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 > 第13章 七家如铜墙铁壁,分化他们难如登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绝妙无比!”

    他久久无言,只吐出一词,随即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痛快至极。

    从未体验过的舒畅在他胸中激荡。

    那些世家豪门一心想逼他自贬下诏,频频使坏,可那又能如何?

    君儿早已为他扫平荆棘。

    真是妙到极致!

    这计谋堪称天才之作!

    “我的宝贝孙儿,这主意实在高明,哈哈哈哈……”

    “我早说过,天底下哪有难倒我孙儿的事!”

    “来,乖孙,爷爷敬你一杯!”

    李渊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

    李君淡然一笑:“魏大人,您也来吧。”

    魏征赶忙双手捧杯:“小郎君真是才华横溢,举世无双,这法子若报给陛下,定让圣颜大喜。”

    “小郎君救长安万民于危难,我也要敬您!”

    魏征连声称颂。

    李君轻轻抬杯,再次一饮而尽。

    这酒是他嘱咐春香买来的,原打算给庄稼汉们享用。

    等他们干完活,好好畅饮一番。

    李君舔了舔唇。

    头一次尝这大唐酿酒,那滋味……

    真是稀奇古怪。

    有点酒气,还夹杂酸味,余韵里尽是莫名的怪味。

    这酒,老实讲,比后世佳酿差远了。

    拿来当果饮倒还行。

    李君又满上一杯。

    “这次全靠君儿,真是救我于水火。”

    “对了,君儿,上次你提的那招……治朝堂的妙计,究竟是什么?”

    “嘿嘿,上回走得急,没听你讲完。”

    李渊搓着手,满眼期待地询问。

    上次因长安曲氏横插一脚,李君对付世家的三策只说了两招。

    还有一计未曾吐露。

    偏偏是关乎朝堂的大招。

    近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总爱旁敲侧击。

    可李渊只能含糊应付。

    没办法,他压根不知道啊!

    如今逮着机会,他迫不及待再问。

    “朝堂之计?”

    李君眉毛一扬,微微点头。

    他也记起那未说完的话题。

    “这朝堂之计,其实不难懂。”

    “魏大人,您在朝中多年,天下选官的门道,您该明白吧?”

    李君转头看向魏征。

    魏征点头应道:“当然明白,世家豪阀把持了官吏选拔,谁上位,全凭他们一言。”

    “正是如此!”李君拍手:“那咱们就得直捣世家的命根。”

    “世家推人,不就是推他们的亲信吗?”

    “这害得无数黎民百姓永无出路。”

    “可想想,世家才几个人?百姓有多少?”

    “我敢说,民间英才绝不输世家挑选的那些。”

    “只要提拔民间俊杰,打破世家对官位的独霸,问题不就解了?”

    “前朝杨广在这上头干得不错,可惜干得太好,惹了世家记恨,也算亡国的根由之一。”

    “这事他敢不敢干,全看他自己的魄力。”

    “若能大选寒门子弟入朝,世家根本不足挂齿。”

    “这三策环环相扣,互为助力。”

    “世家,到头来也没啥可怕的。”

    李君深邃地瞥了眼李渊。

    这大话总算吹得圆满了。

    他端茶轻啜,润了润嗓。

    嘿嘿……

    见李渊几人又哑然无语,他暗自偷笑。

    小爷就是牛,随口几句就让他们呆若木鸡。

    瞧魏征,都吓傻了眼。

    嘴张得能吞下个鸡蛋。

    李君惬意地搓搓手,懒得理他们,拿起筷子继续开动。

    不得不夸,娘的手艺真绝。

    李渊不由自主瞥向魏征。

    魏征也正盯着他。

    两人对视,只觉喉头发紧。

    这计谋……选寒门入朝为官。

    简单又狠辣。

    如李君所言,若真干成,世家彻底没戏。

    而且,他们都清楚,李君说得太准了。

    世家人数稀少,百姓却浩如烟海。

    民间藏着无数俊才,若能借此力抗世家……

    嘶……

    眼前的困局真能迎刃而解。

    可前朝的教训又浮现心头……

    李渊内心纠结难平。

    他眼神闪动,凝视李君。

    不得不佩服,李君说得太妙了!妙不可言!

    可他不过动了动曲氏,就引来世家轩然大波,若效法前朝开科举……

    那他不得被世家撕成碎片?

    李渊忽然有些胆寒。

    他抿紧嘴唇。

    “君儿,这法子虽好,可如今……陛下若下令,阻力太大。”

    “世家绝不会买账。”

    李渊慢条斯理地说道。

    他还想听听李君的高见。

    李君轻笑一声,筷子一放,长叹道:

    “这江山,到底是世家的,还是朝廷的?”

    “世家不允?他们能代表朝廷吗?”

    “叔啊,还好你不是陛下,不然大唐哪有翻身之日?”

    魏征:……

    他默默低头啃饼。

    小郎君,这位就是当今圣上啊。

    李渊端杯的手微微一僵。

    他凝视李君,许久才咧嘴笑道:“自然是朝廷的江山!”

    “来来,不说这个了,君儿,喝酒喝酒!”

    李渊高举酒杯。

    “对,喝酒!喝酒!”魏征忙附和。

    这顿饭吃得热火朝天。

    一坛酒远远不够,春香又搬来一坛才尽兴。

    李渊醉态渐显。

    魏征也有些醺然。

    李渊和长孙皇后尚算清醒。

    四人饭毕,便告辞离去。

    李渊心事沉重,世家粮价危机虽解,但李君这番话让他思绪更乱,他得回去和房玄龄等人商议。

    对世家,是否真要痛下杀手?

    李君笑眯眯目送马车远去,转身回了院子。

    吃饱喝足,身子有些倦怠。

    该小睡片刻。

    春香忙着收拾碗筷。

    李君悠然入屋,一头栽到床上。

    “叮……系统第二阶段强化完成!”

    “请宿主支付五十万贯激活系统。”

    脑海中,系统声响起。

    李君睁开眼,又闭上,翻了个身。

    五十万贯。

    天啊,这系统真够坑的。

    李世民的马车刚离开庄子,便停在了路边。

    魏征心知肚明,急忙从自家车上跳下,一头钻进了那辆车里。

    马车悠悠地再次启程向前驶去。

    李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三人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长孙皇后微微眯眼,带着几分不悦盯着他道:“魏大人,此番拜访君儿,所为何事啊?”

    魏征心头一震,忙恭声道:“启禀娘娘,实无大事。”

    长孙皇后轻笑点头,眼中寒意散去:“如此甚好,甚好。”

    魏征暗暗擦了把冷汗。

    他不怕惹怒李世民,却绝不敢触长孙皇后的霉头。

    要知道,他几次命悬一线,都是这位皇后出手相救。

    在魏征眼里,长孙皇后就是他的定海神针。

    只要她在,李世民再怒也不敢真拿他怎么样。

    他还没蠢到既跟李世民翻脸,又去招惹长孙皇后。

    若早知李君和皇后关系如此匪浅,他宁死也不会上门讨银子。

    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玄成,君儿提的那条计策,你觉得如何?”

    “你说说,这法子能不能助朝廷熬过这三月难关?”

    魏征忙整了整嗓子,肃然回道:“陛下,这计策堪称绝顶,既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又让百姓得了实惠,眼下再无更妙的主意。”

    他这话说得一丝不掺假。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对了,玄成,今日之事……我料你心里有数吧?”

    李世民指的是他们三人与李君的那层隐秘关系。

    话音刚落,李渊和长孙皇后又齐齐看向了他。

    魏征心跳猛地加速。

    汗水瞬间浸湿了全身衣衫。

    “这……这个……”

    “陛下放心,臣眼瞎耳聋,什么也没瞧见,什么也没听见。”

    “臣今日压根没踏出过城门一步!”

    魏征连忙回神,急急保证道。

    李世民笑了笑,闭目养起神来。

    李渊和长孙皇后则转头望向窗外,不再多言。

    魏征这才偷偷喘出一口气。

    老天爷啊!

    今日真是撞了鬼运。

    竟撞上了皇帝一家子的天大秘密。

    哎呦喂!

    不行,这事得赶紧从脑子里抹掉,若泄出去半点,他命休矣。

    魏征心念飞转,暗自盘算。

    可这李君到底跟陛下他们是啥渊源啊?

    太上皇陪他下棋,李世民亲自烧柴,皇后下厨掌勺。

    这……嘶……便是太子李承乾也未必有这福分吧!

    魏征绞尽脑汁也琢磨不透。

    长安城内,李氏别院。

    后院正堂里。

    李安宰与崔老爷子一边煮茶一边对弈。

    崔老爷子放下手中棋子,慢悠悠喝了口茶:“朝廷那边,三天了还在硬抗。”

    李安宰目不转睛盯着棋盘,冷笑道:“硬抗?他们还能撑几天?哼……”

    “再过三天,百姓怕是要围到皇城门口了。”

    “朝廷拿什么跟咱们较量?”

    “就靠国库那点可怜的粮食?简直笑掉大牙!”

    “还是说今年水患不治了?朝廷啥事不干,把银子全掏出来买粮?”

    李安宰话音未落,手指轻动,一枚黑子落定棋盘。

    崔老爷子笑眯眯点头附和。

    “等着吧,李世民迟早得低头颁罪己诏。”

    “我还以为这家伙有多硬气,结果还是这么不中用。”

    “李兄,这局棋,咱们和了。”

    崔老爷子搁下白子,笑得一脸轻松。

    “不是李世民太废物。”

    “而是咱们世家强得离谱,哈哈……”

    “强到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步。”

    “和了就和了吧。”

    “传话下去,明日早朝照旧进行,这回得让李世民明白,咱世家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李安宰眯起老眼,啜了口茶,手一挥,将棋盒里的棋子全洒在棋盘上。

    棋盘瞬间被黑白子堆满。

    “这棋盘就是天下江山。”

    “怎么玩,全凭你我一念之间!”

    “朝廷算个啥?”

    “哈哈……屁用没有!”

    李安宰笑得畅快淋漓。

    崔老爷子嘴角上扬,满口牙露出来,皱纹堆叠宛如老树皮。

    次日天刚亮。

    李世民缓步迈入立政殿,开启早朝。

    殿内,百官早已肃立恭候。

    他刚落座,下方群臣立刻有人上前开腔。

    “陛下,如今百姓怨声载道,长安城怕是要闹饥荒了!”

    “正是啊陛下,请听我等良言,颁下罪己诏认个错吧,世家定会大度宽恕。”

    “曲家之事,本就是陛下失策,主动认错吧,不然百姓一乱,可就迟了!”

    “说得对,陛下,今天可是颁罪己诏的好日子!”

    一时间,大殿里吵声四起。

    群臣众口一词,议论纷纷。

    全都在逼李世民低头认罪。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对视几眼,却皆是束手无策。

    他们虽有些谋略,但终究不是仙人,凭空变粮的本事可没有。

    缺粮就是致命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魏征站在殿侧,手握玉牍,笑呵呵地看着群臣争吵。

    世家啊世家,这回你们可算踢到铁板了。

    李公子才智过人,以工代赈这一招甩出来,你们还能翻出啥花样?

    还敢再哄抬粮价不成?

    你们有那胆量吗?

    太平年间还敢囤积居奇,那就是触了大唐律法的逆鳞,看陛下前几日收拾曲家的手段,没准真敢对你们下狠手。

    嘿嘿……

    魏征稳稳站着,纹丝不动,神色悠然。

    往日他这御史大夫可是朝堂的风云人物,可眼下,他却安静得像个看客。

    “陛下,请速作决断吧,再拖下去,百姓可熬不住了!”裴寂跨前一步,气势十足地高声道。

    “陛下,我们能等,可百姓等不下去啊!”王珪紧跟其后喊道。

    “请陛下下旨吧,不过认个错而已,百姓定会体谅的。”萧瑀连忙附和。

    这几人都是世家在朝中的代言人,本身也是世家出身。

    李世民目光扫过他们,眼底阴云密布。

    个个嘴里喊着百姓。

    好像自己所做全是替百姓着想。

    这算什么路数?

    既要当恶人,还想立贞节牌坊?

    百姓落到这地步,到底是谁造的孽?

    最后反倒把账算到朕头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

    “这事……朕已心中有数。”

    “诸位爱卿为民为国的热忱,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但朕自有主意。”

    “各位还是少操这份心,管好自己的差事吧。”

    李世民声音低沉地说道。

    “陛下,如今朝廷粮仓空虚,真是山穷水尽了,还请别再死撑!”

    “陛下,这话您说了三天,可百姓的日子还是没半点起色。”

    “请陛下莫要误国误民,为了天下苍生,您该如何抉择,想必心里清楚。”

    “对啊,陛下!”

    这话一出口,群臣又炸开了锅。

    仿佛今天李世民不给个交代,他们绝不罢休。

    裴寂、萧瑀、王珪互看一眼,暗自偷笑起来。

    这李世民还能有什么招数?

    除了罪己诏,还能玩出啥花样?

    屁都没有!

    嘿嘿……

    想跟咱世家斗,简直是自取灭亡。

    老老实实跟世家合作不香吗?非要学那杨广,挣脱世家的手掌心?

    活腻了!

    哼!

    李世民望着下方群臣还喋喋不休。

    “够了!”

    “朕说了有办法,可你们还是如此热心,既然这样……”

    “工部尚书何在?”

    李世民猛拍龙案,低吼一声。

    立政殿刹那间鸦雀无声。

    “陛下,臣在!”工部尚书昂首迈出队列。

    “今年治理水患、疏浚河道的工程可已开动?”李世民语气沉稳地问道。

    “回陛下,正在筹措准备,十日后即可全面展开。”工部尚书恭谨答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抹深思。

    他回忆起李君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略一整理思绪,他继续开口:“甚好。”

    “修筑河堤、疏通水道,需召集大量劳力。”

    “即刻下令,招募民间百姓为朝廷效力,工钱由国库支付。”

    “与此同时,长安城十八主街的翻修工程也一并启动。”

    “同样雇佣城中百姓,工钱分文不少,全由朝廷承担。”

    “工部回去后再仔细排查,看还有哪些工程需动工。”

    “所有计划汇总上报,皆交由百姓承接。”

    “这些工程用工量巨大,工钱发放务必及时。”

    “如此,百姓有了收入,撑到三月新粮入市,便不再是难事。”

    “这便是以工代赈,解民困之良策。”

    “工部尚书,你有何看法?”

    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如炬,俯瞰殿内众人。

    工部尚书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他细细品味着李世民这番指令。

    这法子……

    往年这些工程都是世家包揽,赚得满载而归。

    可如今,竟要直接交给百姓去做!

    如此一来,百姓手握银钱,买粮无忧。

    朝廷的进度也不会因此耽搁。

    实在是妙到极点!

    工部尚书暗自叹服,心服口服。

    可他身为世家一脉,面对这妙计,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他沉默不语,前方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却双目放光。

    “此计大善!”

    “陛下,就按此法执行!”

    “百姓既出力又得利,眼下难题瞬间化解!”

    房玄龄激动得声音微微颤抖。

    “陛下圣明,这计策堪称神来之笔!”

    “不愧是陛下,竟能想出如此高招!”

    杜如晦赞叹连连,毫不掩饰敬佩。

    “陛下,臣全力支持此法。”

    “当下再无比这更绝的办法!”

    长孙无忌急切点头,语气坚定。

    裴寂、王珪和萧瑀三人对视一眼,眉头紧锁。

    他们先前对李世民的轻视,此刻凝固在脸上。

    这主意……

    呃……

    李世民怎能想出如此奇谋?

    实在是独辟蹊径,让人瞠目结舌!

    以工代赈,妙得让人拍案。

    裴寂三人内心暗赞,却无言以驳。

    这法子如此无暇,若再反对,私心未免太露骨。

    大殿霎时陷入死寂。

    刚才的喧闹已彻底消散。

    群臣面面相觑,皆闭口不言。

    此计一出,他们的话路被堵得死死的。

    天哪!

    陛下憋了三天,竟真憋出个绝世奇策!

    殿内百官哑然失声。

    他们再也挑不出刺来。

    根本无法动摇李世民的决断。

    “诸位无言以对了?”

    “既如此,今日朝会到此为止。”

    “此事交由工部全权操办。”

    “杜大人与魏大人,你二人负责督察。”

    “退朝!”

    李世民干脆宣布,声如洪钟。

    杜如晦乃尚书省左仆射,魏征为御史台大夫,监督此事正合其职。

    李世民心情大好,起身离去。

    他同时命内侍传令,召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前往甘露殿。

    他欲与三人细商李君献上的三条制世家之策,看是否可推行。

    若不趁现在压制世家,李世民心知,后患将无穷。

    乱世刚平,世家尚未恢复元气,正是下手良机。

    再过几年,世家休养生息,实力巅峰复现,朝廷恐难再控。

    百官呆望李世民背影远去。

    裴寂、王珪和萧瑀三人沉默无语。

    还能说什么?

    谁也没料到,李世民竟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唉……

    世家官员叹息阵阵,神情低落。

    他们似败军之将,低头耸肩,结伴离殿。

    “陛下才智无双,这般妙法也能想出!”

    “太绝了,实在是绝妙无比!”

    房玄龄仍难抑赞叹之情。

    “可不是嘛,陛下藏了三日,竟有如此奇谋!”

    “妙哉,妙不可言!”

    杜如晦连声附和,感慨万千。

    “玄龄、克明,这主意莫非不是你们与陛下共谋?”

    程咬金挠头,满脸不解地发问。

    秦琼、李靖和尉迟敬德等人也疑惑地望向他们。

    这话听来,这计策竟与他们无关?

    怎可能如此!

    谁不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是陛下的智囊团。

    几乎所有国策皆出自他们之手。

    可这次……他们竟毫不知情?

    众人心生好奇。

    房玄龄苦笑摇头:“非也。”

    “这法子全凭陛下自创。”

    “不得不说,陛下之才远胜我等!”

    “正是如此,我原以为大唐智者首推玄龄与辅机。”

    “可此番过后,我才知陛下一直在藏锋!”

    杜如晦叹道:“陛下胸藏天地,还有三策未露呢。”

    他言及的三策,正是李世民分析世家时提及的。

    此事未公开,他不便细说。

    但对李世民的敬佩已溢于言表。

    长孙无忌也叹息一声,深表认同。

    “陛下还有三策?”

    “克明,快说来听听!”

    李靖好奇不已。

    “陛下尚未讲完,我亦不知全貌。”

    “待时机成熟,陛下自会揭晓。”

    “陛下深谋远虑,暗掌全局啊!”

    杜如晦感慨连连。

    众人闻言,皆深以为然。

    魏征随行在侧,听着他们议论,心思已飘远。

    陛下厉害吗?

    这计策不还是从李公子那讨来的?

    那三策,不也出自李公子之口?

    李公子……

    真乃神人也!

    听着杜如晦等人言辞,魏征对李君愈发折服。

    半途,公公拦下房玄龄三人,引他们前往甘露殿。

    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悠然品茶。

    心情舒畅无比。

    被那群人压了三天,今日终于一雪前耻!

    瞧瞧那帮家伙的脸色,真叫人解气。

    此策不仅断了世家财路,还惠及百姓。

    真是一举两得!

    君儿果真奇才!

    国士无双也!

    这小脑瓜怎能想出如此妙计?

    李世民满心佩服。

    “陛下,您召我等前来。”

    “恭贺陛下,此计巧破世家围困。”

    “便是诸葛孔明在世,怕也难及陛下!”

    “正是如此,陛下此策让我等自惭形秽。”

    “我们未能助陛下分毫,实无颜面对陛下。”

    房玄龄三人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斜瞥他们一眼。

    点了点头。

    “坐下吧。”

    “此番召你们来,是想问问。”

    “可有克制世家的良方?”

    “世家愈发猖獗,朝堂之事,你们有何高见?”

    李世民直奔正题。

    房玄龄三人顿时领会。

    陛下这是要谈三策中的最后一条——庙堂之策!

    “陛下,这几日我确有些想法。”

    “不妨扶持部分世家,让他们自相争斗!”

    房玄龄沉思片刻,道出己见。

    “难矣!”

    杜如晦却立刻否决:“扶持小世家无济于事。”

    “除非对七大世家下手。”

    “可那七家如铜墙铁壁,分化他们难如登天!”

    长孙无忌点头附和:“不错。”

    “七家抱团极紧,分化不易。”

    “稍有差池,反被他们钻空子,朝廷反受其害。”

    房玄龄叹息一声。

    方才的热情瞬间冷却。

    这主意可是他苦思良久所得。

    除此之外,还能如何?

    “陛下,您的妙计是什么?”

    杜如晦凑上前,满眼期待地问。

    “是啊,陛下!”

    长孙无忌猛抬头:“您的庙堂之策是什么?”

    “陛下请讲,我等洗耳恭听!”

    长孙无忌紧握拳头,激动道:“这三日我等寝食难安。”

    “陛下快说这庙堂之法吧!”

    陛下藏了几天的计策,今日终要揭晓。

    三人神色肃然。

    李世民咂咂嘴。

    早知道我早告诉你们了。

    这不也是昨日刚得知的嘛。

    李世民抿了口茶,身子前倾。

    “朕欲重开科举!”

    从甘露殿迈出,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脑子一片迷雾。

    陛下说了啥?

    开科举?

    我的天,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

    可听着陛下的分析,他们又觉得似乎真有道理。

    对付世家在朝堂上独霸天下的局面,好像只能靠这招,引入新血与他们抗衡。

    但若这政策真推行下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