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 > 第10章 李二这皇帝,到底是不是他在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吱呀……”

    就在李君专心致志地作图时,院门被推开。

    “乖孙!”

    李渊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李君放下笔,探头一看,看到李渊,赶紧擦了擦手走了进去。

    “爷爷,你来了。”

    李君上前打招呼,同时注意到李渊身后的长孙皇后和李世民。

    “娘,你也来了,”

    “这位是……新嫁的那个……叔?”

    李君有些不知如何称呼。

    他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带着自己的夫君一同前来,心中不由得打量起李世民。

    李君想了想,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按理说应该叫爹,但以他的立场,称“叔”似乎更合适一些。

    李君微微一笑,心中暗暗佩服母亲的眼光,李世民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有福之人。

    “娘的眼光真好,嫁给他,后半生一定会幸福。”

    但转眼间,他又想到自己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心中不禁有些感伤。

    “这……是……”

    长孙皇后看到李君的表情,便知道他心中所想,忍不住苦笑着点头。

    李渊已经事先跟她们说清楚了自己的“身份”。

    长孙皇后回忆起当时李世民那“自闭”的表现,也有些无奈。

    她自己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会这么快就嫁给了李世民。

    “君儿,这几天过得如何?”长孙皇后凝视着李君,轻声问道。

    李君微笑着摆摆手,尽力让自己看起来无所畏惧。

    “没事,没事。”

    “我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娘,快坐,坐吧。”

    李君轻松地挥挥手,让母亲和李世民坐下。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长孙皇后的心,眼圈微红。

    “这孩子……这些年,真是怎么过来的呢?”

    她心中充满了怜惜,想必李君这些年过得一定很孤单吧。

    李世民一直默默注视着李君,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李君和自己实在太像了。

    尤其是那双眼睛,简直如出一辙。

    李君为三人斟茶,坐下后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叔,看什么呢?”李君笑了笑。

    李世民被惊醒,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好小子,果然长得英俊。

    我常听你娘提起你,果然,随你娘,俊啊。”

    李君轻轻笑道:“过奖了,我怎么能比得上娘。”

    “娘才是端庄大气呢。”

    “叔啊,你娶娘,真是娶对了人。”

    李世民笑了笑,看了眼长孙皇后,点头:“缘分。”

    李君心中暗笑,却没有多说。

    李渊在旁边清了清嗓子,故意挑衅地望向李世民。

    “乖孙……”

    李渊笑着喊道,心里却有些不满李君与李世民聊得如此愉快。

    “春香那个小丫鬟呢?”

    “怎么不在家?又去盐场了?”

    “没有,我让她去买地了。”李君轻松答道。

    “买地?”李渊愣了一下,“是该买地,成家立业,地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现在买可能贵些,最好等到秋收之后。”

    李渊思索着说道。

    李君点了点头,继续解释:“那时候买地确实贵些,但时间紧迫,我还需要栽种庄稼。”

    李渊皱了皱眉:“这些庄稼不都在地里吗?”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显得有些困惑。

    “这些庄稼太差了,我要全都撅了,重新栽种。”李君直言不讳。

    李渊和李世民都愣住了:“重新种?”

    李君点了点头,笑道:“是的,我不打算浪费时间,必须做得更好。”

    “这不是白下功夫吗?”李世民疑惑地问道。

    “浪费钱财吧。”

    长孙皇后也有些不理解。

    “你们就不要管了,我自有打算。”李君轻松挥手,改变话题:“叔,谢谢上次的帮忙,要不是你,我的盐场恐怕早就被朝廷强行夺走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愧疚。

    “没想到大唐朝廷也如此霸道。”

    李君继续说着,话题渐渐转向朝廷和官员们的不当行为。

    李世民一时无言,只能默默点头。

    李世民心中一紧:

    要尽可能改变君儿对自己和朝廷的看法。

    “那个……这件事我后面也听说了。”

    “其实是有些误会。”

    李世民试图解释。

    “误会个屁!”李渊直接哼了一声:“这件事我就在场,看的真切,他们看中乖孙发明的精盐。”

    “乖孙,你是不知道,现在整个长安城,人人都以能吃得上精盐为荣。”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长安城最有钱的人。”

    李世民苦笑,看着李渊不满的眼神,心里直骂:

    我嘞个爹啊,能不能先不拆台!

    他发现李渊根本不打算让他和大宝建立什么良好的‘叔侄’关系。

    “嗯,是啊,君儿,你的精盐,确实厉害。”

    “一下子就把整个长安的食盐生意抢了过来。”

    “不过你得小心了,那些世族……可不会让你这么发展下去!”

    “这已经触动他们的根基了。”

    李世民沉吟说道。

    说实话,他真的佩服李君,居然能做到他登基三年都想不到的事,撼动了世族的根基。

    不佩服不行!

    李君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

    他不确定李世民说的,似乎有些不对劲。

    难道……自己之前的猜测有误?

    李世民看似并不完全是世族的人?

    难道是李唐的某个亲王?

    李君的思绪转动了一下,最终没有再深想。

    反正,他与李世民的关系与这些无关。

    只要母亲过得好,那就够了。

    他自己岂会求别人办事?

    不可能!

    “是吗?”

    “世族这么厉害?”

    “我做的都是正当生意,世族敢动我,朝廷就眼巴巴看着?”

    “大唐律法呢?”

    “难道,朝廷都保护不了自己的百姓安全吗?”

    “这也太废柴了吧。”

    “李二这皇帝,到底是不是他在当?”

    李君耸了耸肩,笑着说。

    说实话,经过这两件事,李君对李世民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有些看扁了。

    就这?

    这还配说什么千古一帝?

    李世民当即哑口无言。

    李渊在旁边乐呵呵地笑了。

    长孙皇后则有些沉默。

    李君刚才提到朝廷的强买强卖,没想到又直言朝廷废柴。

    这爷俩的关系……

    她看着李君和李世民,突然觉得有点头疼。

    “当然没问题!”

    “放心吧,只要他们敢闹事,大唐律法绝对不会姑息。”

    李世民拍着胸脯,语气十分坚定。

    可心里却有点惭愧。

    刚才自己一时口不择言,不知不觉地就把世族当成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但李君的一番话,猛地让他回想起自己是皇帝!

    大唐的律法才是最强的!

    世族敢动他家人?那他绝对能用大唐律法让世族臣服!

    “不管他们如何,我们必须有底气。”

    李世民深吸口气。

    李君笑了笑,“不过……”

    李世民微微沉默了一下:“君儿,听你语气,你似乎对当今陛下有些怨言?”

    “或许,你对陛下有些误会。”

    李世民心想着,必须为自己洗清白。

    不然,这样的误会会越积越多,最后无法化解。

    “误会?倒是没有。”

    “我对他的认识,倒是很清楚。”

    “不过那样的存在,和咱没什么关系吧?”

    “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

    李君并不想多谈李世民,他并不在乎。

    “是不是他在当的,我不关心。”

    李君不想深入讨论,开玩笑地说道。

    李世民听到后沉默了一会儿:“说起来,你年纪也不小了,我想把你推荐到朝堂上,做个官职,你怎么看?”

    李渊听到这里,双眉一挑,但没有插话,转而看向李君。

    “当官?”

    “算了吧。”

    李君一挥手,果断拒绝。

    “等他清理干净了这些事,我或许会考虑考虑,现在,不去。”

    他根本不想和世族斗。

    做自己的地主,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吗?

    反正官场已经被世族完全控制了,一个外人进去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才更麻烦。”

    李君摇了摇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李世民苦笑:“哎……”

    李渊也沉默了。

    一谈到世族问题,李世民就有些无从开口。

    李君说的意思他自然懂,世族的控制已经根深蒂固。

    “合作。”

    “再合作下去,大唐将会成为下一个……也说不准。”

    李渊感慨万千。

    他对世族的无奈让他深感沉重。

    “世族从魏晋以来一直主宰天下,根深蒂固。”

    “朝廷,只有与他们合作才能维持平衡。”

    李渊无奈叹息。

    李君也无奈地叹了口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有志之士都尝试过改变这种局面,然而最终都失败了。

    即使有了杨坚的统一,百姓过了几十年安稳的日子,世族却再次出手,导致隋朝覆灭,唐朝建立。

    “可是该怎么办呢?”

    李渊的心情也变得沉重,充满了沧桑感。

    “乖孙,你知道怎么对付世族吗?”

    “你这个精盐已经开始撼动世族了。”

    “你真的是第一个。”

    李渊伸出大拇指,嘿嘿笑道。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都注视着李君,尽管他们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李君微笑了一下,眼中闪烁着光芒:“要解决世族,就要了解世族,找到其根本!”

    “我问你们,世族是如何掌控天下的?”

    李君看向李渊和李世民,特别注视了李世民。

    “我不在乎你们的身份,我只知道,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了解问题的本质!”

    李君的话让李世民和李渊都愣住了。

    他们没有料到李君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们的世族彼此支撑,紧密连接,像一张巨网,笼罩了整个大唐的各个角落。

    在道、府、州县的官员中,几乎大部分都依附于这些世族。

    因此,世族能轻松掌控全局。

    李世民缓缓开口说道。

    李渊在一旁默默点头,表示认同。

    李君再次提问:“还有呢?”

    李世民眉头一皱,困惑地望着李君。

    他有些愣住了。

    难道不就是掌控朝堂吗?

    三双眼睛齐齐注视着李君,目光集聚。

    李君露出一丝笑容,缓缓伸出三根手指。

    “其实,历朝历代生存所依赖的,大概只有三种。”

    “庙堂、文化和经济。”

    “这三者涵盖了所有的生活方式。”

    李君从容不迫地说道。

    李世民不禁皱了皱眉。

    庙堂、文化、经济?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类。

    然而,仔细一想,似乎真的能将天下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成这三种。

    庙堂,文化,经济。

    他越琢磨,心中越有了明悟。

    六个字,竟能如此清晰地揭示生活的真谛,包罗万象。

    一切,都与这六个字息息相关。

    “君儿,继续讲!”

    李世民猛地坐直了身子,眼中充满了热切的期待,盯着李君。

    李君见状,心中暗笑。

    呵,政治课果然没白上。

    李君轻轻敲了下茶杯,继续说道:“世族的根基深厚,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想要动摇它们,就必须要用强力的手段。”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看到了这双急切的眼睛,他心中一阵暗喜。

    果然上钩了。

    “什么猛药?”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问道。

    他心中已经充满了火热的渴望。

    这些话,他从未听过,似乎触及到了某些核心的东西。

    他从未遇到过有人这样深刻地分析问题。

    “要解决经济,方法很简单,藏富于民,让百姓强大起来!”

    李君继续说道。

    “如今百姓太过贫弱,只有当百姓富有,他们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不会任由世族掠夺。”

    “如果我是李世民,我就会推动摊丁入亩。”

    李君心中暗笑。

    反正李世民不可能验证真假,听上去就高深莫测。

    但这些话其实并不完全虚假。

    摊丁入亩的改革确实为后来的大唐人口增长提供了基础。

    这也是让百姓更有积极性的政策。

    李世民眼中露出困惑。

    摊丁入亩?

    李渊和长孙皇后也都迷惑不解。

    李君简单解释了这个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将税收从人头税改为土地税。

    李世民若有所思。

    他似乎在冥思苦想,眼前的这个政策真的很有道理。

    百姓开垦土地,人口增加,而不再像现在这样惧怕高税收。

    按现在的税制,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就得交四份税,但如果按照摊丁入亩,交税就按土地的面积来,十亩地交十亩地的钱。

    “这……”

    李世民脑海中忽然一亮。

    原来如此,百姓有了钱,人口也多了,负担减轻了,世族的控制就会大大削弱。

    那时候,百姓将会更加信任朝廷,而朝廷也有机会对付世族。

    李君暗自发笑,看着李世民沉思的模样。

    这傻狍子,真以为李世民会听他的话吧。

    “君儿,文化和庙堂该如何破解?”

    长孙皇后急切地问道。

    她虽然有些不太明白,但仍然感到震撼。

    摊丁入亩的改革,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想法!

    李君微笑着说道:“关于文化,首先要加强教育,推广私塾,让百姓有文化,才能开始反思世族的弊端。”

    “如果没有教育,百姓就会盲目相信世族的说辞。”

    “这方面可以从细节入手,比如先开设小报。”

    李君详细解释了报纸的作用。

    它可以传播信息,给不同的人提供发声的机会。

    “当然,短期内,朝廷可以在长安的不同地方设置展示栏,定期更新。”

    “虽然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其效果巨大。百姓的思考能力会逐渐提高,最终成为朝廷对抗世族的有力武器!”

    李君带着笑意说道。

    这些展示栏,就像是新兴的报刊,能在无声中慢慢改变百姓的认知。

    李世民听后震惊不已,瞪大了眼睛,陷入了深思。

    这个方法,似乎真的可以行得通。

    “那庙堂之难该如何破解?”

    李世民急切地追问。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这些方法,他真是从来没有想过。

    说实话,即使让房玄龄他们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到如此巧妙的策略。

    真是太妙了!

    李世民激动地搓了搓手,迫不及待地想请教最后一个问题。

    没错,这已经是请教了。

    庙堂的泥潭,简直让他烦透了。

    每次发布政令,哪怕是轻微的变动,都能引发长时间的争论。

    推行政策进展缓慢,官员们总是步调一致,牢牢守住现状。

    他们根本不想改变!

    他们只想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威胁。

    然而李世民真的束手无策。

    “庙堂的问题……呵呵……”

    “这个计策和文化、经济的策略息息相关。”

    “只要这三者实施起来,我可以保证,大唐能延续千百年,毫无问题。”

    李君继续信口开河。

    反正他也活不到那时候,吹牛也没关系。

    李世民微微抿了抿唇。

    “请君儿解答!”

    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满心期待。

    “哈哈哈,其实并不难。”

    李君开始撸起袖子,正要继续解释,却突然院门被推开了。

    一群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

    李君微微一愣,李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都不由自主地转头。

    不认识。

    “谁是李君?”那中年男子低声问道,眼神已经锁定李君。

    李君微笑着站起:“我就是,何事?”

    “我乃长安曲家的曲长治,特来交接盐山事宜。”

    “若是现在交接,便可赐予你陇西李氏的姓氏。”

    “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快跪谢恩吧!”

    曲长治得意洋洋地说道。

    他受命于李安宰前来讨要盐山。

    通常,这种事不会由五姓七望亲自出手,都是交给依附的小世族处理。

    毕竟,这种事不太光彩,世族不必亲自沾手。

    交给下属办,若出了事,也与自己无关。

    “世族,竟然这么快就来了?”

    李君也是没有预料到。

    他以为,世族要等到自己与长安盐铺达成协议后才会介入,没想到他们如此迅速。

    毕竟,世族传承千年,决不会等着慢慢成长才出手。

    只要有苗头,便立即扼杀。

    “这群世族,竟然如此嚣张。”

    李世民的脸色铁青。

    “居然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冲进来了,简直无视大唐的律法!”

    李世民内心愤怒,觉得自己简直没法再解释清楚了。

    “李护卫,杀!”

    他忍无可忍,怒吼道,立即下令行动。

    李君羡早已在门口等候。

    听到命令后,他迅速拔剑,直冲过去。

    曲家的随行人员怎么可能是李君羡的对手。

    没多久,曲家的人全都倒在了地上,痛苦地哀嚎。

    曲长治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未见过世族受到如此对待。

    他昏迷前依然感觉这仿佛是一场噩梦。

    “君儿,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报官!”

    李世民看着地上痛苦的人群,怒气冲天地离开。

    “乖孙,别担心,我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渊紧随其后。

    “君儿,放心,一切都会处理好的!”长孙皇后坚定地安慰了一句,随后也追了上去。

    李君看着他们离去,轻笑着摇了摇头。

    “真是的,这些人还敢跑来收保护费,脑袋被门夹了。”

    李君心里想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不久后,万年县的县令刘保带着捕快急匆匆赶到。

    “小郎君,您没事吧?”

    刘保满脸担忧,迅速走上前。

    他现在也有些困惑,但依旧不敢怠慢。

    刚才,他正在县衙后院陪夫人读书,突然接到李世民的命令。

    这件事从未遇到过,所以他立刻带人赶了过来。

    刘保清楚,李君能让皇帝亲自下令,他绝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角色。

    “小郎君,真是失礼了,您一定受惊了。放心,您在万年县,没人敢动您。”

    “有事随时告诉我,我们会确保您的安全。”

    刘保严肃命令:“这些人,全都带走!押入大牢,择日审判!”

    曲家的人全都面如死灰,疼痛让他们无法忍受。

    刘保的处理迅速而有效,没过多久,院内一片空荡,春香走了进来,困惑地问道:“少爷,发生了什么?”

    李君随意一笑:“没什么,就是一群装逼不成反被屎。”

    “土地买好了吗?”他转移话题。

    春香立刻拿出地契:“一百亩土地都已买好,是庄子前面最好的田地。”

    “少爷,这些地里的庄稼长得真高。”

    “哦?长得好高?那走,带我去看看。”

    李君悠然自得地走出了院子。

    李君和春香很快来到了那片地头。

    一百亩,整片看去,真不小。

    “少爷,这些庄稼,真的要撅掉吗?”春香有些不舍地问道。

    李君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身子,沉浸在田野的清香中。

    这片土地,真是好啊!

    不过,眼前这些庄稼,看似长得不错,实际上稀稀拉拉,歪歪扭扭的。

    在后世,哪怕是最不懂种地的人,种出来的庄稼也比这强得多。

    “撅了!”

    “春香,去,马上去找人!”

    “三天内,把这些地撅完。”

    “对了,桌上的图纸交给老乐头,让他三天内造多少做多少,速度要快!”

    李君下达了命令。

    老乐头是附近有名的木匠,虽然不入籍,但手艺绝佳。

    他就住在庄子里。

    春香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照办。

    不久,春香带着一群庄民来到,大家正值农闲,没什么其他活做。

    李君开出的工钱很高,所以这些人愿意帮助。

    春香也没有费多大劲,毕竟,李君向来对百姓很大方。

    “李少爷,我们要做什么?”

    “李少爷,告诉我们怎么做?”

    庄民们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问道。

    李君笑了笑,指着大片田地:“很简单。”

    “你们把这些庄稼三天内都给我撅掉。”

    “三天后我要重新耕种。”

    庄民们面面相觑,完全不敢相信。

    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听说,有人要把庄稼给撅掉。

    “李少爷,怎么可能?这些庄稼现在长得那么好,怎么能撅了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