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番辨认寻找,蒋干并未找到传闻里被袁术得到的传国玉玺,否则带回去又是大功一件。
但如此珍贵之物,必被袁术珍藏,所幸私放孙策之事,有大将军印已然足够。
此处为袁术处理政务之所,大将军印也不难找。
蒋干将之盖于周瑜仿制文书,稍松口气,正欲将一切放回原处,回榻上躺好,佯装无事发生。
不想余光瞥见案上一卷书信的署名,正是【军师】二字!
【奉孝?他上一封书信才到,我尚未看完,怎又有信至?】
袁术方才对答之语,不由在心中浮现,蒋干只觉脑海中如惊雷乍响!
军师!
上一封来信!
尚未看完!
联想到周瑜此前所言:
【他隐藏极深,常居袁公幕后,从未现于人前。】
......
一切的信息交织,串联成线,念头于一瞬间通达!
这一刻,蒋干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难道说这个被袁术称作【奉孝】的真正谋主,他并非是刻意隐藏,不显现于人前,而是他不能!他做不到!
他此刻一定因某种身份限制,无法在袁术身边出谋划策,只能通过书信往来。
而这也是从始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察觉他存在的原因,即便周瑜也只能通过蛛丝马迹,及袁术前后不一的行为推测。
因为这个人,他根本就不存在于袁术营中!
一个不存在的人,他们又如何找得?
是了!就像自家曹营之中,诸位军师从未刻意隐藏身份。
这般隐藏自身除了维持神秘,导致在情急关键时刻,要现身下令反遭遇诸将不服,平添掣肘外,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而什么样的人,才需要这般刻意隐藏?
那只能是他的身份见不得光!
再念及刚才偷听得袁术对答间提起:北面密奏与袁绍消息。
蒋干心中的思绪猜测,越发清晰明了。
他小心翼翼拿过那封上书【军师】二字的书信,凑近灯盏,展信观瞧,心底忐忑而期待。
这个单凭书信往来就能数次压制周瑜的【奉孝】,这个袁术麾下最为神秘的第一谋主,就将在他蒋子翼的手中,揭晓!
【《榻上策》
今汉室衰微,天下纷争,帝崩山摧江河乱,豪杰逐鹿乾坤改。
主公当神器之重,据江淮之地,根基渐固,今可兴大义之名,号令天下诸侯北上伐曹,趁取豫州之地,可成大业之基。
届时西进南阳,以伐刘表,尽长江之所极,据荆襄九郡而有之。
东占小沛,以夺徐州,鼎足东南,坐观天下之衅。
待时局有变,倾南方之兵北上中原,带甲百万之士横扫诸侯,摧枯拉朽,除残涤秽!
问鼎天下,当在此时,建号帝王,俯瞰九州,此太祖高皇帝之业也。】
蒋干看至此处,倒吸一口凉气,暗道好一篇《榻上策》,好一个【奉孝】!
若袁术果真能照此策发展,哪还是什么冢中枯骨?分明大事可成,大业可期!
他继续往下观瞧,越是看到细节深处,越是心惊胆战,恨不能拍案叫绝。
虽则此信没有署名,字迹也是刻意用左手书写,潦草难以辨认。
但越是如此,越是加重蒋干心中猜测。
除了袁术背后那位见不得人的谋主【奉孝】,还有谁给袁术写信,需要这般鬼鬼祟祟?
除了当世顶级谋主,谁又能将天下九州之变尽收心底,为袁术谋写这篇足以定鼎天下的《榻上策》?
直到通篇看完,目光落在最后一句:
【于我观之,袁绍志大才疏,多谋寡断,为大义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诚不足虑。
前次来信,主公言道:戏志才恐时日无多。
若不出所料,志才死后,文若必请我至曹营,接替戏志才,为曹操谋划。
曹操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堪与主公并列为当世英雄,不可小觑。
我当趁此入曹营,明为曹操献策,实为主公谋划,至此必步步料他于先,再难抵主公之兵锋。】
蒋干观至此处,惊骇欲绝,只觉心神俱震,头皮发麻。
步步料人于先?
原来此人竟是这般料人于先?
荀文若竟还想请他来曹营,接替戏军师?
简直引狼入室,主公大业恐将毁于一旦也!
当此危难之际,能匡扶主公,以挽天倾者,舍我蒋子翼,谁与!
......
心头计较已定,蒋干一咬牙将书信揣入怀中,情知倘若袁术归来寻不见书信,必要生疑。
此地绝不能久留,而眼下唯一能送他出袁营之人,唯有周郎!
事不宜迟,此刻袁术随时可能归来,蒋干神色严峻,急步走出里间。
果见外间宴会杯盘狼藉,鼎中之物早已食尽,他又是一阵呕意翻涌,只强撑着出帐急寻周瑜。
“子翼先生欲往哪里去?”
“袁公吩咐,让您留在帐中好生休憩。”
不想于帐门处竟有两名亲兵拦路,蒋干一时又气又急又不得出。
正无措间,他忽见得于更远处把守的亲兵,不是雷簿、陈兰二人,又是何人?
蒋干大喜,忙唤雷、陈二人相助,他二人如今虽也是亲兵,毕竟曾经身份在这,除了许褚、周泰两位统领,普通士卒又哪里敢拦?
几声喝骂之间,拦路之人不甘退下,蒋干已被他二人救了出来。
他当即对雷簿、陈兰千恩万谢,低声许诺将来入得曹营,必有厚报。
雷、陈二人只与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似是心照不宣,又似各怀鬼胎。
得他二人引路,蒋干一路畅通无阻,来至周瑜帐外通传。
“公瑾,事急矣,怎还在此酣睡?”
睡眼惺忪起来的周瑜,见他神色急切,也是精神一振。
“子翼深夜至此,可是大事有变?”
蒋干不好明言偷窃书信一事,只将那份伪造的大将军令递予他。
“大事已经办妥,然我动用袁公印玺,诚恐为他所觉,不便久留。
还请公瑾助我一臂之力,送我归去。”
“此事易也。”
......
月光下,袁营楼台之处,二人相视而笑,正是袁术、杨弘。
目送蒋干连夜遁逃,袁术笑谓之曰:“此计如何?”
弘曰:“主公妙计!”
“谬矣,今后该改口称奉孝妙计。”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