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贫道赵志敬,弟子遍诸天 > 第38章 贫道赵志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静谧月光中,小院竹门从内向外推开,一个高大身影缓步走出。

    只见他红光满面,须眉皆白,满头银发随意扎成个道髻,一身灰色道袍却显得污秽邋遢。

    这老道就是威震武林将近百年,以武入道,承前启后开辟武学全新境界,与少林祖师达摩并称,但凡提及金系武侠就绝对绕不过的战力天花板,武当派创派祖师,邋遢道人张三丰。

    “青书?”

    张三丰虽在闭关,但百年修为当世无人可及,只从脚步声中,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武学门派,功力深浅。

    方才正神游间,听得外面有人走近,并未故意隐藏行踪,但呼吸脚步由实入虚,返璞归真,暗合道教至理,隐隐与天地融为一体。

    如此深不可测的内功已臻化境,莫说武当派,便是放眼整个天下,除了张三丰本人之外,都再想不出第二个人。

    待得出门一看,居然是徒孙宋青书,张三丰微微一怔,跟着问了一声。

    “徒孙宋青书,拜见太师父。”

    宋青书先行大礼,以如今的身份拜见太师父张三丰。

    跟着重新整理衣冠,拱手施礼道:“贫道赵志敬,见过武当派张真人。”

    张三丰眼中闪过一阵异光,定睛凝神仔细打量一番,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昔年华山赵仙人化虹飞升的传说至今仍有人提起,那自己这个小徒孙是赵仙人转世也并非没有可能。

    只不过以张三丰的修为定力,忽然有人在面前提起百年前的事,仍是微微有些恍惚。

    赵仙人羽化登仙之时,张君宝还未出生,如今匆匆百年弹指间,大侠郭靖、神雕侠杨过、恩师觉远大师等人早已作古。

    还有那个明慧萧洒,穿着淡黄衣衫的少女,同样在张君宝变作张三丰的漫长岁月中,悄悄离去。

    “贫道张三丰,见过华山赵仙人。”

    宋青书表现出的修为做不得假,确是玄门正统内功无遗。

    而且偏偏提起百年前华山玉女峰坐忘观,师承全真教的赵志敬真人,绝非信口开河。

    “张真人在上,贫道如今既是宋青书,又是赵志敬,但今夜前来,却要以赵志敬身份向张真人请教,还请恕罪。”

    张三丰笑道:“赵仙人不必多礼,但说无妨。”

    “贫道小徒刘清行,昔年创立华山一派,幸得天佑尚存至今,奈何后辈弟子不肖导致门规松弛,良莠不齐。”

    “如今贫道身为武当派弟子,本不该改换门庭,但这次前往西域途中,在咸阳城与徒儿关天佑重逢,得了这华山祖师令”

    宋青书并不隐瞒,只是把穿越和三世为人之事略去不提,将近一盏茶的时间过后,便将前因后果一一说明。

    “世间造化万千,但如赵仙人这般奇遇,贫道还是第一次见。”

    张三丰听得入神,他修道百年,早已经到了万物不萦于怀的境界,若说仍有执着,便是门中弟子与那虚无缥缈的成仙大道。

    宋青书却是在后世看过,《明史》中记载他高寿二百余岁,横跨宋、元、明三朝,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对张三丰仍有召见。

    至于其他野史文献,更是说张三丰死后复生,无人能确定他最终去往何方。

    也就是说,如今已经一百一十岁高龄的张三丰,只不过刚刚走完传奇人生的一半而已。

    然而所谓道不言寿,宋青书并没有将这些事情挑明。

    “至于什么门户之见,百年前又哪里来的武当派,赵仙人既然想要重返华山派,老道无有不从。”

    武当派作为道教门派,在全真派教义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与华山派的情况如出一辙,两者可以说是同宗同源。

    再者张三丰听“赵志敬”提起关家老祖关天佑,当年在华山见到神雕侠杨过时,作为杨过师弟的关家老祖同样在场,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除此之外,贫道还要告个罪,听闻小徒杨过曾班门弄斧,指点张真人三招太极拳法。”

    宋青书赧然道:“其实这太极拳法,乃至太极剑法,都是从后世学来,整件事情简直倒反天罡,惭愧惭愧。”

    张三丰听了拊掌大笑道:“赵仙人至诚至性,也是解了困惑老道多年的一个谜题,何罪之有?”

    当年赵志敬虽将太极拳法与太极剑法留下,但门下弟子除了杨过外,均未修习太深。

    而杨过在三十六岁武功大成后,便与小龙女隐居终南山下,所以江湖中少有人见过这门神功。

    之后百年时间,因为华山派底蕴深厚,除了全真教的武功外,剑法、刀法、短兵、暗器乃至十八般兵刃种类繁多,易练难精的太极拳剑逐渐失传,直到今日已经无人再用。

    反倒是张三丰昔日得神雕侠杨过传授,数十年间始终钻研不断,近年来更是领悟了以柔克刚的武学至理,在这三招的基础之上,创出完整的太极拳法与太极剑法。

    “赵仙人若是不弃,不妨与老道再将这太极拳推演一番如何?”

    宋青书自无不从,从深夜畅谈直到此时,天边已经微微泛起晨曦,二人同时摆个起手架势,跟着见招拆招,将十八式太极拳从头至尾的打了一遍。

    纯以意行,不以力往,形神合一,后发制人。

    宋青书的太极拳虽然先后得周伯通、杨过这种绝顶高手参详补完,但时间终究尚短,便是以十倍速度积累,算起来也不过二三十年的功夫。

    所以比起真正创出这门武功,数十年心血厚积薄发的张三丰,还是少了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义。

    正好通过这次推演,将拳意再上层楼,从圆融贯通抵达随心所欲的境界。

    而张三丰见到宋青书使出的太极拳,心中再无疑惑,确认眼前人就是当年华山赵仙人转世。

    二人点到为止,收招停式,虽然并未比试内功,但在宋青书看来,张三丰修为绝对要在三次论剑时,正值壮年的郭靖之上,而且高出不止一截。

    “百年童子功确实是天下第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