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无敌六王爷 > 第1103章 喜甜,是因为吃不起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南人喜甜。

    并非是因为这里更富裕。

    而是这里的盐税执行的最到位。

    私塾的老师,一年教书也就能赚二十两银子。

    然而一家五口光吃盐的费用,就得花费二两,占据十分之一。

    这还是私塾老师。

    若是有地的农夫,一年也就能赚个十多两。

    盐税之重,可见一斑。

    而秦风觉得最可怕的,是大庆的百姓,觉得这是极度正常的事儿。

    作为生活的必需品,盐的价格高点,也是没问题的。

    毕竟其他赋税,算不上那么多。

    秦标听着秦风的话,沉默了许久。

    “老六,你可知盐税占朝廷一年税收的多少吗?”

    秦风虽不知晓,但也能估算出一些。

    “三成?”

    “是一半。”

    秦风呼吸一停。

    朝廷上下的国税,盐税占据一半。

    如此不合理的结构。

    究竟是怎么存在的?

    “降盐税吧,万一未来盐税出了状况,整个朝廷都要出问题。”

    秦标对此倒是不太在意。

    “朝廷缴纳的国税,是朝廷的,我们皇家的内库钱财,才是最多的。”

    内库钱粮。

    基本都属于庆皇的钱。

    毕竟天下间有一半的东西,都直接属于皇家所属。

    而这一半的屋舍、田地等物,是基本不纳入国税里的。

    除了这些之外。

    还有一些官员、士子,也在免税之列。

    未来大庆朝廷的税收,铁定要出问题。

    秦风对于父皇将古往今来将皇权集权之最,有了新的认知。

    朝廷的那点税收。

    与皇家的收入相比。

    那才算几个钱?

    能维系朝廷基本运转都算不错了。

    有时候官员的俸禄,都得庆皇自己掏!

    但显而易见的。

    如今三代之内,这个体系基本不会出现问题,三代之后,必然会有无数蛀虫,蛀空了皇家这棵大树。

    这么多财富,即便身为皇帝,也很难守得住。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秦风长叹一声。

    “除非能保证我朝皇帝代代英明,否则但凡出现个昏庸的,整体上就要出大问题。”

    秦标皱起了眉头。

    “古往今来,哪有不出昏君的皇朝。”

    想到遥远之事,秦风都感觉到压力。

    好在。

    他只是个藩王,不用操心这么多的事儿。

    今日聊起盐税,纯粹是因为兄弟几人聊着聊着,就很容易聊到国事儿上去。

    国事儿就是家事儿。

    家事儿也是国事儿。

    这就是大庆的皇朝。

    上一次来,秦风并没有太多的体会。

    而这次,随着父皇裁撤了宰相,将所有权利独揽于一身,秦风有了新的感受。

    只能说。

    幸亏父皇与大哥英明,否则但凡有半点差池,地方上很有可能造成直接糜烂。

    秦风懂得。

    南方人为何喜欢吃甜了。

    吃盐要上重税。

    吃糖却不用。

    只不过如今的糖,随着火器的出现,恐怕会成为战略物资。

    等朝廷这里火器彻底发展起来,恐怕就连糖,也要进行彻底的管控。

    “如今京都的糖,品相最好的,还属辽地来的白糖。”

    “京都这边都是红糖黄糖之类,很难将糖做得跟雪一样的白。”

    秦标对此也很感慨。

    “朝廷内已经有人对此有了微词,说辽地来的白糖品相更好,味道更佳,而价格,却比黄糖红糖更低。”

    “一些制糖的工坊,已经反映到孤这里来了,叫苦不迭。”

    秦风摸了摸鼻子。

    工业化的产量,基本吊打整个农业社会。

    哪怕辽地的制糖,只属于火药产业的衍生产业。

    可标准化之后,白糖的价格能做到极低。

    哪怕扣除掉运费成本,也没有多好。

    更不用说。

    如今广宁城能跟京都海运,运费成本直线降低,白糖价格更是低的可怕。

    京都这边的糖类市场,自然全被广宁城给挤压了。

    而这。

    仅仅只是个变革的缩影。

    也正是因为辽地的工业品,已经影响到了这边的许多产业,才会让旧派之人如此嚣张,想方设法的想要搞秦风。

    “白糖的方子,算不上什么好东西,回头我将标准化的流程告知大哥,大哥命人改良皇家的制糖作坊,同样可以生产白糖。”

    秦标对此有些惊讶。

    “老六这么大方,不靠白糖赚钱了?”

    “有矿,白糖才能赚几个钱。”

    秦标点头。

    “也是,要不是白糖在京都,目前也属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就是炼白糖的机器,得从辽地买。”

    秦标听此,忍不住点了点手指。

    “老六你啊,心思真多。”

    炼制白糖,所需甘蔗等,自然都在南方。

    辽地炼白糖,实际上多有不便。

    原材料运送成本太高了。

    辽地之所以能向南方售卖,很大原因是辽地人少。

    用不了那么多的白糖。

    哪怕加上个宁地。

    也消耗不掉。

    最后自然都便宜了京都。

    毕竟整个天下,就京都这边最有钱。

    炼制白糖,不太赚钱。

    可要反过来,售卖炼制白糖的标准化流程的机器。

    那利润可就高了!

    而且既然是机器,就得维护,定期更换零部件之类的。

    这些。

    目前整个世界,只能依靠辽地!

    而且机器卖得越多,白糖价格就会越低廉,最后辽人买白糖也便宜。

    当然……

    秦风觉得这是有利于整个天下的。

    让全天下人,都吃得起更便宜的白糖!

    嗯。

    身为大庆的辽王,就是这么的心怀天下。

    赚钱这东西。

    只是顺便。

    况且。

    这东西,又能赚几个钱呢?

    有开采金矿银矿值钱吗?

    比不了。

    完全比不了。

    秦标对此并不太在意。

    “辽地科技的发展,确实对整个天下而言,都有着无尽好处,即便有着些许波及阵痛,也是再所难免,定要克服。”

    秦标直接表态。

    在与秦风无数次书信交流之下,他对辽地的理解,远比朝堂诸公理解的更多。

    似乎也窥见了未来天下大势的一角。

    幸运的是。

    如今有了机会,能够提前落子。

    让天朝上国,变得更加强盛。

    “只是,朝廷诸臣,实际上最反对的,还是将百姓迁移分散。”

    “人多力量大,可人若散了,各分土地,哪里还有那么多便宜好用的人力了?”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