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 12 迎接新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京。

    乒羽管理中心,天坛东路33号。

    乒乓球部总教练办公室内。

    任心华把当天报纸摊开放在众教练们面前,说道。

    “来吧,都看看吧,现在那孩子还没回朝京呢,报纸就已经满天飞了。”

    亚洲体坛报、欧洲体坛报、国际新闻报、人民日报、体育时报……

    十几个不同类型的报纸上,头版头条都是一个人——朱淇。

    这要是放在现在,就叫上了国际热搜。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15岁“登基杯”少女,本世纪最大黑马!中国人均会打乒乓球?如何遏制中国乒乓球的统治力?谁能推翻红色长城?】

    上一次还坚决反对朱淇加入国家队的教练们这次全部都安静了。

    能说什么呢?

    人家拿了三大赛的单打冠军。

    体育总局的领导都来电话了,问这个小姑娘为什么是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世界级比赛?为什么没进国家队?

    这个电话偏偏还被姜光明接了。

    姜光明被总领导问到的时候满头大汗,只能说这个女孩省队的教练是何千路。领导沉默片刻之后只说了一句“何千路是何千路、朱淇是朱淇。小姜啊,你的思想觉悟应该提高,不应该把这么出色的一个小姑娘推出去嘛,你说说这要是跑到国外对国家队来说不是损失吗?”

    体育竞技。

    成绩就是话语权。

    省队球员拿三大赛单打冠军。

    这个含金量太吓人了。

    可以包容她的一切问题。

    这句话也很明确。

    朱淇可以进国家队。

    因为拿到了世冠杯之后,朱淇在全球体育采访中,对自己的这位师父极尽表彰。

    【首先,你说的案子是在我认识何指导之前发生的,我没有参与过不了解真实的情况。我只能说我经历过的在省队的五年,何指导是最认真最负责的教练。我只相信我自己的感觉,他是在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除了我家人之外对我最好的人。也是我的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她为何千路的人品做担保,为何千路的人格做代言。

    更是直白地告诉所有人。

    我就是跟他捆绑了,怎么滴吧?

    尽管全世界都觉得中国的乒乓球还在持续发展,但只有内部人知道自己队内的青黄不接。

    总教练女士抱着手臂,冷声道:“现在谁还有话说?别以为大熊拿了男单的冠军,长眼的人都知道是韩太阳自己出了很多失误,这个冠军可以说是大熊白捡来的也不为过。女乒更是没话说,都不知道你们天天在干什么?连个四强都没进!一到比赛就各种状况,什么没休息好、气候影响、旧伤复发!哪儿那么多借口?!现在常红霞要准备退役了,猫猫的肩伤一直反复,丁舒舒和金莉莉也没办法顶住大梁,我就问问你们,你们打算让谁两年后去打东京?!!”

    一声咆哮之后。

    所有人默不作声。

    任心华脑袋微微后仰:“我也坦白说了,推荐信是我给乒联的。老实说我也没觉得这小孩能拿冠军,本想着进个八强就很不错了,我也能帮她给总局领导们说道说道。现在她拿了冠军,你们以为是打给了外协们看吗?不!是在我们国家队每一个教练的脸上打了一耳光!”

    一片寂静。

    与此同时,任心华拿出一本日本杂志,扔在所有人面前。

    “还有,上周的日本体育周刊,他们声称研发出了针对中华队的‘秘密武器’。最早我听匈牙利队说过一句,日本给他们的这个‘秘密武器’取了个名字叫弧圈型上旋球①。”

    教练们忽然警惕起来:“什么叫弧圈型上旋球?”

    任心华摇头:“几个月前匈牙利和日本队打了一场,被这种弧圈球打得一筹莫展,至于弧圈型上旋球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没有向我透露更多细节。但是我请他们总教练吃了顿饭,一起观看了这次的世冠杯决赛,你们猜他跟我说的什么?”

    教练们面面相觑,没人接话。

    任心华微微后仰,说道:“他说,‘这个中国女孩的上旋球和日本队的弧圈球很相似,但是弧线没有日本队圆、旋转没有日本队强。’所以,在没有见到日本弧圈球之前我暂时把他们的弧圈球理解为‘加强版上旋球’。”

    教练们目瞪口呆。

    朱淇在世冠杯的比赛他们也看过,对这个孩子的印象十分不错。也觉得朱淇的上旋球好像和普通上旋球有一些不太一样,只是认为大概率是何千路教给她的技术改革,没有当一回事。

    既然如此。

    看样子这个女孩,还非得要进国家队不可了。

    总不能把一个现成的人才往外推吧?

    姜光明哼哼一声:“既然总局领导发话了,谁也不会嫌好苗子多。”

    朱淇的事情算是敲定了。

    “我知道在我生病离开国家队的两年,有些教练开始养自己的‘派系’。但我要说的是如果中国队之后拿不到金牌,从我到二队的教练全体都要下课,你们养的那些‘派系’也没有用!队内的恶性竞争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团队,如果再让我知道有什么‘赌球’、大队员欺负小队员、拒绝帮扶陪练的行为,从球员到教练连带处罚!”任心华睥睨了一下在座的所有教练,最后目光落在姜光明身上。

    姜光明憋得整张脸呈现出猪肝色,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老任这是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了。

    女队教练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老任,这孩子我觉得非常不错,放我这儿吧,保证给你带好。两年!我能让她拿东京世运会p卡!”

    “哎哎哎,大米,不带你这样的!上次你可是第一个反对她进队的。”

    “就是,现在来了个能拿金的,你小子先开始要了。我觉得这孩子让我带特合适,有野性!有个性!我喜欢!”

    “老寸,你不是有祖天骄了吗?怎么什么好苗子你都要?也太贪心了!”

    右侧男队教练们羡慕地看着对面女队教练们,什么时候他们男队能再来个天降“武曲星”呢?

    任心华笑了笑:“怎么?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是个宝了?要不然就不让人家来,来了你们教练先为了抢人掐一架?刚说完不要恶性竞争,这么快就忘了?但我要说的是,现在得我们国家队的过去问问人家的意见了。”

    “什么?!”姜光明又坐直了。“难道她还想摆谱儿?!”

    任心华递给他一张火车票:“你收拾收拾,明天上午跟我去趟江淮省。”

    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姜光明。

    /

    下了飞机,回到江淮省的时候。

    机场围满了各家新闻部门的记者。

    人超级多。

    水泄不通。

    去澳宫之前,她只是平平无奇省队小球员。

    去澳宫之后,她是年纪最小的“新王”,登基杯得主。

    江淮省之光。

    整个省队体育馆张贴满了朱淇的宣传海报,以及澳宫比赛时的抓拍镜头。

    一路上红毯、花篮,鼓掌欢迎。

    省队总教练甚至都没敢出现在她面前。

    不过这样也好。

    省得见了面,她还得讥讽几句,功德减一。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朱淇从球包里拿出一瓶空了的膨胀油瓶,有些可惜地扔在了垃圾桶里。

    飞机上碰见的那小子给的油确实好使。

    可惜……只有国家队才有,外面买不到。

    在省队被市长接见,戴上大红花的时候,朱淇突然有一个想法。

    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你们,还会经常听到我的名字。

    嘻嘻。

    何千路当着CCTV6的记者们面前说:“她是一只金凤凰,早晚有一天是要一飞冲天的,这片地困不住她。”

    狮子王和他的小金凤凰在市车站门口分道扬镳。

    朱淇已经快大半年没有回家了,每次都只能和舅舅舅妈在电话里沟通。

    在这个还没有液晶屏手机的年代,家里经济好一点的只能用得上小灵通或者是BB机。

    只能接通电话或者发短信,短信收费又很贵,又没有二十年后的手机支付,所以人们平时也很少会随身携带。

    朱淇回家的时候没有提前告诉家里,想着找个报亭打电话太麻烦,只不过也就是二十分钟的车程,她打了个出租就到了村口。

    空气中有一股还没散干净的硫磺味,从村门口走到二巷子里,满地都是鞭炮花纸。

    谁结婚了?

    不,不对,没有接亲的气球拱门啊?

    直到看见自己家门口散的鞭炮花纸堆成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哦,这是给她放的炮啊。

    也是了。

    彭村儿的习惯,家里有新人领证、有孩子考上大学、90岁高寿喜丧都要放鞭炮。

    作为体育生,拿了个世界冠军,她这要是放在古代就是考上进士、小登科了。

    村子中央的大黑板上贴着的一张大红纸,上面用娟秀的毛笔字写着——【祝贺彭村288号住户,朱淇荣获世冠杯女单冠军】。

    这一看就是村委会主席的手笔。

    舅舅家还住着60年代的砖瓦房,是朱淇外婆留下来的。

    这些年朱淇打比赛的奖金,舅舅、舅妈一直舍不得花,朱淇想了想存着也行,等通货膨胀之前买房子。

    但生活质量肯定不能太低。

    该配备的电视机、空调、烧油摩托车、电话座机……一应俱全。比村委会还全乎,夏天家里也都是为了蹭空调而来的左邻右舍。

    朱淇觉得挺好。

    自己寄宿在省队,还要到处东奔西走打比赛,没时间陪舅舅和舅妈。

    邻居们能经常上门和舅舅、舅妈说说话儿,有事儿了帮帮忙,也挺好。

    一辆沪海别克车停在朱家院子门口,黑黢黢亮油油的车身引来附近邻居们的探头打量。

    小市区小城镇没有见过车,谁家有个自行车都已经不得了了。

    虽然舅舅有,但也是和别人合用的出租车,没有这辆漂亮。

    一看就高档、霸气,外国货。

    几个孩子见到朱淇的时候都朝她打招呼:“淇淇姐,听说你家来领导了。你是不是要去朝京首都了?是不是以后都不回来啦?”

    “别瞎说,来吃糖。”朱淇从兜里抓出来一把路上买的玉米糖,塞给他们。

    孩子们拿过糖果,一哄而散。

    推开红铁门,她拉着行李进去的时候,来迎接她的是家里的小土狗,大黄。

    摸了一下狗头,舅妈从窗户边探头惊喜道:“淇淇回来了,怎么不打个电话呢,我们去接你啊!”

    “打个车直接就回来了,不麻烦你们再跑一趟。”朱淇把行李放在屋檐下面,拉开里屋的纱门,看到正对着门口的沙发上坐着两个男女。

    二人都五十岁左右,女人剃着利落的短发,鬓角灰白,身上穿着一件利落干练的男款廓形西服,正笑眯眯地端着搪瓷杯喝水。

    男人脸圆、肚圆,像尊佛像似得坐在那儿,不苟言笑。

    朱淇故意装作不认识,吊儿郎当往客厅沙发上一坐:“呦,家里有客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