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 第373章 慕南栀贡献灵蕴,魏青衣出征巫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寝宫。

    元景帝经过了几天的养气,终于恢复了平静。

    无论如何,李长安没有废掉元景的帝位,就没有到鱼死网破的时候。

    只要帝位还在,自己还能继续修炼,就一切都有机会。

    他结束了修炼,然后缓缓睁开眼睛。

    老太监缓缓走过来,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魏渊……把皇后带走了。”

    本以为这些天失去风度的元景帝会暴怒,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没有。

    “皇后……随她去吧。”

    皇后本来就是留着威胁魏渊的,现在魏渊已经敢逼宫了,还有什么都不敢做的。

    “陛下,还有一件事,李长安又纳了一位侧、小妾。”

    老太监差点就说出口,天王又纳了一位侧妃。

    “粗鄙、浅薄,这种事情有什么而好说的。”元景帝毫不在意。

    他已然超脱那种境界了。

    “陛下,那位侧妃……先淮王妃……”

    “慕南栀!”元景帝脸色大变,刚刚养好的情绪,瞬间失去控制。

    他当年将慕南栀送给淮王,是希望分身晋阶。

    慕南栀的灵蕴对体魄大有好处,所以才能帮助不死之躯的三品武夫晋阶二品。

    可以说,慕南栀就是元景帝的禁脔。

    他策划如此深远,结果又被李长安给截胡了。

    洛玉衡如此,慕南栀也是如此!

    自从淮王出事,慕南栀就没了消息。

    原来,是被李长安藏起来了。

    “李长安!朕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碎尸万段!”

    良久之后。

    “还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一起说出来吧。”

    老太监说道,“陛下不想被天王干涉政务,所以让太子监国。”

    “天王也将权力授权给了长公主……”

    元景帝冷笑一声,“好啊,让太子去受怀庆的气吧。”

    “没什么事,就出去吧。”

    老太监躬身离开,如释重负。

    “让他们折腾吧,只要魏渊和李长安死了,权力还是会回到我的手上。”

    ……

    天王府。

    天王侧妃慕南栀的房间。

    慕南栀……以为自己在做梦。

    “夫君,我不是在做梦吧。”

    李长安嗅着令人陶醉的幽香,搂着慕南栀的纤腰。

    “不错,腰又细回来了。”

    慕南栀娇笑,“夫君得……一下就品出腰肢粗细。”

    李长安盯着宝石般璀璨的眼眸,说道,“躺平…………感觉不一样。”

    慕南栀听话,躺平。

    肌肤像是凝脂,又如最无暇的美玉。

    “为了这一天……好几天没吃肉了……”

    慕南栀呢喃,小嘴瘪着,委屈巴巴。

    长长的睫毛因为紧张,不停的颤抖。

    ……上古道门的秘法……气机在两人之间流转。

    气机走完两人的奇经八脉,视作一个大周天。

    ……咯吱声里,运转完一个大周天。

    李长安清晰的感觉到。

    慕南栀体内一股沉眠的力量苏醒。

    这股力量有着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当它随着气机运转,李长安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适,四肢百骸一下子被打通。

    已经修成不死之躯的李长安……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细胞……欣欣向荣。

    体魄在这一刻,突飞猛进,骨骼变的更加强壮。

    肌肉变得更加坚韧,细胞充盈了力量。

    他不由自主的加快…………愈发激烈。

    慕南栀…………像是在海浪中摇摆的水草。

    肉身也在快速增强,各方面属性都在暴涨,这是要晋升的征兆。

    二品武夫叫合道,不只是肉身增强而已。

    烛光把影子投在墙上。

    映出……肩上一条纤细的……。

    晃啊晃。

    李长安睁开眼,停止感悟。

    慕南栀迷离的目光,也在盯着李长安。

    这个男人,好强,好认真,他甚至在认真思考……他对我真好。

    眼前美人,艳而不俗,媚而不妖,灼灼如六月娇。

    灵蕴不断的融入气机中,通过周天进入李长安体内。

    他身上神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李长安修炼了三种剑意,合道就是对剑意的升华。

    大奉世界,只是李长安经历的其中一个世界。

    他的道,将贯穿所有的世界。

    他要在每个世界都登上顶峰。

    这个世界是皇朝世界,那就权势、财富登顶。

    这个世界是伟力世界,那就登上力量、资源顶峰。

    不断变强,永无止境。

    不断追求最强,追求更高,不断突破自己。

    直到在这个世界问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那一刻,在当前世界,有我无敌!

    他的道,就是无敌。

    这一刻,他踏入了二品合道境。

    这一刻,观星楼外,一道道星光垂挂下来,照亮八卦台。

    慕南栀目光迷离……染上嫣红。

    “夫君……南栀终于得偿所愿了……”

    李长安感应到,她体内的灵蕴初步复苏。

    他的气机很大一部分留在了神体内,就如神的灵蕴很大一部分被他吸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灵宝观。

    身披羽衣,头戴莲冠的洛玉衡,挽着浮尘,从静室走到小院。

    她凝视着观星楼,精致的眉头紧皱。

    许久后,突然冷哼一声,拂袖返回静室。

    嘀咕声从夜色里传来。

    “该死的小浪蹄子!”

    “早知道就该像对待九尾天狐那样,压在灵宝观下!”

    “实在不行,卖窑子里去,一定能卖不少钱”

    皇宫中。

    元景帝凝视着天上的异象,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当自己的梦想被别人实现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让人失去自我的情绪。

    那种情绪会让人失去理智,甚至瞬间入魔。

    它的名字,叫做妒忌。

    “李长安!”

    “我誓杀你!”

    ……

    三祭之后。

    迎来了大军出征之日。这天清晨,魏渊率领一众将领,骑着马。

    他们从皇城的主干道出发,向着京城外的大军军营行去。

    浩浩荡荡数百人的队伍里,魏渊在最前头。

    他仍旧一身青衣,两鬓斑白,儒雅俊朗。

    一如当年。

    一身百姓俯视的上官惜雪,在灵宝观的阁楼上目送她离开。

    在京城,恐怕只有这个地方,能保住她。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主干道两边站满了百姓,一位头发白的老人定定的凝视着那袭青衣。

    忽然老泪纵横,大哭起来。

    “爹,你哭什么?”

    老汉身边,年轻的男人茫然问道。

    “魏公,魏公终于又领兵了”

    老人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悲喜交织。

    “爹当年参军时,就是跟着魏公去的山海关,也是跟着他一起回来的。

    一晃二十一年过去了,魏公还是如当年一样,只是鬓角白了。

    当时,我记得是陛下站在城头,亲自擂鼓,为魏公送行。”

    陛下擂鼓年轻的儿子瞪大眼睛,一脸不信。

    陛下……不是在修道吗。

    那个狗皇帝,还会做这样的事情?

    曾经参军过的老人,再次见到魏青衣领兵的一幕。

    或潸然泪下,或激动万分,或悲喜交织。

    “魏公,是魏公啊”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终于又看到魏公领兵了。”

    年轻人很难理解老一辈人的情怀,难以理解那袭青衣,昔年有多光芒万丈。

    魏渊身后,姜律中等追随过魏青衣出征的老人,听见了街边百姓的讨论,不由想起当年。

    山海关战役时,大奉举国之兵力投入战争,那袭龙袍亲自站在城头擂鼓送行,何其风光。

    只可惜,陛下是不可能来击鼓送行的。

    最好别来。

    他不配。

    当时的元景帝,英明神武,勤于政务。

    现在的陛下,沉迷修道,惰政多年。

    幸好李天王出世,接过了大奉的担子。

    皇帝和天王,不好说谁大。

    但是,那天皇帝下跪了,两人的高低就分出了。

    天王不喜欢杂务,都交给夫人长公主处理。

    长公主怀庆,现在是天王妃。

    或者更贴切的说,叫做天后。

    太子懦弱,每每当朝应对朝臣,天后总胜过太子。

    大奉的大权,在李天王手中。

    具体政务,由天后办理。

    太子嘛,管图章的。

    城头上,以王贞文为首的文官,几位公爵为首的武将,誉王为首的宗室们,在城头一字排开。

    他们默默注视着下方宽敞主干道尽头,缓缓而来的队伍。

    “想当年,魏渊出征,陛下亲自登上城头,擂鼓相送。

    才使得京城上下,万众一心。”王贞文感慨道。

    经历过山海关战役的老臣们,微微恍惚。

    他们的身前,还站着三个人。

    迎风而立的李天王,站在最前方,看着魏渊再次出征。

    他的身后是天后怀庆,再往后是唯唯诺诺的太子。

    “怀庆,去擂鼓。”李长安道。

    众臣闻言,欣慰不已。

    天后临朝这一个月,朝局已然大为改观了。

    俨然有当年元景帝最初登基的气象。

    战鼓轰鸣,响彻京城!

    “咚!”

    “咚咚!”

    “咚咚咚”

    鼓声密集如雨,一声声的回荡在天际。

    包括魏渊在内,所有人抬头看向城墙。

    “看,是天王和天后!”

    人群里,传来惊喜的喊声!

    “是天后殿下在敲鼓。”

    “天王也来为大军送行了!”

    百姓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大声呼喊,热情四射。

    大奉天王李长安,是大奉威望最高的人。

    这样的人接受大奉实权,群情振奋!

    那些身着甲胄的将领们,跟随在魏渊身后,纷纷抬头看来。

    当年那袭龙袍在城头擂鼓,城中百姓欢呼如沸。

    二十年转瞬即过,擂鼓的人换了,百姓欢呼依旧!

    魏渊抬起头,凝视着城头,拱手微笑。

    很好。

    怀庆是他半个弟子。

    李长安嘛,是他钓蚌的老师啊!

    啧啧啧。

    剑州。

    月氏山庄。

    年约四十,脸蛋圆润,身段丰腴的白莲道长,穿着玄色道袍,青丝挽起,插入一根乌木道簪,简洁随性中透着妇人的婉约。

    往日里温婉随和,始终挂着笑容的白莲道长,此刻脸色严肃,无声的走在山庄外围的区域。

    十几名弟子跟在她身后,清理着障碍物,试图重新布置阵法。

    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炮火轰击,炮弹如同陨星坠落,撞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深坑,冲击波掀开地面铺设的青石板,摧毁房屋和树木。

    一名天地会弟子不幸被炮火击中,尸骨无存,两名天地会弟子身受重伤。

    自从逃出地宗后,这群保持理智,没有堕入魔道的地宗弟子,改名为“天地会”。

    而最重要的是,金莲道首在山庄里布置的阵法,被硬生生撕开一角,再也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敌人,其中包括那些实力不强,却数量众多的江湖人士。

    江湖散修向来是个令人头疼的群体,他们数量众多,他们手段诡橘卑劣,他们为了获得资源,可以抛头颅洒热血。

    毕竟没有靠山,想要晋升,就不能放过任何机遇。

    “白莲师叔.”

    一名穿浅蓝色道袍的弟子飞奔过来,眼里含泪,哽咽道:“凌真师弟,他,他.”

    话没说完,痛哭了起来。

    凌真是重伤的弟子之一,伤势过重,没能救回来。

    而他没有修出阴神,死便是死了,与常人无异。

    白莲身后,十几名弟子眼圈一红。

    地宗道首入魔后,大部分弟子都堕入魔道,成了妖邪。

    如今他们这些神志清醒的弟子只有三十六位,少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

    现在,地宗正统弟子,只剩三十四位。

    “他会以另一种形式陪伴我们的。”美妇人叹息道。

    “白莲师叔,你不是说金莲道长请了地书碎片持有者们前来相助么?

    他们人呢,怎么还没来?”

    白莲神色严肃的说道,“不但他们会来,新任地宗道首也会亲自来。”

    众弟子有些惊讶,“道首……不是入魔了吗?”

    “金莲师兄给我们找了一位新道首,他的修为甚至比黑莲还强。”

    “有了他在,地宗能重新发扬广大,甚至能一统三宗!”

    白莲的眼眸众燃起了希望。

    弟子们饱含期待,“那位道首他是谁啊!”

    白莲遥遥望着京城,缓缓张口,“昔日金雕李大侠,今日大奉李天王!”

    众弟子连连惊呼!

    “李大侠要回来了!”

    “太好了!”

    “如果他来了,谁还敢来抢九色莲子!”

    “他可是儒、武、道三修啊!”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