的行动。

    说再多漂亮话,不付诸于行动,也没有屁用。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来程时这里求职的人也忽然增多了。

    可是程时只有两台机床,这么大一点地方,虽然订单多到做不完,却没办法扩产,所以招人也没有用,所以全部回绝了。

    虽然不在意别人背后蛐蛐他,但是他有些头疼。

    晚上于大东拎了个大猪脚过来蹭饭。

    自从纺织厂的食堂取消之后,他来蹭饭的频率明显高了。

    程时说:“你最近有空帮我打听打听,哪里有厂房可以租。”

    于大东:“昂?这里不好吗?”

    程时:“我要更大的地方。”

    于大东:“多大。”

    程时:“至少要能摆二十台机床吧。”

    于大东怪叫:“二十台?你这里才几台?”

    他打听了一个月都没问到哪里还有机床。

    程时步子迈这么大,就不怕扯着裆吗?

    程时:“我要预留地方。这一次搬了,至少三五年都不挪地方。”

    于大东心说:十年你都用不了这么大地方啊。机械厂多少年,新的旧的机床,归拢到一起都没有十台。

    再说,你们搬走了,我怎么办.......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几个合得来的朋友,有了家的感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