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 10 澳宫世冠杯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淮省小山村内。

    一群人各个家带出来个小马扎,坐在一台胖/屁/股电视机前,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比赛。

    “今天是女单决赛吧?”

    “你个代笔说几遍了,是是是,天天鬼迷日眼滴,死旁边ki。”

    “你个婆娘,在家骂就算咯,出来还耍泼,哎呦,掐我我去村委会告你切。”

    “别的吵了,比赛都开始咯,老朱你放大点声。”

    舅妈端出来一大盆切好的西瓜,依次分给来看朱淇比赛的乡亲们,一边给一边说:“刚从我家水井里捞上来的西瓜,冰砸凉!解暑!快吃快吃!”

    其他人一遍吆喝着吃,一边开这俩人的玩笑。

    “老朱,你们夫妻俩家里不是有电视吗?你家淇淇孝敬你们的还是彩色儿的呢,咋还出来跟我们挤这黑白老电视来?”

    舅舅手里抓这个蒲扇,紧盯着电视机里的女孩,抽空回了一声:“这不跟大家一起看更热闹吗?都第五把了,哎呦棒子叨叨啥呢?”

    “什么吊意思哎?好像是说咱淇淇的球擦网了,要求重发。”

    “这是擦网吗?我看裁判都说是淇淇的分啊!”

    “擦个大爷的腚,这不就是打不过玩赖吗?”

    国视解说解释道:【现在这是有了一点争议,李可善认为暴暴发球擦网,这分不能算,要求暴暴重发。然后暴暴坚持自己没有擦网,现在要看下裁判如何判断。】

    场上双方开始就发球进行协商。

    朱淇前世十五岁才开始接触乒乓球,学校有一张破旧的80年代老球桌,连球网都是木制的。但是学校里有个老体育老师年轻的时候在国家队待过,见朱淇喜欢打乒乓球,就经常带着朱淇这个小辈一起打。

    后来觉得朱淇打得还不错,就带她去参加过很多野球。

    她喜欢看一些高手对决、自己又爱琢磨,每次瞧见有什么厉害的球手就会研究他们的打法和对战技巧。久而久之,她自己也变成了集百家之能的“野路子”。

    这种习惯被她带到了今生。

    何千路也很高兴。

    这个发球在朱淇小的时候教过她一段时间。

    但是失误率有点高,经常擦网。

    何千路觉得不太适合女孩儿练,就没再督促她练习,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又偷偷练了起来。

    刚才朱淇的那个球位置距离网确实非常低。

    坐在观众席的人凭借肉眼是看不出来到底是不是擦网。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就更看不出来了。

    两个裁判都认为发球没有擦网,示意应该是朱淇的分。

    “这像话吗!那种角度怎么可能打到侧台位置?!这就是擦网了啊!”李可善叽里咕噜地对着裁判说了一堆英语。

    李可善见两个裁判都认为这个发球没有擦网,是朱淇的分后,要求重放录播。

    这个年代还没有鹰眼系统,只能靠极慢速的比赛录像回放,能不能捕捉到发球是否擦网只能看运气。

    李可善认为自己运气很好,摄影机刚好捕捉到了球飞过网端的一幕。

    但是球直直飞过一条微微隆起的弧线,几乎是擦着网跃过,从球飞过去的残影来看,和网的距离有2毫米左右。

    根据专业运动员和裁判对角度的判断,这并不是擦网球。

    因为紧绷的球网纹丝不动。

    两个裁判都没听到球和球网碰触的声音。

    李可善愣住了。

    对面这个十五岁的小孩,居然能打出这样的发球?

    姜光明看着女孩儿气定神闲站在球桌旁,摸摸桌子、抠抠鼻子、擦擦头上的汗,一副“看了录像死心了吧?”的样子。

    她的心态居然也这么稳当?

    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大赛型选手!

    不,不对。

    姜光明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这个女孩太邪门了。

    完全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孩。

    就像是一个孩童的躯壳里套了一个大人的灵魂。

    解说们铆足了劲儿解说,看得心潮澎湃。

    【这种发球叫“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顾名思义,就是贴网贴的非常近、且速度极快很难把握,一旦发球失误就是擦网的自·杀发球。这可不是重复练习就能打得好的发球,需要极高的天赋手感。】

    【哎呦,第二个发球又是超底线急速奔球发球,李可善还是没接住,这样的话就是暴暴2:0领先了。】

    【李可善可能没碰到过这么低的抽球,裁判也够烦的,总不能每个发球都要求回放。】

    连吃两个发球,李可善的情绪肉眼可见的有些崩塌。

    尽管前四局,李可善尽所能地去适应朱淇的打法,但随着局点增加,她总觉得朱淇的速度完全能跟得上自己的摆速。

    这全都是因为朱淇的那套步伐!

    紧张刺激的拉扯之间。

    朱淇一记抽正手。

    咚!

    白球擦着对面球桌的白边落地。

    擦边球。

    朱淇伸手示意了一下,但分数还是给到了她。

    【第五局小比分,朱淇 11:9 李可善】

    【大比分,朱淇 3:2 李可善】

    还有最后一局。

    如果朱淇再拿下一个大局点,李可善就输了。

    何千路坐在指导席上,抱着手臂,手指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紧紧掐着胳膊肉,来保持平静。可看着桌边的女孩,一下又一下挥动球拍,眼珠子就跟着咚咚咚地跳一下。

    从第一次见到朱淇开始,何千路就觉得这孩子像自己。

    喜欢小白球、努力又刻苦,自身条件好之外还非常要强。

    她喜欢打比赛,只要有项目就去打。她也不怕输,遇到厉害的球员也要绞尽脑汁得分,一分一分追上去。

    这是一个对胜利有着几乎偏执的野心家。

    只有何千路知道这是为什么。

    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三岁那年,她赢了U15的比赛。

    本以为可以成为年纪最小进入国家队的队员,何千路特地请她去吃了顿喜娘饺子,表示对她从小到大辛勤训练的肯定。

    小小的姑娘坐在对面,星光洒在她如玉瓷般清澈稚气的脸颊侧,语气却老气横秋。

    “路哥,我是一个输了连哭的资格都没有的人。”

    她的所有机会,都是自己拼杀出来的。

    打的每一颗球,都是干净的。

    和他一样干净。

    观众席上的姜光明看着球桌上的女孩,心里五味交杂。

    女孩背后仿佛有一个虚影,那个影子就是十年前的何千陆。

    她的发球、正手、反手、小碎步、抽球、搓球、扣杀……和何千陆十分神似。

    ……却又不是完全一样。

    里面掺杂着许多朱淇自己对技战术的理解。

    她比何千路更灵活,更让对手抓不住。

    菩提祖师教会猴子七十二变来应对八十一难。

    而现在,何千路要把她送去自己曾经闯荡过的江湖。

    他对朱淇说。

    “放开了打,让全世界都记住你的名字。”

    /

    韩国指导知道第六局非常关键,只能拼命安抚李可善的情绪。

    “可善啊,不能着急啊,嗯?要稳定,稳定啊!”

    “稳定什么啊!你难道看不出来那丫头已经完全把我琢磨透了吗?可我对她一无所知,说到底这是你们的错!为什么没有提前准备她的录像资料?!”

    韩国指导也很无语。

    谁知道这个小丫头从哪儿突然蹦出来的?

    朱淇?

    听都没听说过一个人。

    才十五岁,也不在任何国家的名单里。

    怎么可能有她的资料录像?

    而且他们这次来世冠杯,就只有两个指导教练跟队,也没有多余的工夫去看朱淇在世冠杯的比赛进行分析研究啊。

    算了。

    先安抚李可善的情绪再说。

    “可善啊,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看虽然现在她领先了一局,可这不能说明什么。她喜欢打你反手,你就跟她多拉扯几回,第三板的时候变线到中路,她肯定搓一下球拍,到时候你直接正手爆冲……”

    李可善用力抓着头发,指导教练的话在她耳中就像是苍蝇叫似的,吵得她心烦。

    什么叫变线?

    难道她没有变线吗?!

    第五局第六分的时候,她就是因为变线被那丫头偷了一个长球。

    “她一直跟你打反手,就是因为怕你的正手。可善啊!像打常红霞选手那样,把节奏重新拉到你这里,不能被她再牵着鼻子走啊!正手啊!这是你的强项,是你最引以为傲的领域啊!金王座就在那里,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最后一句话把李可善唤醒。

    一直烧灼着她的心火在这一刻冷了下来。

    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

    第六局开始。

    朱淇感觉到对方打法的变化。

    李可善好像清醒了过来,知道通过变线来诱骗朱淇的球回到她正手位置。

    这比朱淇预判的要晚一些,她本来以为上一局李可善就应该这么做的。

    汗水沿着额角和脖颈划过,没入朱淇的锁骨和背脊。

    运动服包裹着她瘦削的脊背,根根骨痕像是搁浅的鱼,微微起伏。

    调整好呼吸之后,是更坚定的目光。

    好吧。

    既然想跟她打正手,那就来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