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170章 等级之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巴尼亚的工厂在金布尔区,位于孟买东郊,恰好和苏尔电器一东一西。

    工厂占地大概80亩左右,有两个长长的已启用车间,还有一个正处于动工状态。

    按照规模来看,这算是中小型工厂,在孟买这样的地方还算说的过去。

    工厂周围有住宅、有贫民窟、有集市、有酒吧乱糟糟的毫无规划之感。

    每天早上和傍晚,住在周围或者更远处的人,三三两两来这里上班,接着又成群结队从这里散开。

    但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厂区已经一片狼藉。车间里机器轰鸣不再,办公室里忙碌的人影消失。

    外面还在下雨,淅淅沥沥的雨滴打在雨伞、雨衣上,发出扑簌的声响。

    罗恩看了眼门口聚集的人群,没有说话。

    他们都是工厂原来的工人,骚乱那一天,人们担惊受怕,于是一哄而散。

    毕竟距离去年的那次大动乱才不到一年,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牧民,心里都有阴影。

    现在事情平息,他们又都重新聚了回来。

    街头小巷里传来各种各样的消息,他们知道工厂已经换了主人。

    在孟买这通常意味着原有的制度会被推倒,工人遣散、资产变卖、工厂不复存在。

    但他们依然来了,他们带着祈求、无奈、绝望,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儿,没人说话。

    他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技术人员,还有穿着稍显体面的办公室骨干。

    他们能怎么办呢?家里七八口人,都在等着他们的工资糊口。

    而孟买这样的人有一千多万,你根本没法停下来,否则就会被这座城市无情的排挤出去。

    没人想回老家,那是所有穷人心里的魔窟,他们好不容易逃离那里。

    在这座城市里,他们不用下跪,不用磕头。

    孟买,是所有人心里的金翅鸟啊。

    人群被一个个彪形大汉隔开,他们筑成人墙,留出一条直抵厂区的通道。

    阿尼尔腰里别着手枪,他环目四顾,警惕的盯着每一个往前挤的人。

    这些都是来自北方邦的老家仆人,他们在一周前抵达孟买,粗略的训练一番后就正式上岗。

    在人墙的保护下,罗恩径直走进厂区,他身边跟了苏尔电器的几个骨干。

    “阿希什,车间你看过了吗?”他问。

    “老板,”阿希什带着一丝兴奋挤上前,“三台压铸机,修一修就能用,以后我们也能生产铁制吊扇啦。”

    巴尼亚的工厂看似被破坏的很严重,但机器设备这种大家伙,很抗揍。

    充其量就是一些线路、管道、按钮什么的皮外伤,更换零件之后就能继续跑起来。

    “你带人尽快摸排清楚,让工厂早点复工。”

    “是,老板!”

    “阿尼斯,原工厂的人员名册拿到了吗?”

    “有人主动送来,还备注了技术骨干和刺头。”

    “把那些偷奸耍滑的全部赶走,其他的酌情留下,总之我不喜欢惹麻烦的人。”

    “是。”

    罗恩带人粗略的逛了逛,就已经对巴尼亚工厂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三百万买下它,绝对算是大赚。

    单单两条生产线的价值,就不止这些。

    苏尔电器当初筹备工厂时,一条生产线的造价加设备,投入就高达400万卢比。

    巴尼亚的工厂虽然设备有折旧,甚至还有些损坏,但打骨折之后就划算多了。

    更别说工厂原有的渠道资源,这些都是无形的宝贵资产。

    苏尔电器只需要花点时间,把它整合进体系内,那么很快自身的实力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罗恩准备让这座分工厂继续深耕电风扇的生产,它有这样的底子,复产更快。

    只要时机恰当,苏尔电器厂的电风扇生产线,也可以移过来。

    这样从塑料制的桌扇、壁扇、台扇,再到铁制的吊扇、落地扇,就能打通全品类的电风扇产品。

    嗯,术业有专攻,挺好。

    金布尔区的分工厂以后就负责电风扇市场,西边的苏尔电器暂时还是专注水空调。

    啧,说到这里,罗恩的野心再次被激发出来。

    电风扇、水空调这些电器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还想进军电视机市场。

    93年啊,印度的经济政策刚放开两年,各行各业就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随着自由化市场的成熟,后面必然会让经济进入繁荣期,这就意味着中产会越来越多。

    印度人和天朝人不同,他们消费观更贴近西方,也就是享乐主义。

    尤其是孟买,这里的人对基本需求和奢侈品的概念完全是颠倒的。

    乔格什瓦里的贫民窟几乎家家户户都拉了电,简陋的窝棚上丛生着蜘蛛网般的电线。

    中产阶级则户户有摩托车甚至汽车,孟买人吃得好,即便是贫民窟的人也不会在吃上面委屈自己。

    这和贫富无关,真正的奢侈品是自来水、干净的卫生间、顺畅的交通以及适合人居住的房屋。

    罗恩已经几乎可以想象,当人们手里有了钱之后,必然会寻求精神上的娱乐。

    那时候电视机就会是不二选择,谁不想在当了一天的牛马后,舒舒服服回到家里看上一会儿板球赛呢。

    可惜印度在技术方面全方位的落后,到现在都没有一家本土电视机品牌商。

    孟买、新德里这些大城市家庭的电视机,全是进口货,价格昂贵,中产家庭也要望而却步。

    罗恩想搞电视机品牌,当然没异想天开到自己研发。

    自己几斤几两他太清楚了,他也没想凭一己之力推动印度的技术革新。

    闲的慌?

    三哥的技术水平落后,关他鸟事。

    罗恩想搞的无非还是贴牌组装那一套,最快的捷径就是买技术!

    直接买一条电视机生产线,核心原材料还是进口,其他尽可能用国产代替。

    慢慢来,产品糙点没关系,反正印度人也不讲究。

    这一片蓝海市场总不能拱手让给外资品牌吧,与其让外人赚钱,还不如自己来。

    他已经在打听这方面的资讯,就是电视机生产线的价格高的吓人。

    愿意出口成套生产线的厂商,不是来自棒子,就是来自小日子。

    偏偏他们狮子大开口,上来报价就是200万美元,还是黑白电视机。

    罗恩不用猜也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价格,背地里指不定还有什么陷阱在等着呢。

    他们或许也根本没有出售的诚意,故意以高出市场几倍的价格,来变相拒绝。

    印度刚刚开放政策,国外的品牌都对这里的市场垂涎不已。

    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本土品牌崛起,来充当他们的竞争对手。

    这件事有点难搞,罗恩准备徐徐图之。

    想要买电视机生产线,他手里的外汇也不太够。

    算上以前的积蓄,还有阿南德他们这次跑了趟巴西的收入,加起来差不多75万美元。

    不上不下,难受。

    苏尔电器也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左右市场,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

    现在并购巴尼亚工厂,就是罗恩强大自身的第一步。

    不仅消灭了竞争对手,还让苏尔电器的产能更上一个台阶,一举两得。

    这八十亩的地皮也算是一笔资产,虽然它和政府签订的是租赁合同。

    感谢《租赁法》,它的实施对象也涵盖商业用房和工业用地。

    因此罗恩只需支付微薄的租金,便能无限期使用孟买中心的这块地。

    只要他不搬走,那这块地就完全属于他,甚至可以继承给自己的子孙。

    离谱吗?一点也不!

    看看南孟买,这座城市最富裕的阶层就住在马拉巴尔山受《租赁法》保护的一栋栋别墅里。

    而这些豪宅是他们,从当年作为租客的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几十年前孟买豪宅的租金是几百卢比,现在还是。

    据说在这种畸形市场下,还有一种所谓“贿金体系”。

    房东会贿赂租客,让他搬出受《租赁法》保护的房屋。

    为维护对自己房产的正当权益,他们反要向本不相干的租客付一大笔钱。

    这才叫离谱,富人住别墅却几乎不花钱,穷人搭一间贫民窟小屋反而要准备两千卢比的材料费。

    孟买,是一座等级之城。

    它打击新移民、年轻人以及穷困阶级。

    情侣在孟买无法筑起爱巢,外来者在孟买找不到出租房,因为所有最好的房产都已被中产阶级和富人牢牢占据。

    这是每个外来者要支付的最终极的学费,可叹的是这不能动摇他们前来孟买的决心,只会让他们在孟买过得很惨。

    毕竟是金翅鸟啊。

    天上的雨还在下,罗恩挥挥手带人离开,后续这里的清理工作自会有人接手。

    走到门口那里的人还没散去,他们眼巴巴的看向那柄被拥簇着的黑雨伞。

    罗恩脚步微顿,扫向人群。

    “工厂很快就会复工,只要审查合格,大家可以继续回来工作。”

    人群猛的爆发出欢呼声,他们扔掉雨伞、雨披,纷纷上前想弯腰摸罗恩的脚面。

    但被保镖挡住,于是嘶声呼喊,“苏尔拜、苏尔拜!”

    罗恩朝他们挥挥手,就钻进高档的进口轿车里,消失在街口。

    苏尔电器厂的事情告一段落,他又得忙活其他生意。

    宝莱坞、北方邦、药品走私.就连窝边草们,都很久没见了。

    不过在那之前,他要先见一见维诺德,旅行社最近的生意很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