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叮叮咚!叮叮咚!
RWR仿佛在唱着赛博高音一样,每一声都比前一声更加的高昂,尾后的AIM120进入主动导引头开机距离!
【敌捣蛋(导弹)!敌捣蛋(导弹)!】
机载AI不断提醒刘骏,尾后的导弹在快速接近。
在刘骏进入破S机动后,也算是进入垂直的39线防御机动,尾后的几枚AIM120跟着进入垂直机动,而其中一枚导弹因为角度的问题,导引头把J15T当成“地面”过滤掉,导引头脱锁,导弹保持着惯性飞行,向前飞去。
甩掉一枚.刘骏通过EODAS系统监视着靠近的4枚AIM120,自己通过【三九线·下高】甩掉一枚,导弹在他六点钟百多米的距离飞过,渐行渐远。
剩下三枚导弹因为角度问题,F22并没有齐射,而是一枚接着一枚发射的导弹,除了其中一枚外,剩下几枚导弹并没有进入标准的三九线,它们的导引头还没有脱锁,依旧牢牢锁定着J15T。
“坚持住!长空!”
通信频道内响起战友的声音,他们正在想办法帮助刘骏解决尾后的三枚AIM120。
“金币,快点!”
作为一个整体,队友被导弹攻击,当然不可能只是看着,金币迅速操控J15T的电子战吊舱,对来袭的导弹进行干扰。
“我正在做!距离长空12KM!压制!”
无形的电磁波开始压制刘骏尾后继续跟随的几枚AIM120,因为俯冲的缘故,导弹的能量损失变小,但同样J15T的速度也在变快,刘骏正试着将这三枚到底带入空气稠密的低空,用自身的产能彻底消耗干净导弹上的能量。
同时,也能通过俯冲的办法,让这场追逐战变得更漫长,让战友获得更长的时间,帮自己压制后方的导弹。
在无形电磁波的影响下,尾后三枚AIM120的导引头跟踪变得不稳定,导弹导引头随时处于锁定与丢失目标的状态中。
距离10KM刘骏看着EODAS系统提供的全向视野,不过就算不看,他也能通过态势感知察觉到3枚导弹的位置。
高度计数字不断减少,刘骏看着增加的空速,微微收油,保持J15T保持在解体速度之下的临界点上,这样可以获取更大的空速。
8KM扫了一眼EODAS系统,再次看向高度计,5000!
下方的海面正在快速放大,周围是平静的海面,这对于贴地飞行的战机来说,是个好消息。
迅速在脑海中规划出躲避导弹的方式后,刘骏提前拉杆,在尽量减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J15T必须要提前拉杆,保持大角度的转弯,才能让自身不至于一下拍进海里。
拉动侧杆,然后刘骏就感觉操纵杆有些沉重,因为速度过快,出现了“锁舵”的情况,水平舵被高速气流形成的压力“锁死”。
随着刘骏拉杆的力度逐渐增加,飞控AI自动调整配重,刘骏感觉杆量轻了些许,J15T逐渐从垂直俯冲的姿态中改出,机头圆滑的抬起,在距离海面还有40米的时候机头改平。
然而,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是有惯性的,飞鲨继续下坠了30多米,在距离海面还有几米的时候,刘骏才将机体控制住,在新改装的三元矢量引擎的辅助下,再次爬升高度,而带起的气流将下方海面压平下去一个大大的凹痕。
接着J15T继续向前飞去并保持在距离地面15米左右的高度。
在EODAS系统中,可以看到当他贴在海面的一瞬间,因为多径杂波与J15T电磁干扰的关系,3枚AIM120导引头受到严重干扰,导弹姿态开始飘忽不定,多个反射源让导弹的导引头无法分辨出到底哪个是真的目标。
导弹距离1500
哗啦!一枚导弹扎进海里,砰的一下炸开。
导弹距离1200
第二枚导弹也跟着失控,向着天上飞去,导引头捕捉不到反射源后,进入惯导以直线向着天空飞去,此时飞鲨已经飞出了它的导引头索敌范围,等到电池的电量耗光,就会自毁。
然而第三枚导弹始终没有脱锁,牢牢地“盯”着刘骏的机体。
导弹距离1000
顿时,刘骏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开始突突起来,脑中不断划过电流,这枚导弹对他的威胁越来越大。
海平面上,导弹虽然剩余的能量不多,但还是有充足的接近率,一点点靠近前方的战机,飞鲨在低空超声速飞行,积雨云在翼根处出现,就像是顶个雨伞向前冲锋一样,音爆声回荡在周围的海域。
怎么回事,正常的AIM120应该已经导引头脱锁了!等等!这枚AIM120是联合制导的?!
刘骏心底一沉,看着距离已经进入600的导弹,热焰弹不断的发射出去,然而在平面成像下,热焰弹根本无法干扰锁定自己的导弹!
爬升?
不行!这时候脱离地面的掩护很危险;而回转与直飞都逃脱不掉导弹的追击。
刘骏扫过高度和速度,太低了没垂直操作空间,而速度在1.1马赫,这对于J15T来说,已经是低空极限速度了,空气密度太大,飞鲨如同在空气墙中穿行一样。
跳伞?估算了一下距离,跳伞需要抛盖→弹射的流程,身后导弹的速度还很快,后方导弹一下子追上来,J15T如果殉爆的话,刘骏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被弹片打到。
放弃了跳伞的选择,刘骏大脑快速运转,然后他决定赌一把!
想着自己接下来的操作,刘骏不由感觉有些心跳加速,很大胆!但是可行性非常高!
下定决心,那就执行到底!
刘骏眼神坚定下来,然后.通过手不离杆操作系统解除攻角限制器!
现在,飞控计算机不再限制杆量,也是防止飞行员把机体搞失速。
微微收油,尾部喷口喷出的燃气减少,速度降下来一些,在空气阻力作用下逐渐脱离超声速,同时也代表飞鲨的可操控性在增加。
尾后的导弹800米,它的速度2.0马赫左右,而刘骏的机体此刻减速到了最适合操控的0.85马赫。
想到接下来自己要进行的操作,呼吸逐渐急促下来,态势感知中,牢牢锁定导弹的空间坐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