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920~1923年,蔡炳炎先后在本乡和三河镇当塾师,并与夏钟庭成婚,后生二女一子。
1924年3月,蔡炳炎经其父、老同盟会员邓子云介绍,报考广州黄埔军校。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步科。10月,随黄埔军校学生队参加平定广州商团阴谋暴乱的战斗。12月,黄埔军校结业,被分配到以王柏龄为团长的军校教导团第二团任排长。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蔡炳炎时任军校教导二团二营六连连长,率部随右翼军出征,攻占淡水城。3月,随东征军参加进攻鲤湖、棉湖、河婆、兴宁杜口等战斗。6月,随东征军回师广州,讨伐滇系军阀杨希闵和桂系军阀刘震寰的叛乱,并参加进攻三元里、龙眼洞等战斗。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转战五华、兴宁、松口等地,参加了扫荡陈炯明残部的战斗。
1926年春,蔡炳炎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八团八连连长。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隶属于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编入东路军序列,从广东潮州、汕头一带出发,向盘踞福建的孙传芳军阀集团的周荫人部进攻。福建克复后,随部进入浙江,旋即转向江苏,参加会攻南京
1927年4月,蔡炳炎随北伐军攻占杭州、上海以后,驻防镇江;8月,任第九军军士教导大队上校主任。不久,升任总司令部补充团上校团长;9月,攻占徐州后,又回守镇江,升任营长;11月,调第一军三师八团。
1928年初,蔡炳炎改任第一军三师八团团长。同年秋,奉命调任第二师五旅十团团长。10月,入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
1929年,蔡炳炎调往第四十五师二六八团任少将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
1930年初,蔡炳炎离陆大任卫立煌第三纵队指挥部少将参议,到江淮地区招募新兵。夏,任四十五师一三五旅二六八团少将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9月,蒋冯阎大战,以冯、阎失败告终,蔡炳炎不久回到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继续学习。
1931年春,蔡炳炎在中央陆军大学学习期间与北平赵志学结成伉俪后生二子一女。同年,从陆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政部总务厅,任上校参议。
抗日战争时期
1932年2月,蔡炳炎调任胡宗南为师长的第一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同年夏,调任第十八军军部参谋兼干部训练处副主任。不久调任安徽警备第二旅旅长。8月,受任安徽省保安处少将参谋长。
1933年春,蔡炳炎任安徽省保安处中将处长,又取字“絜宜”。10月,获鄂豫皖三省剿共总司令蒋功字第七号奖状受到记大功一次的嘉奖。
1935年3月19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议决,免去蔡炳炎的安徽省保安处处长职务。4月,受任中央陆军整理处军官大队大队长。8月,进入武汉军官团,接受训练。
1936年初,蔡炳炎受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二〇一旅旅长。后率部驻守浙江常山、衢州和广东广州、乐昌、马坝、韶关等地。
1937年5月21日,蔡炳炎晋升为陆军少将。7月,调庐山军官训练团训练。8月,率领第二〇一旅从汉口乘船,顺江而下,向上海方向进发,参加淞沪抗战。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入夜,部署初定,阵前即发现敌军。传令士兵不得妄动。待敌接近阵地约50米,乃一声令下,猛烈开火,继以刺刀冲杀,全歼来犯日军。25日晨,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后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在陆家宅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1926年春,蔡炳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八团八连连长。
1927年,蔡炳炎晋升为第三师八团副营长、营长,授中校军衔。同年,升任第九军教导大队上校主任。不久,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补充第五团团长。
1928年,蔡炳炎改任第一军三师八团团长。同年秋,调任第二师五旅十团团长。
1929年,蔡炳炎任第四十五师二六八团少将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
1932年,蔡炳炎调第一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继调第十八军军部任参谋兼干部训练处副主任。同年,再调安徽省保安处任少将参谋长。
1933年,蔡炳炎升任安徽省保安处中将处长。
1935年,蔡炳炎调中央陆军经理处任少将处长。
1936年,蔡炳炎调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〇一旅任少将旅长。
抗日英豪,蔡炳炎自幼喜爱读书,曾在私塾担任教书先生。受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启发,他萌生了投身革命的想法。
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蔡炳炎经孙中山旧部邓子云介绍,前往应试并成功入学,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军校毕业后,蔡炳炎随广州革命军东征北伐,立下赫赫战功,一路晋升。1928年,他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五旅第十团团长,并因战功颇受蒋介石赏识。1929年,蔡炳炎前往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并与第三任妻子赵志学结为夫妇,共育有4个子女。
然而,蔡炳炎对官场的官僚作风深感不满,于1930年辞去安徽保安处处长一职。后来,他应蒋介石亲信陈诚之召,到中央陆军整理处军官大队任大队长,并在1936年升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0一旅旅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蔡炳炎虽身处南粤,却心系国家安危,主动请缨抗日。上峰批准了他的请求,他率军北上参加上海保卫战。部队行至安庆时,他将妻儿安置于此,并与妻子话别。在长江码头,他叮嘱妻子要照看子女,同时鼓励她参加妇女抗日救亡团体。 [8]
战场遗书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南进,在上海主动发起攻击,采取由东向西的作战策略。8月20日,蔡炳炎抵达常州洪庙,会战已白热化。前方战事紧张,我军伤亡严重。蔡炳炎深知此行凶险,彻夜难眠,给家人写下四封信。其中一封被妻子赵志学保存下来。
信中,蔡炳炎交代三事:一是关心与前妻所生之女慕兰的婚事,望妻子设法促成;二是考虑小儿子蔡浙生的抚育问题,希望妻子多加注意;三是提到旧属周难,叮嘱妻子若到安徽,不得让其居住,因其不可靠。周难曾为蔡炳炎勤务兵,战前潜逃,蔡炳炎从此与其断绝往来。
四天后,蔡炳炎在罗店战场壮烈牺牲。罗店位于嘉定和浏河之间,是重要军事据点。蔡炳炎率5000多名官兵向苏州方向突进,与日军激战。在敌众我寡、形势危急之下,他继续冲锋,指挥所一再前移。战斗中,蔡炳炎胸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5岁
人物语录,“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凛遵。” “吾辈只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
家庭情况,蔡炳炎共有三位夫人。原配夏钟庭,为合肥同村夏姓佃农之女,抗战胜利后病故。夏生一子二女,长女慕兰,毕业于上海东南体专,曾任中学教师,后任重庆市江北区政协委员。
次女惠兰,自幼过继给本村李姓人家,在乡务农,1985年病故。
子闵生,又名传智,中央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在南京宪兵团任职,1981年病逝于台湾。
蔡炳炎侧室何世霖,毕业于安庆女子职业学校,曾任教师、银行职员,不育,解放后在合肥病故。
蔡炳炎三夫人赵志学,北平学习期间与蔡相识并结为夫妇。赵肄业于北京志勤中学,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治家有方。蔡炳炎罗店殉难时,赵年仅27岁,此后孀居终老。
赵志学曾在国民政府司法院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后侨居美国,生子女4人。
长子平生,不到一周岁在南京病殇。
次子保生,又名传仁,台湾海洋学院毕业,美籍华人,后在美国新奥尔良市经商。
三子传勇即蔡浙生。
女亚兰,美籍华人,后在纽约从事会计工作。
两封家书
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抗日革命烈士并颁发烈士证明。次年夏,合肥市政府决定将蔡炳炎的灵柩迁葬于该市蜀山烈士陵园。 [9]赵志学从美国返回大陆,通过合肥市政协将蔡炳炎的两封家书捐献国家。这两封家书原珍藏于美国新奥尔良市,已用绫裱好,于1987年7月7日送至北京。现由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两封家书全文如下:
志学内子雅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沪战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昨日报载,又由日舰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果尔,则二次大战即将爆发。同时又根据报载,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虽多亦奚以为!我等刻仍在此间休息,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帐目,由你管理,望即实行,无得疏忽,此为最要紧之事。保、亚、浙(稽子保生、女亚兰、幼子浙生一一编者注)等几辈均好吗?甚念!特此,敬颂。
时祺
洁宜于常州洪庙
八月二十一日上七时
志学内子雅鉴:
连日致书,谅已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指蔡的勤务兵一一编者注)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指长女)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指幼子浙生)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专此,敬颂
时祺 洁宜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彼等恐不在原地,汇款注意。
碧血丹心垂青史,白骨沉沙恨未消。(时任蔡炳炎所在旅原师长黄维挽联)
蔡炳炎烈士墓志铭,蔡君炳炎(1902一1937),宇系宜,祖居合肥东郊,父母业农。君少聪颖,勤奋;好学,卓荦有成,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及陆军大学特别班一期。参加东征北伐,卓建功勋,历任排连营团长、师参谋长、徐州警备司令、中将保安处长、旅长等职。一九三七年八·一三凇沪抗战,君仨陆君第十八军二O一旅旅长。目睹日寇入侵,国势垂危,义愤填庸,请缨抗敌,率锐旅千常州星夜驰沪,参加罗店保卫战,初战告捷。该敌援骤增,众寡殊巨,君临危不惧,率余部冲向敌阵,饮弹殉国,时年三十六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安徽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追认君为革命烈士。翌年合肥市人民政府为君奠墓于蜀山烈士陵园。勒石为碑,铭曰:少怀壮志 才识超群 东征北伐 屡建功勋 抗倭救国 喋血淞沪 江淮俊杰 黄埔精英 蜀陵长眠 青史垂名。
1937年9月初,蔡炳炎的灵棺乘火车向安徽发运。行至南京,十八军办事处为他举行公祭。灵棺后转水路,经芜湖,芜湖各界代表亦在江边举行公祭。灵棺到达安庆时,省城军政商学各界纷纷去江边迎灵,全城各机关、团体、学校放丧假一天,以示哀悼。灵棺上岸,破例进东门出北门,停放在西门外鸭儿塘地藏庵内,沿街各户,都在门前摆设香案,默默致哀。由各界人士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在安庆隆重举行了追悼会。12月下旬,蔡炳炎灵棺由安庆运回其故里合肥。因战事日紧,暂厝于城东郊蔡之舅父邓子云家乡村头旱地。
1947年,安徽省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提出呈请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本省忠烈蔡炳炎将军并予公葬的议案。国民政府于同年5月10日发布了对蔡炳炎的褒扬令,追授其为陆军中将。当月,原合肥县各界人士为蔡炳炎举行了公祭大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