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六章 :来啊,互相伤害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殿下。”

    “全长安都在流传那句话。”

    “长此以往,东宫声名不再,不可不察。”

    太子宾客杜正伦猛然出声提醒道。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对视了一眼,脸色十分凝重。

    近来,长安流言蜚语不断,全都围绕着东宫,目标直指太子,加上今日发生了这些事,恐怕李承乾的名声会一落千丈,天下人该如何看待这位大唐太子。

    “瘸龙如何坐九五。”

    面无表情,李承乾漠然道:“四弟手下的人倒是灵醒。”

    “五姓七望打定主意与孤作对,扶持魏王上位,却忘了关东士族如何会让山东士族独美于前。”

    “孤这位四弟看似温文尔雅,礼贤下士,实则亲疏有分,最为依仗的莫过于柴令武、房遗爱、杜楚客,还有张亮、薛万彻。”

    ‘唰!’

    话音落下。

    杜正伦猛然出声提醒道。

    杜正伦、张玄素、李百药三人脸色微变。

    柴令武是谯国公柴绍与平阳公主长子,房遗爱是梁国公房玄龄次子,杜楚客是莱国公杜如晦之弟,郧国公张亮;右卫将军、蒲州刺史薛万彻这些都出自开国元勋门阀。

    确切来说,这些人支持大唐建立,可以算作新关陇集团的一员,主要利益集中在关中地区。

    而魏王李泰手下的文人士子,以岑文本、崔仁师、刘洎为代表,分别代表了南方士族、山东士族、山东庶族的利益,这本身就有利益区别。

    山东士族尤其势大,五姓七望之中,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都属于山东士族之列,崔仁师就是他们推出来的棋手,一击重创东宫名誉。

    事实上,站在东宫身后的势力本该是关陇士族,只是随着贞观十年,长孙皇后逝世,太子李承乾性情大变,李世民更是区别对待,过分看重李泰,以至于关陇士族之间也有了分歧。

    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例,现如今矢志不渝支持太子李承乾的只有郑国公魏徵,与其说他支持的是太子,倒不如说他支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相比之下,支持魏王李泰的关陇门阀势力更为出众,多达四家押注。

    如此一来,魏王身后站着的势力远胜于东宫,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殿下。”

    三人不自觉的肃然挺身。

    “无妨。”

    摆了摆手,李承乾淡然如水,微笑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嚯!!!’

    杜正伦、张玄素、李百药只觉一股泰然处世、不为外力所动的坚毅性格从话语间透出,让人震撼莫名。

    换做是一个知天命、花甲之年的智者说这番话,他们都不觉得惊讶,可太子李承乾如今才22岁,刚过弱冠,已经有这种常人所不能及的稳重,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四弟既已出招,孤要是这么平淡,未免让天下人小觑东宫。”

    “半句仄言有些小家子气。”

    “来人,准备笔墨。”

    “是,殿下。”

    一旁的东宫内侍连忙在桌案上摊开宣纸、笔墨。

    “哗啦!”

    只见李承乾起身,手握狼毫,大笔挥墨,书写出了一行字。

    ‘瘸龙如何坐九五?胖虎安能定江山。’

    ‘啊这?’

    当内侍将这一副字呈现在李百药三人面前时,三人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与其说李承乾这是反击,倒不如说这是在两败俱伤,这句完整的仄言传出去,别说长安了,天下人恐怕都会嘲笑大唐皇室声名最盛的太子、魏王。

    “少詹事博览古今,想必应知晓‘狗脚朕’三字何来。”

    “臣确实知道。”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微微一怔,回答道。

    “听闻博陵崔氏乃是天下第一高门,崔仁师这般杰出子弟并不多见。”

    “不若替他们扬名一番,让天下人都知道博陵崔氏何等风光。”

    眼眸眯了眯,李承乾冷不丁的来了两句。

    “殿下的意思是...”

    此时此刻,张玄素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一激灵。

    “昔日,北齐世宗高澄在宫廷宴会之上怒叱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曰:朕,朕,狗脚朕,其亲信崔季舒登上御座,痛殴元善见三拳,何等嚣张跋扈。”

    “这天下到底是李家的,还是他崔家的?还需天下人来评。”

    轰隆!

    明德殿犹如晴天霹雳炸响。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太子宾客杜正伦呆愣在原地。

    这一番陈年旧事被扒出来并不算什么,但要是配上这句话,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毕竟,五姓七望在民间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谁都一清二楚,就连皇族与之联姻都很难,甚至拒绝迎娶公主,可见世家门阀之强硬。

    天地君亲师,君排第三,仅这一句话就足以将博陵崔氏钉死在耻辱柱上。

    “殿下。”

    就连太子少詹事张玄素都有些踌躇。

    “诸位以为山东士族可会抛弃魏王,支持东宫?”

    目光幽深,李承乾再度说了句。

    “不会。”

    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齐齐摇头。

    “既如此,诸位还有犹豫些什么。”

    “储位之争非小儿辩日,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难道你们指望着魏王赢了,五姓七望会手下留情,分你们一杯羹?”

    “孤此举正是要告诉天下人,大唐是李家的大唐,而非五姓七望的大唐。”

    “不管是山东士族,还是关陇门阀,南方士族、寒门庶族,一视同仁。”

    目光幽深,李承乾一字一句的说道。

    “呼!”

    一时间,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三人只觉心中热血沸腾。

    真要说起来,张玄素是不折不扣的寒门庶族出身,李百药、杜正伦出身的博陵李氏、洹水杜氏也不算什么高门显贵,落魄士族而已。

    太子李承乾无视世家门阀,一视同仁,这恰恰合了几人的心意,让他们对东宫更加崇敬。

    PS:关陇集团,一个以军事贵族为主的政治势力,盘踞在关中和陇山周围。

    山东士族,以儒家礼法伦理传统为核心纽带的家族势力,位于华山、崤山以东。

    南方士族,衣冠南渡以后扎根在大江以南的世家门阀,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为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