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五十章 蒋干:雷簿、陈兰?我当说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

    “既如此公瑾何不辅佐孙策立业,就此摆脱袁术掣肘?”

    蒋干大喜,没想到他与周瑜一拍即合,这次的任务,除了袁营有些过于骇人了点,竟这般顺利。

    他进而劝之。

    “时局至此,你我之间,同窗之谊,也便不同公瑾虚与委蛇。

    干以实话告你,我今所来,便是助公瑾一臂之力,以解阳翟之围。

    孙策立业之事,若有难处,公瑾不妨直言,曹军定倾力相助。”

    “子翼有所不知!”

    周瑜幽幽一叹,半是虚情,半是假意,为他娓娓道来。

    “伯符素怀大志,早有鸟上青天,鱼入大海之意,我亦尽心为他谋划。

    无奈袁术背后亦有高人。”

    闻听周瑜如此说,蒋干心知袁术、孙策之间关系,必有他们这些外人所不知道的内情,忙问之曰:

    “愿闻其详。”

    “子翼乃我同窗旧友,今实不相瞒。

    袁公与伯符之间,绝非外间流传,视若己出之亲厚,而是深为忌惮。

    实则当初伯符向袁公献上玉玺,假意借兵渡江,讨伐刘繇救母,便是为了脱离袁公掌控。

    不想此计,竟被袁公背后谋主看破,这才致使伯符不仅愈发深陷罗网难以挣脱,更令袁公得以占据江东,威势更甚。”

    “竟有此事?我等外人倒是难窥内情,只道是袁公待孙郎比之亲子更甚,犹嫁嫡女许之,以为臂膀。”

    见他半信半疑,周瑜又是苦笑,又是无奈。

    遂把自他遇到孙策以后,如何几次三番为之谋划脱身之机,又是怎样一次又一次被袁术背后谋主看穿破解之详情一一道来。

    到最后他更是发自内心,由衷一声长叹。

    “既生瑜,何生他?

    此人步步料我于先,招招将我压制!

    此前我还让伯符暗中联络袁营忠义之士太史慈,想以此作为羽翼。

    不想他连这都猜到,提前接来太史慈老母加以笼络,尽收太史慈之心。

    伯符联络不成,反遭见疑,他现在都觉得是我在误他了。

    子翼啊,你就说,此情此景,你来找我,我又如之奈何?”

    周瑜此番真情流露,说的全是实情,各处细节任由蒋干如何追问都能细细说明。

    如此说的竟全然都是真话,蒋干又如何不信?不由谓然叹曰:

    “公瑾之才,我已惊为天人,不想世间竟有如此人物,更在公瑾之上?

    难怪曹公常谓袁公路为冢中枯骨,来日必灭,不想如今反有腾飞之势,号召天下诸侯四路伐曹,威势一时无两。

    近来戏军师几次用计,亦悉被破解,想来也都是此人谋划,却不知此人究竟是谁?”

    “我亦不知,他隐藏极深,常居袁公幕后,从未现于人前。

    即便是我也只得从蛛丝马迹,以及袁公前后行为不一之处,推断此人存在。”

    周瑜顺势接话,他此前所言皆出真心,悉为心声,依他本心而言,若真能借此与曹军联络,助伯符脱困,也未尝不可。

    可越是想到这一点,他便愈是感到由衷绝望。

    从袁公听到你蒋干名字的那刻起,你我之间的一切,就都已落入那人算计,皆是他计划安排一环,事已至此又还能图谋什么呢?

    蒋子翼啊,非是我周公瑾要害你,而是只有将你作为投名状献上,才能保住我和伯符这段时间努力挣来的信任,不遭袁公疑心。

    而周瑜此前所说这一切的真话,就为了铺垫接下来这一句,由袁术亲自交代的:

    “我只听袁公偶然一次口误,说道是:【奉孝】二字。”

    说实话,周瑜倒是不认得这个【奉孝】是谁,但根据他这段时间对袁公的了解,指定是又要坑人。

    蒋干闻言也大为惊异,“【奉孝】?我倒也未曾听闻,不过待我回去之后,可报予诸位军师,他们遍识天下英杰,或许知道此人。”

    “如此甚好。”

    周瑜微微颔首,这才回归正题,“此番子翼所来之事,也被他提前加以防范。

    未等你入得袁营,伯符已被以不食曹军,必是通敌为由,压入大牢。

    无有伯符领头,即便我有心与你合谋,孙家诸将也无有能听我号令者。”

    “什么?”

    蒋干惊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此为罪,与莫须有何异?”

    “为今之计,唯有请子翼相救。”

    周瑜忽朝蒋干长施一礼,躬身下拜。

    “公瑾这是何意?”

    蒋干紧握周瑜之手,将他扶起。

    “诚如是,你我两家更该合谋共进,引为同盟。

    今若有难处,尽管道来,我但能做到,岂有不帮之理。”

    周瑜动容之间,递出一份文书,为他解释。

    “此乃我仿造释放伯符之大将军令。

    我听闻袁公甚爱子翼之才,若知晓子翼醒来,必要与你秉烛夜谈,询问天下大势。

    今可虚以委蛇,待他困倦熟睡,抵足而眠之际,私盖袁公将印。

    等子翼走后,我再暗中联络孙家诸将,三天后以此文书,假大将军令私放伯符举事,引火为号。

    届时还望子翼即刻率曹军来援,如此大破袁军,你我两家,皆脱困矣。”

    “和袁公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想到要和那个“生啖汝肉,渴饮汝血”的魔王秉烛夜谈、抵足而眠,蒋干就一阵脊背发凉。

    然念及此次破袁大业,成败在此一举,他索性也是一咬牙,接过文书,答应下来。

    “公瑾放心,干必不负所托。”

    周瑜深感欣慰,又谏言曰:

    “不知子翼可知雷簿、陈兰?”

    蒋干虽亦曾听戏志才提及二人,称之为有古之名将风范,此时只故作不知。

    “虽未曾听闻,但公瑾提此二人,想来必有高论,今当洗耳恭听。”

    “此二人用兵常有独到之处,堪称无双上将。”

    周瑜脸不红心不跳继续按照袁术交代,侃侃而谈。

    “此前他们碍于刘勋压制,故此声名不显。

    眼下刘勋已死,他二人不仅未得重用,反而因袁公嫉贤妒能,本部兵马尽为所夺。

    袁公虽用他们统兵之谋,却只以亲兵对待,而无一官半职在身,故他二人常怀恨之。

    今子翼可说之投曹,若得此二人相助,则三日之后,你我大事可成。”

    蒋干想到戏志才对雷、陈二人的夸赞,若果真被自己说服投曹,又该是何等大功?

    “凭我三寸不烂之舌,此事易也!”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