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嘎吱——”
谢持之轻手轻脚地推开门,一眼瞧见坐在拖着下巴、坐在煤油灯前等着自己的沈禾。
他正想开口说话,沈禾做了个“嘘”的手势,把豆豆抱进屋安置后,才回到院子淡淡开口:“我的工作有着落了吗?”
谢持之蹙了蹙眉,只觉女人针海底心,沈禾几个小时前还急不可待地想要出去工作,现在却又换成了一副可有可无、冷冰冰的模样。
“明天我带你去镇上见见我的战友,具体情况得他见了你人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其实战友张猛是跟他拍胸脯承诺这事一定能帮忙解决,不过谢持之话里还是留了余地。
“谢谢。”沈禾松口气,虽然面上不显,但她心里还是很紧张结果。
曾经和沈禾打交道的都是些成了精的老狐狸,她也早已练就了一身不形于色的本事。
刚刚慌乱求人也不过是到了陌生环境罕见的脑子发慌,谢持之走后她很快就把心态调整过来。
她手持煤油灯想先进屋休息,身后却传来谢持之悠悠的声音:“我们是夫妻,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客气?”
沈禾身形顿了顿,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她闭口不答,总不能告诉谢持之他媳妇的身体现在换了个人在使用!她又不是疯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在豆豆依依不舍的目光下,谢持之带着沈禾离开家里。
一路上碰见不少上工的村民,他们围了上来热情拉住谢持之,沈禾第一次知道原来谢持之人气这么旺。
“小之,你今天带你媳妇出门啊?”
“有空来叔家里坐坐,都好久不见了,叔请你吃饭。”
“你说你这三年没回家了到底干啥去了?你爹妈可担心你了。”
村里叔叔阿姨的热情邀请谢持之都一一认真回复,突然,一道脆生生的年轻女声响起,在一众年长的声音中显得突兀。
“持之哥,你回来了。”程静穿着碎花衬衫,头戴一个宽边的亮粉色发夹,明显经过精心打扮。
原书中程静最后目的得逞,如愿嫁给谢持之,成为豆豆的后妈。
不过书中没有过多描写程静嫁给谢持之的婚后生活,而是着重笔墨描写了程静这个后妈当得有多么称职,男主豆豆又是多么尊敬程静这个后妈。
沈禾在旁不动声色地观察谢持之,对她来说,感情如果需要争抢,那她宁可不要!
她坦然接受了原主的身份,接受了豆豆、谢父谢母、利用原主的家人,可她却很难亲近谢持之。
丈夫的身份对她来说是全然陌生的。
谢持之三个字对沈禾来说,不仅仅是名字,是书中几笔带过的男主父亲、原主军官老公、军官大佬这几个词语而已,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
程静走到谢持之跟前,浅笑吟吟:“持之哥,是我啊,小静。”
谢持之恍然大悟:“是那个容易平地摔的程叔叔家的三女儿?”
First Blood。
她那哪是容易平地摔?也只有谢持之这个木头会无视她的摔跤,躲开她的投怀送抱,还要在旁嘲笑她。
程静的笑容滞了滞,捂嘴尬笑:“持之哥真爱开玩笑。”
“我从不开玩笑。”谢持之一本正经道。
Double Kill。
沈禾都替程静尴尬了,在旁提示谢持之:“时间快来不及了。”
程静依依不舍道:“持之哥,早去早回,有空来我家玩啊。”
本来跟沈禾已经走了的谢持之停了下来,他转身小跑到程静面前:“我不会去的,我跟你不熟。”
Triple Kill。
沈禾算是懂了为什么书中没有过多描写谢持之跟程静的婚后生活了,这人也太钢铁直男了!
她也不知道这人是真听不懂还是装作听不懂程静话里的意思,总之温柔不了一点!
谢持之说完转身小跑到沈禾身边,倒是程静颇为怨怼,瞪了沈禾一眼,她不怪谢持之反倒怪沈禾。
“不是要赶路吗?走吧。”谢持之催促。
沈禾跟在谢持之身后,两人沉默着往镇上赶。
她在后面细细打量谢持之,他是个衣架子,哪怕是最普通的军装穿在身上,也穿出了模特走秀的视觉享受。
蓝颜祸水!
她咂摸着嘴感叹。
谢持之对人的目光敏感,沈禾的视线让他浑身都不舒服,身子也不自觉地绷紧。
等到了镇上,沈禾总算不再看他,他心底深处又涌起一股失落难言的陌生情绪。
“团长!”张猛一直等在厂子门口,远远看见谢持之后立马跑步上前,冲他敬了个标准军礼。
谢持之回礼后才说了句:“不是跟你说了专业后就不讲究这些了吗?”
张猛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1米7多的身高,看着老实憨厚,穿着棉线布料制成的灰色工装。
他憨笑着挠头:“见到团长我不自觉就想敬礼,习惯了。”
他又看向站在团长身后,穿着蓝色的确良衬衣和灰色尿素裤子的清秀女人,打招呼:“这就是嫂子吧?”
部队里男的以官职论大小,女的统一称作嫂子。
沈禾大方任他打量,主动伸手:“你好,我是沈禾。”
张猛伸手回握:“你好,我是张猛。”
就冲这大方劲,张猛对沈禾的初印象还算不错。
在部队的时候,谢持之手下的兵闲时也会讨论,他们的团长谢持之究竟会娶什么媳妇?
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女人才配得上他们敬仰的团长?
是那个文工团之花,还是新来的娇俏小护士,张猛最看好的还是他们师长的女儿——高燕,同样也是他们部队的优秀女兵。
可没想到团长的媳妇长这样。
多少还是有点失望。
张猛摇头,把脑子里的杂念甩出,走在前面带路:“团长,嫂子,我们到办公室详谈。”
他边走边介绍:“别看我们石桥棉麻纺织厂面积不大,现在也有大约700名员工。”
“前几年厂里员工要多些,过千人。但在1961年到1965年间,全国精简城市人口,号召大家主动返回农村,减少城市的压力。”
“我们厂有动员回去的,也有主动回去的,回到老家至少还有红薯野菜吃。”
“现在日子好过了些,厂里人手又不够用了。嫂子来的时候正正好,前两天厂长还跟我提过最近要发通知再招一批工人进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