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50、崭新的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阳县城。

    仲景巷里好生热闹,因为一户姓崔的人家,今日乔迁新居。

    几位邻里探身张望,凑一起唠闲话。

    “瞧着来头不小啊?”

    “哎哟,七八辆马车先后来探望,似乎都还带着仆从呢!”

    大家语气惊叹,猜测新邻居的身份。

    这时,对面院子走出一位老汉,冷脸朝门口泼了一盆淘米水。

    而后不屑啐道:“真要有什么来头,能住仲景巷这破落地方?早搬去伏牛巷了!”

    说罢。

    老汉扭头回家,重重关门。

    几位邻居面色不虞,这崔老头,今日又发什么疯呢?

    谁惹他了!

    其中一位邻居转了转眼珠,目露了然:“许是因为新搬来的邻居也姓崔,人家正风光无限,他家一地鸡毛。同姓不同命,嫉妒了呗。”

    这话,让周围众人都脸色微妙。

    仲景巷里谁不知道,这崔家日子过得糟心,一大家子都极为难缠。

    也是巧了。

    新搬来的邻居,同样姓崔。

    刚住进来,就被崔老头给嫉恨上了!

    以后怕是有热闹看咯。

    另一边。

    新搬来的崔家,确实正风光得意。

    这仲景巷虽说陈旧了些,但位置极佳。

    走到伏牛巷,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出了巷子,集市、坊市、牲畜作坊、早点铺子、酒楼茶楼、书肆医馆等等,也都距离不远。

    生活极为便利。

    更妙在,租金也不算贵——每月八百文。

    这是裴家帮忙物色许久,特地挑的地方。

    牙行看在举人老爷家的面子,给了个实惠价。

    每月八百个大子儿的基础开支,换做以前,老崔氏是万万不肯的。

    因为一年下来,单是租金都得将近十两银子了!

    好生吓人。

    但为了岘哥儿、钰哥儿方便读书,为了日后把两个儿子送进县学,为了一家子能过的舒畅些。

    老崔氏一咬牙,租了!

    岘哥儿如今出息了,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

    老崔氏身上的阴郁在不自觉消失,变得爱笑,瞧着就是个和蔼的老妇。

    此刻。

    她坐在新家院子里,笑着逗弄小孙女哩。

    崔伯山、崔仲渊两个男人,和大伯母林氏,以及几个小的,正忙活着打扫、擦洗。

    新家院子不大,只有原来在河西村时候的一半。

    仍旧是三大间厢房,里面又套了三个小间,一家子都能住下。

    崔岘也有个独属于自己的房间了!

    更妙的是,院子里还有口水井。

    西边搭了鸡棚,挨着鸡棚不远处,栽种了一棵桂树。

    据说是以前一位秀才公种下的。

    老崔氏一眼瞧见,就稀罕的不行:桂树,好寓意啊!以后她的儿子、孙子,都能蟾宫折桂呢!

    看得出来,裴家人为挑这个房子,是真费了心思。

    不仅如此。

    今日崔家乔迁新居,裴家、高家、庄家、李家的夫人们,都特地来恭贺。

    搬到新住处,有人恭贺道喜,人情往来热络。

    这日子,哪能过不红火呢?

    林氏一边收拾,一边笑着提议道:“娘,今晚上咱家杀只鸡炖一炖,庆祝般新家。”

    听到这话,一家人都很是意动。

    老崔氏非常痛快就同意了:“行!”

    “耶!太好咯,有炖鸡吃咯!”

    崔璇高兴到眼睛放光。

    她带着钰哥儿、岘哥儿,姐弟三人合力,逮了一只棚子里最肥的大公鸡。

    自家养的新鲜土鸡,加上最近才成熟的头茬芋头,在铁锅里炖上足足半个时辰。

    鸡肉软烂,和被炖到绵糯的芋头一起送入口中咀嚼。

    当真是香呐!

    一家子八口……不对,现在是九口人,吃的两眼冒光。

    可惜最小的那个只能眼巴巴看着。

    饭后。

    陈氏看了眼天色,说道:“钰哥儿、岘哥儿,赶快去睡觉。明日就要开始去上学哩,可不能迟到。”

    崔钰、崔岘兄弟二人闻言,自是乖乖回屋。

    睡前,崔岘看着崭新的家,惬意伸了个懒腰。

    穿越过来短短几个月,他替自己挣来了神童的名声。

    又把贫困的家,从河西村捞出来。

    如今生活终于步入正轨,自己也即将入裴氏族学读书,正式成为一名‘拥有正规学籍的古代小学生’。

    啧,这么想想,自己做的还挺不错?

    睡前夸一夸自己。

    而后困意来袭,崔岘沉沉睡去。

    准备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

    古代小学生的日常。

    嗯,是在古代贵族小学读书的小学生日常!

    次日,卯时。

    天刚蒙蒙亮,附近负责报晓的寺庙头陀,一边敲木鱼,一边沿街报时。

    巷子里,一家又一家亮起油灯。

    陈氏要带闺女。

    听见动静的老崔氏,林氏率先起床,简单洗漱后。

    在头陀报晓声中,在天边刚浮现的鱼肚白清晨,推开院子出门。

    若是此刻在南阳县城上空俯瞰,便能发现,这座城市经过一夜沉寂,开始‘活’了过来。

    三五孩童走街串巷,叫卖小报。

    牲畜坊市最是赶早儿,许多肉铺摊子旁,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个时候的肉,最是新鲜,且便宜。

    现杀的,肉还冒着热气嘞!

    老崔氏看的欢喜,没忍住割了二十文猪肉。

    再往前走。

    果子行也极为热闹。

    各种新鲜的蔬菜,瓜果,米面粮食,佐料药材,琳琅满目。

    这些暂时不用买,昨日裴家人送来了好多,还没吃完呢!

    老崔氏、林氏是出来买早点的。

    城里不比乡下,百姓生活节奏快。上工的、上学的都得早起,是以早点铺子、摊位花样繁多。

    距离仲景巷不远,便有个‘早点一条街’。

    烧饼、蒸饼、糍糕、雪糕,油炸桧,这些都是最普通的。

    精致些的,还有鸡丝面、鱼丸汤、灌肺、炒肺。

    最近正是仲夏,天气炎热,乌梅汤、桂花汤最是受欢迎。

    当然这是穷人的吃法。

    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一般都去酒楼、茶楼,坐下来优哉游哉享用早点。

    路过一家茶楼的时候。

    老崔氏和林氏,还听见有说书人,在讲《虹猫蓝兔七侠传》呢!

    婆媳俩听了一会儿,神情自豪极了。

    但因为赶时间。

    她们不敢多逗留,二人买了一份炒肺,烧饼,粟米粥,这是给大人吃的。

    至于家里三个小的,则是给他们买了鸡丝面,和油炸桧,以及解暑乌梅汤。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几个小的现在都能吃着嘞。

    一顿早食,花了不少钱,老崔氏一边抱怨城里花销贵,忒吓人。

    可回去路上,瞧见有人家在买现挤的鲜牛奶,又忍不住道:“家里几个小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以后每日也给他们煮上一碗牛奶罢。”

    林氏就笑:“婆母方才还说城里花销大呢。”

    老崔氏摇摇头,该花还是得花啊。

    不过岘哥儿说的摩喉罗生意,得早点提上日程了,不然坐吃山空,谁家遭得住?

    这些烦心事儿,大人们自是不会给小孩儿说。

    因此买完早点回家后,老崔氏换上一副和蔼姿态,笑着喊道:“璇姐儿、钰哥儿、岘哥儿,起床洗漱咯。”

    “祖母把早点给你们买回来了,有鸡丝面、油炸桧、还有甜滋滋的乌梅汤。”

    她这话说完,自是没人回应。

    时间太早,天才刚蒙蒙亮呢!

    至于那只报晓的公鸡,今日休沐,因为昨夜被吃进肚子里啦。

    于是老崔氏便拎着早点,去房间里,故意走动。

    崔岘在诱人油炸桧的香味儿中醒来,肚子咕噜噜抗议。

    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笑着看向祖母:“好香啊!祖母,你肯定是故意馋我呢。”

    老崔氏就笑:“懒虫,快起床吃早食,然后去学堂。”

    崔岘一咕噜爬起来,也跟着笑:“收到。”

    咿?

    他怎么会说‘收到’呢?那不是前世做牛马时候的专用词汇吗?

    总之——

    古代小学生崔岘,就这样开启了自己上学的日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