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北平市内有四千驻军,配备了化学武器大队,丰台有二千人,配备山炮二门及摩托化部队。在包括北平天津的华北驻军是辛丑条约给八国联军国家的权力,驻军数量没有上限,是由条约国会议协调,日军利用这点,以华夏国驻屯军的名义在北宁线城市大量驻军,与我军形成犬牙交错之形态。到今天,北平从东北南三个方面基本被日伪军包围了,冀东是殷汝耕的伪政权,北面是热河的关东军和伪军,南面是日本丰台的大量驻军,西面有察北的大量伪军,而平津乃至于山海关,都有大量华夏国驻屯军,北平的二十九军之冯治安部,仅仅通过西南的卢沟桥与河北有联系,一旦卢沟桥被日军占领,北平我军就基本上被切断合围了。
战争乌云在华北上空集聚,恰恰在这个时候,金陵金陵政府军事委员会派出了以办公厅主任徐永昌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北边防区密谈,一定是希望强大的西北边防军能够在华北即将来到的大战中北上抗日,起到决定性作用。***派徐永昌过来,就是看重徐与刘越石上将关系密切,可是为什么徐永昌在与刘越石会谈后面带忧色呢?”俞大维虽然与刘越石同岁,但是论对国家民族的热忱,犹有过之,而遭逢大事的冷静沉着则远远不如。他是早想问徐永昌这个问题了,今天总算有了机会。他问道:“难道刘越石公竟然不肯出兵抗日吗?还是他另有隐衷?”
徐永昌说:“大卫这点倒是多虑了,越石一向以保家卫国作为凝聚军心的基石,这一路上你也看到了,西北边防军的训练、战术都是以日本为假想敌,对日大战,可以说是越石处心积虑毕生所思。”俞大维听到这里频频点头。徐永昌继续道;“我之忧心恰恰来自于越石对抗日战争战略战术的正确认识,如果他说得对,那么金陵政府就实在准备不足了。现在国人大都认为夏日的下一场战争将像九一八事变、长城抗战、一二八事变一样,是局限于一省或数省的局部战争,日本的目标将是局限于夺取平津,最多是冀省和察哈尔省,双方打个一年半载,日本就会在取得一定利益后收手,而列强也会介入调停,也就是说,这将是一场华北的局部战争而已。可是刘越石却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我觉得他是对的。”
俞大维又叫了两大杯啤酒,好奇地听徐主任继续上课:“刘越石认为,其实从军事角度来看,北平、天津已经无法固守,我军就算抵抗,其军事意义也远小于政治意义,可以说,一旦开战,日军攻克平津是必然的;核心问题是,攻克平津后,日本陆军会否就此罢手?我们都是军人,军事地理学是基本功,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北平是华夏国北方国防的最重点,因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在北平与西北东南走向的燕山交汇,太行山隔断了华夏国东西,燕山则隔断了东北和华北,这两座山脉也构成了华夏国历史上最传统的战争争夺线,北平实在是两线的焦点。
历史上东北少数民族政权欲入侵中原,必须先占领北平,因为占据北平后,就等于控制了燕山各隘口,北平向南,直到黄河,中原政权无险可守,整个华北等于落入囊中。故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后,整个宋朝都被北方的辽金反复压制,以至于一再亡国,汉族政权要花去四百多年的时间才由徐达收复北平。同理,终明一代,天子守北平,也是因为北平太重要了,后来满清多次入关,从崇祯二年骚扰到崇祯十七年,但没攻下北平都无法立足,老老实实退回关外喝冷风。后来吴三桂献出山海关,满清一举拿下北平,随后横扫全国,灭亡汉族政权,易如反掌,就是因为北平的战略势能实在太大,在华夏国军事地理上的权重无别处可比。从华夏国历史上看,手握北平的政权,南下席卷中原轻而易举,而唯一一例能击败从北平南下中原的军队的,是曹孟德击败袁本初的白马之战。漫漫千年历史,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我们看到的,日本参谋本部那帮人也看得到。日本陆军不会放弃这一建功立业,拓土封疆的千载良机。所以日军攻克平津后,首先要扫荡察哈尔我军,因为察哈尔的刘汝明部和可能北调的中央军汤恩伯部,都可能从南口威胁北平日军后侧。根据日军作战特点,除了北平日军会以一部北上与我军争夺南口外,关东军还会从张北方向突破野狐岭,进攻张家口,这就会形成我军抄北平敌人后路,敌人又从张家口抄我军后路的有趣局面。
对刘汝明部的战斗力,我真心不看好,除非中央军能以重兵进入察哈尔对张北方向日军实施反攻,那么察哈尔我军势必崩溃,牵连南口我军一起撤退。如果日军能够逼退察哈尔我军的话,下一步不外乎沿着平汉路和津浦路两路南进,这样才能有足够粮弹汽油喂饱他们的重型部队。至于他们要打到哪里才住手?只有天知道,因为华北平原很适合日军发挥他们在战车、重炮、航空兵方面的优势,而中央能够投入华北作战的各部队,缺乏榴弹炮、战防炮、高射炮等装备,从训练上也差日军几条街,守不住的。据介绍,西北边防军曾经反复推演过平原地带对日本陆军在航空兵掩护下的步炮坦联合突击进行防御,得出的结论是最低限度下,防御方步兵师每公里正面战防炮密度是3门,高射机枪3挺,且步兵师必须配备一个高射炮营;每个步兵师防御正面最大为8公里。那么如果中央军想在保定到津南一线200公里战线上挡住日军的话,至少要投入25个西北边防军这种编制的步兵师,且需要另外10个师的预备队,这单从兵力上讲对中央军就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更何况他们每个步兵师根本就没有战防炮和高射炮。”俞大维同意地点头,中央军到底有几门炮他再清楚不过了。
徐永昌继续道;“既然倭寇已经达成了如此优势,他们必然会实行全国动员,变局部战争为全面战争,预计动员六个月后,可以投入华夏国战场20多个师团,主力从华北沿平汉路南下,直取武汉,切断陇海路和长江运输线,京沪则不攻自破,我东南的重兵集团将被切断西退路线;而同时倭寇会发扬其海上优势,以偏师登陆于上海,自东向西攻击金陵,我野战军主力将被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的倭寇和在上海登陆的倭寇两面夹击而灭。”听到这里,俞大维倒抽了一口冷气,虽然他不是军人出身,但是从事的兵工行业,让他有机会参与军机,他又是个天资聪颖之辈,对战略战术也不是门外汉了。俞大维担心地说:“那该如何应对呢?”他静静地望着徐永昌。
徐永昌道:“刘越石兄有所建议,吾已经将越石的分析和建议行诸文字,将面呈委座。简而言之,越石认为在华北战局中,晋省将成为夏日两军争夺的重点,他愿意亲率西北边防军主力,北上援晋。大卫你是南方人,对北方山川地理形势不熟悉。吾与越石均认为从地形和历史战役规律来看,倭寇必下晋省,不下晋省的话,河北倭寇无法安枕。”
提到自己的家乡,徐永昌越说越起劲:“晋省在整个北方地区居枢纽性地位。晋省的这种地位得益于它在关中、河南与河北三者之间俯瞰三面的高峻地势。晋省外有太行山、吕梁山及王屋、析城、中条等山构成其外围屏障,西面还有黄河环绕;内有恒山、五台山、管涔山、系舟山、太岳山、云中山、霍山、稷王山等山交错分布,构成其内圈险要;汾河、漳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呈放射状流向不同的方向。河流在山地之间冲积,形成了一系列珠状盆地。
在晋省的东、南面,太行山延绵千里。由于河流的穿切,形成了一些交通孔道,最重要的即历史上所称的太行八陉。太行八陉为晋省与冀省、豫省之间往来的重要通道。晋省的西部则有管涔山、吕梁山等层峦叠嶂,西南方有黄河渡口蒲津,是晋省与关中之间往来必经之路。
晋省的山河形势使得晋省形成了一种极为有利的内线作战的地位。形势有利,可以三面出击,不利则可凭险而守。在晋省腹地,山河错综分布,形成了几个珠状盆地,构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交通孔道通往外部,形成了一些军事重镇和重要关隘,面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使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战略意义。
如果倭寇窃据察哈尔,那么南面就是晋省北部的大同盆地,该地位于管涔山、恒山与蒙古高原南侧之间。盆地北面山地低口为倭寇入侵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桑干河源自管涔山,经大同盆地,流入冀省。这样,如果倭寇不拿下大同,西北边防军北上汇合晋绥军通过大同盆地,向北可以反攻察哈尔,便可沿桑干河河谷低地向东进入冀省,直叩居庸关前;还可由飞狐口逾太行山,迂回至幽、蓟的西南侧。
历史上从大同取北平的战例太多了:蒙古攻金,先下其西京大同府,尽收山北诸州。是后,蒙古兵两度突破居庸关、紫荆关,大掠冀省,围攻金中都。金受蒙古侵逼,被迫南迁汴京。瓦刺、鞑靼入侵,大同是其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也先所率瓦剌军便是由大同盆地涌入,再沿桑干河谷东进,在土木堡击破明军主力,俘明英宗朱祁镇,然后挟明帝自紫荆关入,围攻北京。明末李自成进军北京,主力亦自大同东出,经宣府入居庸关而逼北京。倭寇参谋部熟读中国历史,这个大礼物不可能白送给我们,大同不拿下,平津倭寇朝不保夕,他们是睡不好觉的。”
俞大维听到这里,对老徐竖起了大拇指,论证太精彩了。
老徐面有得色:“大同向南就是忻州盆地,可谓对大同的一种补充。忻、代二州分峙盆地的南北部。忻州“翼蔽晋阳,控带云朔。”
倭寇既得大同,必然得陇望蜀,而且从朔州、大同方向攻击内长城的话,关口众多,可不仅仅是一个雁门关,防守方很难面面俱到,防御也没有纵深,一点突破则全线崩溃,倭寇很容易得手,深入忻州盆地,从代州南下太原的话,一马平川,只有在忻口可以用重兵布防阻挡一下敌人。而对于倭寇来说,晋阳又是一个他们必须拿下的地方。
晋阳(太原)是晋阳盆地的重心,也是整个晋省的重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自晋阳藉井陉通道可出冀省中部,执冀省之中枢。井陉为太行八陉之一,《吕氏春秋》称“天下九塞,井陉其一”。控制井陉对于太行山形势至关重要。相比较而言,晋省地势高峻,冀省地处平原,自冀省逆井陉而仰攻晋省较难,而自晋省穿越井陉东下太行却较易。
历史上,自晋省出井陉攻冀省的成功战例居多。秦攻赵都邯郸,王翦便率秦军由井陉东下。楚汉战争时,韩信入晋省后,灭魏、平代,然后由井陉东出,破赵、降燕,略定冀省。北魏拓跋珪 伐后燕,以一军出居庸关以攻幽燕,自率主力由晋阳(晋阳)东出井陉,击降常山。“安史之乱”时,唐将郭子仪、李光弼多次向井陉东出, 打击叛军后路。朱温与李克用相争,井陉是双方进出的一个重要通道。
现代铁路的建设使得井陉更为重要。正太路与平汉路交汇于石家庄,我军如果控制晋阳,那么刘越石兄的西北边防军分分钟可以东出井陉,以正太路为补给线,直捣石家庄切断平汉路,如此倭寇安敢南下?太行山对于冀省的屏障意义可谓存亡攸关。以冀省地势之低,要仰争太行,殊为不易。因此,要保障太行屏障的稳固,必须保障对太行山特别是穿越太行山往来通道的控制;而要保障对太行山往来通道的控制,却又有赖于对太行山以西几处军事据点的控制,尤其是上党、晋阳;上党、晋阳地势较高,均居高临下,俯临冀省中、南部。它们若为冀省所守,可巩固太行屏障;反之,自此二地下临冀省,便成高屋建瓴之势。所以,对于冀省来说,若失去在晋省的军事据点,则太行山的形势便迅速转入西方:自上党东下滏口足以夺其门户,自晋阳东出井陉足以执其中枢,自大同出居庸、飞狐足以倾幽蓟根本。
总结以上,吾认为敌国进攻晋省,保障冀省敌军侧翼的可能性极大。对于我军而言,晋省恰恰是握在我军手中,直指华北日军背后的一把尖刀,只要西北边防军重兵速援晋省,必能击退倭寇对晋省之攻略,从而在华北日军后背插上一刀,只要晋省在我手中,倭寇必不敢沿平汉路深入。”
俞大维听明白了:“次宸公与越石长官一致判断日军进攻华北将是日本全面侵略华夏、企图鲸吞华夏的开端,华北战事会演变为夏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晋省将是华北战局的关键,而西北边军能否及时援晋又将是晋省战局的关键。”
徐永昌郑重地说:“想到大战将至,而金陵军事委员会对局势严重性估计还是有所不足,不由得我不担心啊,明后两天,我还会与越石对作战配合作进一步商榷,希望回到金陵后,我能说服委座作更充分的准备。”
俞大维说:“但愿如此。”他忽然注意到,乐队已经在演奏最后一支曲子了,居然是俄语歌曲Дорогой длинною(路漫漫),花旗国的爵士乐队演奏苏联曲子,这真是西北特色,欧洲留学归来的俞大维不由得侧耳倾听。俞大维前次来长安的时候曾经读过本地一份报纸,长安的报纸办得有特色的,其中有社会新闻版,各种市井传闻都有。其中一篇报道就说,原来这首俄罗斯的歌曲居然是被长安的某神秘人士改成了中英文的歌曲,新取了个名字叫往日情怀(Those were the days),然后送给了一位犹太女士!
这位犹太女士就是这里酒吧的驻场歌手,据说来自德国,自从她出现在长安后,唱红了很多首为世界闻所未闻的中英德文歌曲,首首词曲俱佳,比如莉莉玛莲、昔日重来等,新建成的西北之声广播电台都请她去作了歌唱节目,长期播放,声名远播,惹得远在上海市的唱片公司都来找她录唱片。而最引人遐思的是,这位歌手拒绝说出她唱的歌曲的词曲作者,这反而给她增添了极其神秘的面纱,这首歌从此成了长安派克酒吧的保留节目。俞大维曾经在上海市听过她的唱片,今天居然有幸听到现场演唱了。
还在俞大维倾听徐次宸谈话的时候,这位歌手已经悄然登场了,她芳龄二十四,身穿粉色长裙,黑色的天然卷发和大大的黑眼睛说明了她的犹太血统,她白皙美丽,腰间系着一条绣金的白丝带,显出了她纤细的腰肢,俞大维几乎不敢相信她是从德意志来的,因为那里女性身材大多比较粗壮,可是这位却是那么苗条而有形,几乎就像位江南的闺秀,她轻启红唇,缓缓唱道:
Once upon a time 很早以前,
There was a tavern, 有一家酒店,
Where we used to raise a glass or two. 在那儿我们举杯换盏。
Remember how we laughed away the hours 是否仍记得如何用笑声消磨时光,
And dreamed of all the great things we would do? 把愿做的件件大事来梦想?
Those were the days, my friend. 往日的情怀啊,朋友,
We thought they d never end. 我们想永不终断。
We d sing and dance 我们要唱啊跳啊,
For ever and a day. 跳一整天。
We d live the life we choose. 我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We d fight and never lose, 我们奋斗,从不服输。
For we were young and sure to have our way, 因为我们年轻,肯定会获胜。
La, La, La..... 啦,啦,啦.....
连徐永昌这样的老军人都被歌声打动了,没有人注意到,酒吧的挂钟已经走向了午夜十二点,1937年7月7日的夜,结束了,充满神秘风情的歌声还在飘扬着,仿佛它是有翅膀的精灵一般,飘向北中国那缥缈的夏夜空中,这是华夏民国和平岁月的最后情怀,当时没人能够领会,直到抗战胜利时,俞大维在上海街头又听到了这首歌,他才恍然大悟,泪下如霰。
1937年7月7日过去了,就在俞大维他们饮尽最后一口啤酒的时候,九百公里外,日军驻丰台的大队长一木清直拿起了电话,向联队长牟田口廉也汇报他将率领全大队紧急出动,去惩罚卢沟桥的诸夏国守军。此时的华北正是夏夜的宁静中沉睡,这将是八年中最后的几分钟和平宁静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